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从“诛少正卯”看孔子的刑政思想
作者: 白海萍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刑政思想   孔子     少正卯  
描述: 孔子及其所创造的儒家学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形成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但后世对孔子及其思想既有尊崇、颂扬,也有许多误解、非议,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原因自然复杂多样,但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们对孔子思想的认识不够全面,对孔子的生平事迹存在着一些疑惑,有些尚未解决的问题。其中,在“孔子诛少正卯”事件上,人们对孔子便存在着很大误解。孔子曾为鲁国的大司寇,是鲁国的“大法官”,在为政期间而“诛”当时的大夫少正卯,这本来是一件平常的事,却由于对“诛”字的误解,引起了千百年的聚讼纷纭,使得“孔子诛少正
《孔子家语·相鲁、始诛》篇所记孔子事迹言论考
作者: 李春红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考信   “宰中都”   隳三都   夹谷之会   少正卯  
描述: 今本《孔子家语》,凡四十有四篇,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言行的著作,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然而自宋代以来,便有学者疑其为“伪书”。此后疑古盛行,《家语》遂成为一部久成定谳的“伪书”,严重影响了其史料价值的利用。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河北定州八角廊汉墓竹简《儒家者言》、安徽阜阳双古堆汉墓简牍、上海博物馆战国楚竹简以及其他一些相关简牍的相继出土问世,引发了学者对《家语》的重新认识和估价。内容包括材料来源、编撰成书、与孔安国的关系、与王肃的关系等重大学术问题,从宏观上肯定了《家语》为真书。但是对其中的具体材料,
孔子
作者: 郝宏伟   王一聪   张迪   来源: 黄河·黄土·黄种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东曲阜   仲尼   韩宣子   鲁定公   陬邑   宋国   春秋时期   郈邑   少正卯   叔梁纥  
描述: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其祖先是宋国贵族,因避乱逃到了鲁国。父亲叔梁纥,是鲁国的一位著名武士,晚年娶颜氏征在为妻,生了下孔子,因是次子,所以字仲尼。后世通称孔子。一、青少年时期得天独厚的文化氛围
孔子
作者: 陈加林   来源: 上海戏剧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季平子   三桓   昭公   季桓子   鲁定公   阳虎   少正卯   叔孙氏   闵子骞   宫伯  
描述: 人 物 孔 子 (又名孔丘)鲁国大夫,儒学创始人。生于鲁襄 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幕启时为19岁。 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享年73岁。 亓官氏 女,孔子之妻 子 路 孔子弟子 子 贡 孔子弟子 颜 渊 (颜回)孔子弟子 冉 求 孔子弟子 闵子骞 孔子弟子 子 夏 孔子弟子 孔 鲤 孔子之子 孔 琴 孔子女儿 子 思 孔子孙儿(5岁) 鲁昭公 鲁国国君 鲁定公 昭公之弟,鲁国国君 齐景公 齐国国君 黎 弥 齐国大夫 姬 黄 齐国司马 姚 魁 齐国武士 兹 无 季桓子家臣 卫灵公 卫国国君
《孔子在雨中歌唱》阅读训练
作者: 孙劼   来源: 读写月报(初中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丧家之狗   疏忽大意   训练目标   人格美   自我解嘲   子贡   少正卯   阅读训练   儒家学者   西方汉学家  
描述: 训练目标:理解文意,深入认识孔子。孔子在雨中歌唱林语堂尽管孔子缺点难免,言行不一,经常疏忽大意,但他不失为一位富有魅力的人物。其魅力在于他具有强烈的人情味和幽默感。《论语》中记载的许多格言,只有当作孔子与其亲近弟子之间轻松幽默的谈话来读,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
《孔子在雨中歌唱》阅读训练
作者: 孙劼   来源: 读写月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丧家之狗   疏忽大意   训练目标   人格美   自我解嘲   子贡   少正卯   阅读训练   儒家学者   西方汉学家  
描述: 训练目标:理解文意,深入认识孔子。孔子在雨中歌唱林语堂尽管孔子缺点难免,言行不一,经常疏忽大意,但他不失为一位富有魅力的人物。其魅力在于他具有强烈的人情味和幽默感。《论语》中记载的许多格言,只有当作孔子与其亲近弟子之间轻松幽默的谈话来读,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
儒家法思想与中华法系:俞荣根教授访谈录
作者: 暂无 来源: 当代儒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古代法   孔子   中华法系   人治   法家法治   儒家法   少正卯   中国法律思想史   自然法   法思想  
描述: 一、关于孔子法思想研究问:您在儒家法思想研究领域取得的成就,是学界所公认的。请问,您是如何开始关注并研究儒家的法思想的呢?答:这得从"文革"说起。"文革"对中国文化的破坏是空前的,影响面太广了。就我个人的人生和学术事业来说也是如此。那时候有一句口号叫"砸烂公检法",当时全国的政法院校和法律系都停办了。不过当时西政(西南政法学院)的领导、教师、职工开展了护校斗争,学校算是保住了。1976年,"四人帮"垮台了。当时全国只有西政,教师、干部、职工队伍的基本力量还算没散,
孔子不可能诛少正卯吗?
