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战国文学史研究的扛鼎之作:读方铭先生《战国文学史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史论   “百家争鸣”   诸子百家   战国时代   思想政治   文学研究   文学史研究  
描述: 众所周知,战国七雄争霸,诸子百家纷争,儒、墨、道、法等各家对当时社会之政治及军事等问题,唇枪舌战,针锋相对,莫衷一是,故出现了历史上所谓的战国时代之“百家争鸣”格局。然何为战国文学?何为战国文学史研究之对象?自古而今,前贤俊才或就战国时代思想政治之状况作阐述,或对诸子之论作辨析精解,于战国文学之概念、战国文学研究之对象均未做出明确定义。
“儒学中国”的兴起
作者: 刘宝宏   来源: 经济学家茶座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诸侯国   秦帝国   “百家争鸣”   焚书坑儒   中国   法家思想   春秋战国时代   儒学  
描述: 在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中,儒学并非显学,甚至被认为是“无用之学”,以至于孔子率众弟子游说各诸侯国,成效寥寥,被讥为“累累若丧家之狗”。大秦帝国的兴起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法家,法家思想随着秦的兴起而一度支配了整个中国,儒生与新政府对抗,结果不断遭到排挤、打压。所谓的“焚书坑儒”虽然与史实有所不符,但却也可窥一斑。汉初,高祖刘邦同样对儒家不待见,甚至用小便侮辱儒生的帽子。“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与人言,常大骂。”
反者道之动——李舫散文读札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文(上半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类文明   “百家争鸣”   《奥义书》   赫拉克利特   轴心时代   春秋时代   散文   雅斯贝尔斯  
描述: 一在《春秋时代的春与秋》和《千古斯文道场》的"高潮"部分,作者引入了一个更为宏阔的视域——雅斯贝尔斯和他对于人类文明"轴心时代"的洞见。公元前800-前200年,在世界不同的地域,各自独立产生的伟大思想,分别开启了人类文明和本民族精神的不同面向。在中国,以孔子、老子最为突出,与之并起的,有墨子、庄子、列子、韩非子,儒、道、墨、法诸家的"百家争鸣",由此形成;在印度,则出现了《奥义书》和佛陀,"探究了一直到怀疑主义、唯物主义、诡辩派和虚
从稷下学官到山东大学110年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华月报·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百家争鸣”   学术文化   学术思想   稷下学宫   战国时代   诸子   思想文化   山东大学  
描述: 战国时代,齐都临淄的稷下学宫,是当时学术文化的交流中心和诸子百家争鸣的重要场所。稷下学宫的创建,稷下“百家争鸣”的展开,不仅形成了先秦“百家争鸣”的高峰,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繁荣,而且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山东大学创办于山东,齐鲁故国,文化之邦。学界有言,“先秦诸子,半在齐鲁”。自光绪二十七年成立以来,在其110年的发展史上,山大深受齐鲁文化的熏陶与浸淫,其历史上多次出现的辉煌,均闪现着稷下学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精神延续。这也让我们不禁萌生从学统的角度,盘点齐鲁文化一脉延伸到山大的发展历程。 稷下学宫的精神内涵 稷下学宫始建于齐桓公时期,因其临近齐国都临淄的稷门而得名。它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从齐威王到齐宣王的100多年的时间里,稷下学宫为当时的知识精英搭建了一个交流平台。 在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孟祥才教授看来,“它既是一个思想学术的研究机构,同时也是一个教育机构。” 稷下学宫在其兴盛时期,曾容纳了当时“诸子百家”中的几乎各个学派,其中主要的如道、儒、法、名、兵、农、阴阳、轻重诸家;汇集了天下贤士多达千人左右,其中著名的学者如孟子、淳于髡、邹衍、田骈、慎到、接予、鲁仲连、邹爽、荀子等。
儒、法、墨三家义利观的比较研究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淮论坛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思想领域   义利观   战国时期   “百家争鸣”   诸子百家   重要方面   现实利益   行为功利主义   道德准则   比较研究  
描述: “义利之辨”是构成战国时期思想领域“百家争鸣”的一个重要方面。所谓“义利之辨”,就是围绕着社会道德准则与人们现实利益之间的关系,在诸子百家中产生的歧见与争辩。其中,态度积极、观点突出者,以儒、法、墨三家为尤。本文试图对此作一鸟瞰式的考察。
略论墨子以“三表”为核心的认识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哲学研究 年份: 197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墨子   阶级斗争   “百家争鸣”   认识论   春秋战国之交   阶级矛盾   封建制   “三表”   理论战线   社会问题  
描述: 墨子活动的时期正当我国奴隶制崩溃、封建制逐渐确立的春秋战国之交。在这个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十分尖锐,思想、理论战线的斗争也很激烈。各阶级、阶层的思想家站在本阶级的立场,对当时的社会问题各自作出不同的回答,形成了各种学派,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在各学派中,儒、墨成为“世之显学”(《韩非子·显学》),或儒、墨相绌,或墨、杨相非,
学术发展的道路
作者: 暂无 来源: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春秋战国时期   学术繁荣   “百家争鸣”   学术文化   秦始皇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道路  
描述: 春秋战国时期,曾经出现“百家争鸣”。当时诸予并起,各自立说,都试图“以其道易天下”,形成学术繁荣、文化兴茂的盛况。后来,秦始皇焚书抗儒,学术文化受到严重的挫折。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于是进入经学时代。经学虽有一定的成就,但“百家争鸣”的思想活跃的情况消失了。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