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重新认识儒家人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华遗产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新认识   “木”   人的形象   贬义词   儒家   《说文》  
描述: 《说文》说“儒.柔也.术士之称。”于是“温、良、恭、俭、让”成了一般人心目中儒家人的几个基本特点。然而儒家人的形象,并不仅仅停留在“柔”的层面上。孔子认为“剐、毅、木、讷,近仁”.而“巧言令色者,鲜矣仁”。但“木”与“讷”这两个特点,往往成为世人对儒家人有所诟病的借口,成为形容人呆笨的贬义词。木讷而弱势的儒家人,似乎并没有什么呼风唤雨的能力,却一心梦想拾回人们心中的道德廉耻,最后只能在他人的嘲笑声中报以苦涩的一笑。
侵宵对转说与词的音义关系研究
作者: 暂无 来源: 古汉语研究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章氏   《广韵》   通转   古韵分部   阴阳对转   相转   音转   音义关系   《说文》   《方言》  
描述: 两个世纪以前,古音学家孔广森承戴震之说归纳出了一个“各以阴阳相配而可以对转”的古韵系统。其中,侵部(《广韵》侵、覃、凡)与宵部(宵、肴、豪、药、觉)对转。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侵宵对转说。 孔氏的阴阳对转说,后来的古音学家都是赞同的,惟于侵宵对转,多不肯从。全盘接受、应用并加以发展的是章太炎。他认定,发自孔
试论《说文》和《纬书》的关系
作者: 暂无 来源: 古汉语研究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象形   考异   《太平御览》   秘书   纬书   说题   易纬   初学记   之为言   《说文》  
描述: 《说文》和《纬书》的关系颇为密切,有批判也有吸收。批判的是它对于文字说解的不合理部分,吸收的是它对于文字说解的合理部分。而且吸收多于批判。 一 《说文》对于《纬书》的批判 《说文·叙目》说: 诸生竟说字解经谊,称秦之隶书为仓颉时书,云:“父子相传,何得改易”?乃猥曰“马头人为长;人持十为斗;虫者,屈中也”。廷尉说律,至以字断法,苛受人钱,苛之字,止句也。若此者甚众,皆不合孔氏古文,谬于史籀。
儒的起源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海学刊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发音部位   中国文化   语义派生   上古音   命名理据   甲骨文   “礼”   汉语言   语义类型   《说文》  
描述: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体之一的儒学,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儒”的本义是什么?孔子的学说何以称之为“儒学”?本文将对这些问题作进一步的考察,以期准确地把握孔子思想在历史上的价值和地位。“儒”字(其初文为“需”)在形、声、义三个互为关联的层面上...
《诗地理考》
作者: 暂无 来源: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毛诗正义》   《尔雅》   地理学   《毛传》   《诗经》   《郑笺》   《说文》   历史地理  
描述: 王应麟《诗地理考》全录郑玄《诗谱》,根据《毛传》、《郑笺》、《毛诗正义》等,旁采《尔雅》、《说文》、地志、水经以及先儒之言,凡涉及《诗经》中地理地名者,荟萃成书,不仅是《诗经》地理学的首出之作,在《诗经》学史上具有开启学风之重要作用,而且内容充实,材料丰富,成为研治《诗经》及先秦历史地理的学者常备案头的著作。
《推十书》(增补全本)
作者: 暂无 来源: 周易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技术文献   武汉大学   出版社   上海图书馆   增补   校雠目录学   全本   《说文》  
描述: 刘咸炘著,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年1月版。武汉大学萧萐父先生在《推十书·序》中写道:“《推十书》,乃英年夭逝的天才学者刘鉴泉先生之重要遗著,是其所撰哲学纲旨、诸子学、史志学、文艺学
《说文解字》俗字笺议
作者: 暂无 来源: 语言研究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   《武威汉代医简》   “■”   《慧琳音义》   俗字   睡虎地秦墓竹简   《说文解字》   马王堆汉墓帛书   《说文》   小徐本  
描述: 《说文解字》俗字笺议吉仕梅乐山师专“俗字”一语,最早见于《说文》。所谓俗字,是指与正字相对而言、非官方认可而流行于民间的通俗之字。许慎所言俗字,与“马头人为长”、“人待十为斗”一类俗儒鄙夫的巧说邪辞不能相提并论。许慎所注明的俗字绝大多数符合汉字发展规...
《辞源》修订史略
作者: 暂无 来源: 辞书研究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辞源》   马克思主义   资料卡片   修订本   修订稿   修订工作   编辑加工   《易学启蒙》   《说文解字》   《说文》  
描述: 《辞源》修订史略沈岳如中日甲午战争之后,西方文化渐为国人重视,“海上译籍初行,社会口语骤变”,报纸亦多新语。有识之士认为:“古以好问为美德。安得好学之士有疑必问?又安得宏雅之儒有问必答?国无辞书,无文化之可言也!”(见陆尔奎《辞源说略》)为诠注国学,...
试论《慧琳音义》的价值
作者: 暂无 来源: 古汉语研究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汉语大字典》   《玉篇》   《慧琳音义》   《汉语大词典》   训诂学   《日本访书志》   《说文》   敦煌变文   一切经音义   俗文字  
描述: 试论《慧琳音义》的价值姚永铭唐释慧琳《一切经音义》,又称《大藏音义》、《一切藏经音义》、《慧琳藏经音义》,简称《慧琳音义》。慧琳姓裴氏,本西域疏勒国人,唐大兴善寺僧。《宋高僧传》卷五称其“内持密藏,外究儒流,印度声明、支那训诂靡不精奥……遂引用《字林...
“中庸”的变通性
作者: 暂无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黄金分割律   折中主义   中庸之道   河南方言   孔子   “和而不同”   符合辩证法   《说文》   方法论意义   “中庸”  
描述: “中庸”为儒门称道的至德,《论语》中仅一见:“子曰:‘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庸》中,明言“子曰”的“中庸”共六见。这七见中,孔子均未就其内涵作具体阐释。后儒就此多所发挥;近现代学者对此亦很重视,然论述不一,或以为符合辩证法,或以为是形而上学。近来胡念耕先生有《孔子“中庸”新解》(见《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2期)一文,综诸说、考字义,有新解,认为孔子推崇的“中庸”,其真实涵义为“遵循周礼准则奉劳不已。”从孔子的道德伦理学说意义上看,此说颇为合理。然就哲学意义上,特别是从方法论意义上看,孔子讲“中庸”似有更深刻的内涵。兹试论之。 “中庸”之“中”,在金文中的意义,郭沫若说有“中心”、“圆心”之意,做为动词有“命中”之意(见《金文诂林》卷一328页引)。这是很对的。按《说文》及王筠、唐兰、王国维等诸说(见胡念耕文所引)皆有合于郭说处,二程说“不偏之谓中”亦然。朱熹言“中只是个恰好道理”,尤其有理。至今河南方言称对、称好、表赞同,亦说“中!”正是此意。 “中庸”之“庸”,《说文》云:“庸,用也,从用,从庚。庚,更事也。”庚为更事,即改事;更者,改也。庚又有续义,赓从庚,赓续即继续(胡念...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