作者: 暂无 来源: 杂文月刊·上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荀子   论语   代表人物   孔子思想   不可能   专制主义   少正卯   法家人物   专制制度   典籍  
描述: 宋志坚 我是在写《少正卯的幽灵仍在游荡》一文时看到秋风先生的《孔子诛少正卯是专制理念杜撰的故事》一文的。孑L子诛少正卯之事,秋风先生认为根本就是子虚乌有,并说这是具有专制主义观念或生活于专制制度下的法家人物想象出来的。从他那篇文章看,其论据几乎都是从“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徐复观先生处搬来的,稍加梳理,大致有三:其一,春秋时代所谓的相,“不过是礼仪活动中的赞礼人”,并非秦汉以后能够执国政的丞相宰相,没有那么大的权力。然而,同属“春秋时代”且比孔子还早一百多年的管仲不就是“相”么,不要说别的典籍,《论语·宪问》中就明明白白地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难道他这个“相”,也只是“礼仪活动中的赞礼人”?其二,孔子诛少正卯之事不见于《荀子》之前的典籍。然而,“不见”不等于没有。谁能保证从孔子到荀子的所有典籍已一览无余,并无遗漏?又谁能保证从孔子到苟子的所有典籍都完美无损,从未散失? 以上这两条,其实已经有人反驳,我要着重说的是第三条,即:诛少正卯的孔子“与《论语》中所展示的孔子,根本对不上号”。我认为以此作为孔子诛少正卯不可能的理由,同样站不住脚。 人是多侧面的,如果只看到某一侧面,就断定某人只是什么模样,这与瞎子摸象相差无几。所谓“《论语》中所展示的孔子”,因为时间跨度较大,互相抵牾之处也并不少见。例如,孔子说过“和而不同”,但孔子也说过“攻乎异端”。“异端”者,不同也,那么,这“攻”当然也不是“和”的姿态。孔子说过“子为政,焉用杀”,但孔子也主张“先教而后杀”,此“后杀”虽然有“先教”的前提,却亦依然是“杀”。就是他称宰予为不可造就的“朽木”与“粪土之墙”,就是他要他的弟子们对冉求“鸣鼓而攻之”,似也有违他的中庸之道。孔子强调一个“礼”字,有两个很明显的目的,一是以禁大臣之僭越,二是以防庶民之造反。对于僭越之大臣与造反之民众,他是绝不宽宥的,怎能凭“《论语》中所展示的孔子”,即那个说过“君子和而不同”,说过“子为政,焉用杀”的孔子而一口咬定孔子不可能杀少正卯? 人是会变化的,尤其是人的地位一旦起了变化,其他的各个方面也会跟着变,脸色会变,体形会变,脾气会变,口气也会变。前恭而后踞,一阔脸就变,说的大概都是这种情况。孔子这一辈子,不得志的时候居多,表现在《论语》之中,相对也比较平和、开明、宽厚,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大概都能给人留下这种印象。人性之弱点,也因为客观条件之局限,而受到某种程度的抑制。然而,一旦地位变化,需要以政绩来体现执政能力的时候,是否还能那么的平和、开明、宽厚,却是谁也不能为他担保的。《苟子·宥坐》说:“孔子为鲁摄相,朝七日而诛少正卯。”可见这“变脸”,正是他“一阔”之后的事。《孔子世家》说:“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门人日:‘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孔子日:‘有是言也。不日“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还让人隐约可见孔子“摄相事”、“有喜色”与诛少正卯这条“因果”链。孔子“有喜色”为时不长,要不,诛少正卯这样的事,或许还会多一些,“《论语》中所展示的孔子”恐怕会别有一番风景。怎能因为“诛少正卯的孔子“与《论语》中所展示的孔子”似乎“根本对不上号”而断然否定呢?顺便说说,《孔子世家》关于此事的记载,有不少是《苟子·宥坐》中所没有的。可见,至少在司马迁之前,除了《苟子》,还有别的典籍说到此事。 