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关于《文心雕龙》弘扬人文精神的思考
作者: 暂无 来源: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心雕龙   相结合   民族文化   魏晋思潮   文学本体论   主体意识   人文精神   文学现象   民族思维   儒家传统  
描述: 本文独辟蹊径,从探究《文心雕龙》的首、尾篇《原道》、《序志》入手,认为《文心》一书并不止是研究文学现象中的具体问题,而是处处表示作者对“人文”的看法,旨在强调、发扬人类的性灵。刘勰对文学、文章的研究是服务于这个中心目标的。“人文”是一个历史概念,包含对传统的继承与更新两个方面的内容。刘勰以“望今”“参古”的慧眼,融汇了魏晋以来广为流行的儒、道、玄的思潮以及佛家的“因明学”,为民族思维开拓了科学性与形象性相结合的道路。“人文”的内涵有表层与深层之分。刘勰为弘扬“人文”而将探求深入到心理层次,综合“言志”与“缘情”以强化人文的主体意识。
解读另一种精神现象
作者: 暂无 来源: 社会观察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徐清泉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论要   封建政冶   文艺实践   精神现象   人文精神   隐逸文化   从隐逸文化   文艺实践及封建政冶的互动分析入手》  
描述: “人文”一词,与“天文”相对,首出于《易传》,其本义是指先秦儒家所推崇的伦理道德文化。 不过,中国古代除了“儒”意义上的、以礼教为旨归的人文精神。还有道家与佛家之类的人文意识、理念、思想、信仰、终极关怀及其审美追求等等,都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重要构成。其中,以“隐逸”为文人士大夫之思想旗帜与独特生
东坡人格的文化学阐释——读《苏轼人格研究》
作者: 暂无 来源: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学阐释   人格特征   中国古代文人   人格研究   人文精神   东坡   因物赋形   苏轼   理想人格模式   苏拭  
描述: 苏轼是中国古代文人的典型代表.“一提到他,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林语堂《苏东坡传·序》)苏轼的魅力是永恒的.他的魅力源自他独特的人格风范.杨胜宽《苏轼人格研究》一书,全面系统地对苏轼的魅力进行了文化学的阐释.纵观全书,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成就.一、对苏轼向往的理想人格模式的准确把握“人格”这一概念,目前学术界尚无最权威的解释,原因是它包罗的东西、存在的形态太丰富.作者没有回避这一问题,对现有观点进行比较之后,根据对文化一词的广义理解,将人格界定为“人的文化品质”,从此入手,对苏轼的人格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苏轼的人格理想即其人生理想.他的人生理想又与宋代这一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分不开.中国文化演化变迁至此,真正达到了儒、道、释合流归一的境界,苏轼的人格理想正反映出文化精神融合的这种大趋势.作者根据东坡作品中对“水”与“竹”的议论,整理出了苏轼向往的理想人格模式.“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水在中国哲人眼中是智慧的象征.关于水所象征的道德智慧,《韩诗外传》有一段精彩的议论:“夫水者,缘理而行,不遗小间,似有智者;动而下之.似有理者;蹈 
中国儒商的用人之道
作者: 暂无 来源: 当代经济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做人之道   “商”   《阅微草堂笔记》   儒家思想   文化特色   现代企业家   选用人才   姜子牙   人文精神   新经济时代  
描述: 儒商是一种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经济现象。这里,“儒”可理解为“知识”,“商”可理解为“经济”、把“儒”和“商”有机结合在一起,把做人之道和经营之道统一起来,具有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和美
试论中国文化的人文理性特色
作者: 暂无 来源: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民思想   中国文化   中国古代   孔子   人文理性   人文精神   宗教因素   宗教精神   现世精神   人文化  
描述: 中国文化就整个体系来说,充满了人文理性精神.具体表现为宗教人文化、神话人文化、重民思想及主史传统;在诸子百家崛起的时代,儒、道、法、墨、阴阳等诸家都不同程度地保持并发展了人文理性精神,而尤以札子为集大成者;中国文化的人文理性精神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二者在其它方面的差异都是由此派生而形成的。
南孔祭典
作者: 赵灵洁   来源: 浙江档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华夏文明   孔端友   历史传承   祭孔   情感认同   人文精神   时代精神   衍圣公   赵构   建炎  
描述: 祭祀,是通过一定仪式向神灵致以敬意并祈求佑护和赐福的习俗。在漫长的历史传承中,祭孔文化凝结了浓厚的人文精神,内化为炎黄子孙情感认同的一种心理依托和精神纽带。祭孔习俗历经沿革变迁,成为反映时代精神、传承华夏文明的一种独特文化表现形式。2011年5月,国务院正式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
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成因初探
作者: 漫伟兴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南怀瑾   中国传统文化   儒家思想   精神特质   中学课本   人文精神   社会心理   列文森   官僚制度   民无信不立  
描述: 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在中学课本里表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美国史学家列文森在《儒教中国及其命运》中,从哲学思想、官僚制度、政治文化、社会心理和理想人格等层面,生动分析了儒家文化的精神特质,基于儒家思想对中国历史的重大影响,列文森把儒家思想定义为"儒教",把中国定义为"儒教中国"。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在谈到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历史地
孔子的文明哲學與“仁學”的創造轉化
作者: 欧崇敬   来源: 纪念孔子诞生255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政治   夏商周三代   教學   教育普及   周文   造孔   孔子   地位   精神重塑   文明   人文精神   文化提升  
描述: 一、孔子在中國文明中的地位與其‘文明哲學’的打造孔于是儒學、儒門的開宗大師,亦是對周代人文精神重塑、反省夏商周三代約二千年文明的歷史省察者。孔子的儒學重構了周代人文精神,並完成以周文為基礎的第一個中
< 1 2 3 ... 7 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