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帛書《五行》对孟子身心观的继承与发挥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仁义   说文   五行   经文   继承   身心观   七十年   孟子思想   马王堆汉墓帛书   重要范畴  
描述: 身与心作为孟子思想中的重要范畴,《孟子》一書多有论及。上世纪七十年代出土的马王堆汉墓帛書《五行》篇中,身心观也是其主要内容之一。帛書《五行》篇有经文、说文两部分,经文与战国早期的郭店竹简《五行》篇基本相同。关于它们的作者,学术界目前虽有争议,但多数学者一致认为经文与竹简《五行》同出,是子思之儒的作品,说文则是孟子后学的作品。从目前的文献资料看,这一结论有更坚实的基础和说服力。在这一大前提下,我们有机会分析孟子后学是怎样继承和发挥孟子身心观的。 若对孟子的身心观作一个简要的回顾与梳理会发现,孟子身心观是伴随着其德行修养论以及有关性的讨论而提出来的,它涉及面非常广。但就身心二者本身的关系来看,孟子的基本看法有三个方面: 第一,从官能角度看,身心都属于人体的一部分,具有普遍性。《告子上》云: 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 在孟子看来,心对于理义,正如口对于味,耳对于声,目对于色,它们各有所重,但都是人体官能之一。
“尊德性”与“道问学”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外文化交流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德境界   博学于文   论语   先秦儒家   朱熹   道问学   道德主义   重要范畴   尊德性   君子  
描述: "尊德性"与"道问学"语出《礼记·中庸》"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集中体现先秦儒家的两种价值追求;至宋代以后成为宋明道学的两个重要范畴。朱熹在《答项平父》中称:"大抵子思以来教人之法,惟以‘尊德性’、‘道问学’两事为用力之要。"并在《章句集注》释曰:"尊德性,所以存心而极乎道体之大也。道问学,所以致知而尽乎道体之细也。"由此可见,"尊德性"在于"存心",保持内心澄澈的道德境界;"道问学"在于"致知",通过探求外物不倦地获取知识。而如何使"尊德性"与"道问学"在儒
中朝朱子学比较:“理”之比较
作者: 暂无 来源: 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朱熹思想   朱熹哲学   哲学体系   格物穷理   朝鲜朱子学   理气观   中国哲学思想   重要地位   李退溪   重要范畴  
描述: 朱熹(1130—1200)是中国朱子学一代宗师。他以博大而精细的哲学体系在中国哲学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中,“理”范畴是其哲学思想的重要范畴和价值体现。三百年后,在朝鲜李朝时代,出现了一位硕儒李退溪(1501—1570)。他以谨严精详的态度,继承和发展了朱熹思想,成为朝鲜朱子学大家。同样,“理”范畴仍然是退溪哲学思想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范畴。不过,由于时间的流迁,地域的转移,朝鲜朱子学(退溪哲学)之“理”已不是中国朱子学(朱熹哲学)之“理”了。因此,通过中朝朱子学“理”范畴的比较,可以透视中朝
论意境的文化本源
作者: 暂无 来源: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人合一   中国古代   思维方式   意境说   有与无   文化本源   虚与实   民族性格   中国古典美学   重要范畴  
描述: 意境作为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的重要范畴,近十年来,已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门话题。关于它的概念内涵,我认为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意境的审美基础,是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彼此交融;二、意境的审美本质,是有与无、虚与实、有限与无限相统一而形成的一种冥谟恍惚、不可确指的艺术境界;三、意境的审美效果,是回味无穷,余韵袅袅。当我们基本上搞清了意境的概念内涵之后,就会发现,它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追本溯源,意境的创造及其理论和我国古代的儒、道哲学、思维方式、民族性格以及佛教思想都有着这样
“中庸”学辩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汉大学学报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刑事政策   古代思想史   中庸之道   孔子认识论   子思   法律思想   刑事立法原则   中庸思想   儒学   重要范畴  
描述: 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上,儒学的“中庸”思想源自于周初,成形于儒学开山鼻祖孔子,集成发达于思孟之手。“中庸”这一孔儒哲学的重要范畴是孔子政治、伦理和法律思想的精粹基础,学辩“中庸”,它不仅阐明孔子认识论采用的哲学见解,也挥弘周初“明德慎罚”的“中”之思想,使之成为“刑中”的刑事政策原则和“宽惠”的刑事立法原则,及至子思孟轲,终被上升为一种追求“至诚”境界的内心修性方法。总之,“中庸”理论和实践充分化的过程,也即孔儒“仁礼”学说定型成熟并社会化和国粹化的重要标志。一、“中庸”辨义史书记载,孔子在其著述《论语·雍也》中首次提出“中庸”这一范畴:“中庸之为德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