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孔子思想与人类同在
作者: 张劲松   来源: 山东社会科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孔子思想   同在   人类  
描述: 孔子思想是中国人民的道德标准,它形成于人的善良本性,表现为人的处事行仁,无论是读过书还是没读过书的人,都会用孔子思想衡量一切人,衡量一切事;要求一切人,要求一切事。从夫妻之道上说,从孝慈之道上说,从悌道上说,从交友之道上说,从民主国家里的上下级关系上说,人们从来也没离开过孔子思想。不仅从来没离开过,而且永远也离不了孔子思想。孔子思想不是谁发明创造的,而是由人性形成的,对这种根本原理的阐述就是孔子。孔子思想与人类同在。
论孔子的美学思想对后人的影响
作者: 曹广豫   来源: 山东社会科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游于艺   文质彬彬   兴于诗   成于乐   仁学   儒家  
描述: 孔子那种以感情、理性、个体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核心的美学思想,给予了我们重要的启示。
孔子与马克思人性思想的汇通
作者: 贺希荣   来源: 山东社会科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   人性   孔子   融合  
描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主题之一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孔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孔子的人性思想是一种道德人性思想,马克思的人性思想是一种实践人性思想。这两种人性思想都以社会关系作为思考人性的起点,都强调人的主体性和具有人本关怀。道德人性不能脱离生产实践,而共同体建设也不能忽视道德维度。孔子与马克思人性思想的当代融合有其重要价值与意义。
论儒学的实践哲学特质及其当代意义
作者: 郑臣   来源: 山东社会科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内圣外王   儒学研究   实践哲学  
描述: 中国儒学的主旨是“内圣外王”,作为一个整体,其哲学性格是引导性的。这种“引导的哲学”,其实质就是“实践哲学”。因为儒家谈“内圣外王”,就是力图将道德与政治统一起来:“内圣”,意指个体自我的道德修为和德性培养;“外王”,意指群体的政治事功和社会事业。儒家认为,“外王”归本于“内圣”,“内圣”必须开出“外王”。所以,更进一步地,儒学所关注的实践活动是包含了伦理道德和社会政治行为在内的涉及人的一切有目的的、引导人们达于“至善”的行为活动,它已超越了由亚里士多德开创的实践哲学传统。
儒学的现代转型与传统社会结构的重建——以梁漱溟的乡村建设实验为核心的讨论
作者: 李善峰   来源: 山东社会科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乡村建设   社会结构   梁漱溟   儒学  
描述: 梁漱溟在中国思想史上的特殊地位,在于通过一种社会发展的综合实验,改造中国的社会结构。他跳出“传统”与“现代”对立的经典现代化模式,创造性地诠释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资源的精义、促进儒学与现代社会相适应,试图通过乡村建设实验融传统儒学的“真精神”与西方的“科学技术”和“团体组织”于一体,用以构建出“中西合璧”的新型乡村组织。如何挖掘以儒学为主干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与作用,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梁漱溟1930年代的探索仍有着现实的意义和方法的启发。
试论儒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构与契合
作者: 郭继民   来源: 山东社会科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同构   理论   契合   儒学  
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在总体上是以儒学为主导的。儒学中蕴含的“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真善统一”、“天道观”等核心理念,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实践观之间,具有文化意义上的同构与契合关系,这种关系为二者的深层次会通融合提供了学理基础。
儒学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思想比较
作者: 张淑君   来源: 山东社会科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知行合一   实践   儒学  
描述: 儒学在中国封建社会中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儒学中的“知行合一”的思想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都强调了行为即实践在人类认知世界的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对儒学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实践观进行思想比较,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实践观念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类与个体: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尊严观比较
作者: 郝书翠   来源: 山东社会科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尊严   个体   马克思主义   比较     儒学  
描述: 主体性构成人的尊严的内在基础。把人视为目的,而非工具或手段,这是捍卫人的尊严的必要条件。就此而言,马克思主义与儒学是一致的。但在实现人的尊严的具体路径上,马克思主义追求人的历史解放,儒学则追求个体的自我修养,由此形成了两种旨趣迥异的尊严观。在一定意义上,作为类的人的尊严的实现,与作为个体的人的尊严的实现,恰恰可以相互补充,以丰富尊严的层次性和得以实现的不同路径。
从梁漱溟思想看儒家精神特质——兼论马克思主义与儒学之会通
作者: 何中华   来源: 山东社会科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儒家精神   梁漱溟   会通  
描述: 梁漱溟把孔子的“根本精神”归结为“生活”,可谓抓住了儒学的实质和精髓。对人而言,“生活”只能是“亲在”性的。因此,它不能充当知识论把握的对象。梁漱溟在20世纪的象征意义就在于他以其切身的践履功夫和态度,复活了儒家的最为本然的性质,那就是“儒学即生活”的规定。如果说“儒学即生活”,那么对于马克思主义而言也可以说“哲学即实践”。在马克思那里,哲学变成了人的存在方式的历史展现及其完成。在马克思看来,沉湎于理论的“象牙塔”,则意味着对现实的逃避。这也恰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够同儒学会通的深层原因。
从李大钊“第三文明”说看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的重撰
作者: 穆允军   来源: 山东社会科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第三文明”   融合   李大钊   儒学  
描述: 从文化比较视域考察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必须突破以往实证性叙事方式和政治学术的壁垒,对二者关系进行重撰,才有可能真正把握融合的内涵。李大钊提出的“第三文明”说,是马克思主义与儒学融合的起点。厘清“第三文明”说的文化背景和思想进路,有助于揭示马克思主义同儒学相融合的实质,重新审视东西方文化融会的当代形态,进而看清儒学是融合的主体,两者关系的重撰是融合由自发到自觉的契机。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