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柏林之围》主题试探
作者: 暂无 来源: 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法国人   柏林   五年制   王朝战争   法兰西   主题   拿破仑三世   爱国主义感情   普鲁士   小说  
描述: 目前,见之于报刊的关于《柏林之围》的主题的概括,大抵有如下几种: 一、“小说通过这个悲剧故事,刻划了儒夫上校两代人的鲜明性格,揭示和歌颂了法国人民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语文学习》1983、2、二、“作者通过这个故事,反映了普法战争中法国人民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及其所遭受的深重灾难。”——《五年制高中第四册教学参考书》
《柏林之围》自学导读
作者: 暂无 来源: 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被侵略者   法国人   巴黎   柏林   法兰西   前提示   拿破仑三世   两条线索   普鲁士   普法战争  
描述: 一、课前提示都德的《柏林之围》写于一八七三年.一八七○年至一八七一年发生的普法战争,其挑起者是法兰西国王拿破仑三世.然而,战争开始不久,法军便节节败退,拿破仑亲率十万大军在色当地区向普鲁士军投降.从此,昔日的被侵略者变成了侵略者,普军乘胜进击,长驱直入,进军巴黎.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作者以巴黎被普军包围为背景,通过韦医生之口,描叙了儒夫上校病情的变化,揭露普军入侵法兰西的罪行,反映了法国人民所遭受的深重灾难,
略说蒲松龄的生活与创作
作者: 暂无 来源: 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基础   聊斋志异   蒲松龄   农民起义   浪漫主义   创作   南游   志怪小说   民族矛盾   四十年  
描述: 三百四十年前,一位浪漫主义的小说家蒲松龄在淄川蒲家庄诞生了。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自号柳泉居士,他出生在一个世代业儒的家庭。他的一生可以说是贫困的一生,郁郁不得志的一生。蒲松龄生在以李自成为首的农民大起义和明、清易代之际,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非常尖锐。他十一岁时,在离他家乡不远的地方又发生了以于七为首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前后达十五年之久,清朝的统治者几次派兵镇压。尽管蒲松岭对农民起义不理解,但北兵
天外有天
作者: 暂无 来源: 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居   儒人   状元   江南   康有为   三教   张謇   第一   三才   第二  
描述: 末代状元张謇是个颇自负的人。他闻说康有为善对对子,很有些不以为然,一日见了康有为,便徐徐吟出一联来:“四水江第一,四方南第二,先生来自江南,还是第一还是第二?”吟罢暗喜,想康有为未必能工对,哪知康有为很快便悠悠地念出下联来了:“三教儒为首,三才人居后,小子本为儒人,不敢居前不敢居后。”张謇一听始知康有为
我国第一部教育专著《学记》的精华是什么?
作者: 暂无 来源: 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记   教育文献   儒家学派   教育经验   教学原则   方法论   礼记   思想源流   先秦时期   世界观  
描述: 《学记》是我国和世界第一部教育专著。它是我国先秦时期儒家学派按照它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总结出来的教育经验和理论概括,且体系相当严整的教育文献。《学记》是《礼记》四十九篇中之一篇。《礼记》主要出于孔门弟子之手。从《礼记》若干篇章的思想源流看,多数学者归之子思氏和孟氏之儒,
对“浴”“风”的不同理解
作者: 暂无 来源: 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理解   实义动词   翻译   曾点   孔子   译文   教学参考书   沂河   吹风   注释  
描述: 在《子路、曾哲、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中,当孔子询问曾点的志向时,曾点在“瑟希,铿尔,舍瑟而作”之后,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了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其中对“浴乎沂,风乎舞雩”句,课本只注:“风乎舞雩:在舞雩台上吹吹风。风:动词,吹风、乘凉。”教学参考书译文中写道:“……去沂河里冼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笔者认为这种注释和翻译值得商榷: 首先,从字面来看,“浴”这个字,除了“洗澡”之意外,在古代,还有“浴德。之意。如《礼记·儒行》:“儒有澡身而浴德。”孔颖
现行“阳历”的由来
作者: 暂无 来源: 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罗马教皇   阳历   回归年   十六世纪   恺撒   格里高利   创始   儒略历   公元前   世界各国  
描述: 世界各国现行的阳历,又叫格里高利历,是由儒略历改进而成的。儒略历创始于公元前46年,因由罗马皇帝儒略·恺撒组织人修订而成,所以被称为儒略历。儒略历以365.25日为一年,比回归年长11分14秒,这样积累到十六世纪末,就使春分日由3月21日提早到3月11日。对此,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于公元ls82年10月4
也谈《柏林之围》的主题——从题材提炼看中心主题
作者: 暂无 来源: 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法国人   具体体现   文学作品   柏林   现实主义作家   十九世纪   中心主题   题材   表现主题   普法战争  
描述: 《柏林之围》是十九世纪法国现实主义作家都德的名作.这篇名作自选入中学课本以来,讨论热烈,但作品的主题究竟是什么,至今众说纷纭,没有定论.文学作品的主题,可以从背景、人物、技法等角度去探讨,也可以从题材的角度去探讨.因为题材是经过作家加工提炼写到作品中去的材料,它是作家的见解、观点、主观意图在作品中的具体体现,是用来表现主题的.所以我们不妨从《柏林之围》的题材,来看看《柏林之围》的主题究竟是什么.病情和战报《柏林之围》这篇小说讲述的是一位年已八十的法国老军人儒夫上校患病的故事,普法战争复杂而广阔的宏大图景是在病房里展现出来的.小说详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