秋风先生的文章说,“反专制”是“孔子思想的基底”,这大概也是所谓的“《论语》中所展示的孔子”之核心所在。这就相当令人费解了。孔子的以及儒家的思想,是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如果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实行的是专制统治,那就不可能设想其主流思想即孔子及儒家的思想是“反专制”的。“半部《论语》治天下”,是以“反专制”的思想“治天下”的吗?如果孔子的思想是“反专制”的,那就无异于说,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也是反专制的。那么,主流社会的“反专制”历经两千多年.“专制”也早该无影无踪了吧,何须今人再喋喋不休?孔子的思想,是维护“大一统”的思想,它是反暴政的,却不是反专制的。在他那边可以引出“仁政”,却不能引出民主。从“孔子的思想、观念之基本逻辑进行内部分析”,居然认定“反专制”是“孔子思想的基底”,真让人匪夷所思。 回头再说孔子诛少正卯是“具有专制主义观念”或“生活于专制制度下”的“法家人物”想象出来的那个结论。所谓的“法家人物”,具体点说,大概得落实到荀子的头上。在批林批孔时,我们也确实曾被告知苟子是“法家”,我们还被告知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都是“儒法斗争”的历史,几乎每个时期都有法家和儒家的代表人物。然而,只要读过《荀子》一书的人,大致都知道,苟子固然“非十二子”(包括孟子),但对于孔子,却是尊敬而且推崇的。他属于儒家,是纯儒而不是俗儒。《苟子》中确实也有不少不见于《论语》以及别的典籍的“子日”,我并不认为这些“子日”统统都无可置疑,只是置疑的理由必须充分。然而,得出上述结论的人,沿用的其实还是所谓“儒法斗争”的逻辑。只是那个时候,只要是法家的,一切都是对的,现在我们还能这样看问题吗? 【傅树清/图】
略谈法家的产生及其意义——兼斥孔老二的秕糠之学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年份: 197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力者   被创   法后王   斗争史   孔学   法家思想   少正卯   邓析   春秋末期   逆道  
描述: 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两面派、叛徒、卖国贼林彪,出于反革命复辟的罪恶目的,和历史上的反动派一样,尊儒反法,攻击秦始皇,吹捧孔学是“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的“正道”,诬蔑法家为“罚家”,是“恃力者亡”的“逆道”。同样,苏修也无恥地吹嘘“孔夫子的名字同中国人民千百年来精神文化的发展过程不可分割地联系着”,恶毒攻击“法家的学说中包含着一系列反动的概念”,“野蛮摧残和消灭文化”。一部中国人民的革新与守旧,前进与倒退的斗争史,完全被颠倒了。
周秦儒法斗争八题(上)
作者: 暂无 来源: 川师学报 年份: 197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悝   周秦   司马穰苴   吴起   儒法   少正卯   法治   邓析   公元前   孔丘  
描述: 周、秦之际(公元前六世纪至前三世纪)的儒,法斗争,是一場倒退与反倒退的激烈搏斗。孔丘创立的儒家学派,顽固地站在没落的奴隶主阶级立场,妄想恢复殷、周奴隶制的“天堂”,是倒退的。法治学派与之相反,站在新兴的地主阶级立場,积极促进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建立,在那个历史条件下,是进步的。毛主席教导我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