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史记·游侠列传》侠情解
作者: 田蔚   来源: 2012年中国古代散文研究国际研讨会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史记   借儒形侠   游侠列传   侠情  
描述: 司马迁在《史记·游侠列传》中对游侠寄予深情,以“义”为纽结,矫正了对“侠以武犯禁”的片面理解,同时“借儒形侠”,高扬“游侠”在“德、勇、义”几方面的价值担当。整篇文章史论自由结合,情采相称,为“游侠”擘画出一个价值非凡的生存空间,并以此达到塑造中华民族的全新心灵世界的目的。
武侠文化的源流:宁可无武,不可无侠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民周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武侠文化   二字   燕青救主   金庸   民族大义   梁羽生   习武者   春秋战国时代   游侠列传   白发魔女传  
描述: 在《史记·游侠列传》中,司马迁从不渲染武打场面,在司马迁时代,侠,首先是一种伦理道德,而不在于谁武功高强。这种对侠的核心判断,其实一直影响着之后几千年中国武侠文化的发展,练武只是武侠的一部分,而行侠——宣扬一种介于儒与道之间的价值观——才是武侠的重中之重。武者,止戈二字而已,其目的,是消停战事、维护和平。春秋战国时代,战事频仍,习武者杀敌自卫,要在战场上使出真
远去的江湖——民国武侠小说之往事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化月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武侠文学   明清小说   郑证因   三王墓   以文乱法   虬髯客传   游侠列传   传奇小说   聂隐娘   行侠仗义  
描述: 翻开武侠小说,我们便进入到那个血雨腥风、缠绵悱恻的江湖世界。武林高手从黄沙大漠到桃花小岛,从紫禁之巅到缥缈峰间,演绎着行侠仗义,刀光剑影的传奇故事,构成一番中国人独有的武侠文化。武侠文化,古已有之。虽然战国时期的韩非子早已明确提出“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但千百年来,一诺千金、除暴安良的侠客却一直受到百姓敬仰。最早的侠客是谁,我们已无从知晓。但在《史记》中,司马迁专门编写了《刺客列传》和《游侠列传》,记录下荆轲、专诸、豫让、朱家、郭解的其人其事,并赞扬他们“其言必信,其行必果”。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开始流行,描写干将、莫邪铸剑的《三王墓》等神话作品悉数登场,为后来的武侠小说提供了素材和启发。唐朝传奇小说兴起时,《聂隐娘》《昆仑奴》《虬髯客传》等武侠作品中的大侠已开始飞檐走壁,修炼神功。经历宋话本、明清小说的演绎后,武侠文学更是不断丰富,直至20世纪初,“武侠小说”这个名字,终于被确定下来。
百姓何以喜欢武侠
作者: 暂无 来源: 山西青年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府   司马迁   史记   里面   武侠小说   韩非子   正义   游侠列传   法律制度   中国文人  
描述: 关于侠,我们能够找到的最早的记载,是见于《韩非子·五蠹》里面的一段话:"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这里面的法和禁,就是国家的法律制度。但是,韩非子只是指出了这一点,具体怎么叫侠,韩非子没有展开。真正让我们理解到侠的面貌的,是司马迁的《史记》。《史记》里面有《游侠列传》。《游侠列传》强调":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这一段话中的"不轨于正义"主要指的是不守法律。司马迁在《游侠列传》里面记录下来了他所
侠:一种文化人格的历史流变
作者: 暂无 来源: 书屋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流变   中国文化   司马迁   人格风范   文化传承   侠文化   文化人格   任侠   人格特质   游侠列传  
描述: 瑞士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卡尔·荣格曾说:"一切文化将最终积淀为人格",这与《周易》中的"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可谓异曲同工。笔者认为,文化人格乃一国之文化传承与延续的关键密码,恰似DNA之为生命遗传的暗码。作为文化积淀的产物,文化人格反映了一段历史时期内具有普遍倾向性的人格特质,一种文化人格往往构成了某一具体人格的一个侧面。在此意义上,较之于传统儒、释、道三分的研究指
《史记·游侠列传》探索
作者: 暂无 来源: 北方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司马迁   史记   个性张扬   侠客   孤愤   任侠   犯禁   太史公   人格力量   游侠列传  
描述: 《史记·游侠列传》,我们能够更加清晰的把握中国"侠"文化的源流,或许也能从中窥得太史公文心之一一。"‘游侠’的原始意义,乃是交游圈中的发号施令的人。"[1]《韩非子·五蠹》中第一次
中国武侠小说源头辨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史知识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而   《吴越春秋》   韩子   云源   《搜神记》   燕丹子   女试   太史公   游侠列传   聂隐娘  
描述: 中国武侠小说的源头何在?或云源自太史公的《游侠列传》;或云肇端《吴越春秋》之'越女试剑';或云东汉《燕丹子》为其嚆矢;或云《搜神记》中'干将莫邪'为其渊源。虽然各执一辞,众说不一,但有一个共同点却是群守不易,那便都是将先秦时期'侠'的出现视为滥觞。其实只要稍加梳理便会发现,'侠'与'武侠小说'是两个概念。前者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而后者则是稗官文人有意而为的纸上春秋。尽管两者之间密不可分。'侠'出现在我国文史典籍中,始自《韩非子·五蠹》篇。虽然韩子站在法家立场,将'俠'与'儒'等并
游侠列传
作者: 暂无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仁人   傅说   伊尹   卿大夫   子曰   闾巷   游侠列传   学士   虞舜   吕尚  
描述: 韩子曰:“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二者皆讥,而学士多称于世云。至如以术取宰相卿大夫,辅翼其世主,功名俱著于春秋,固无可言者;及若季次、原宪,闾巷人也,读书怀独行君子之德,义不苟合当世,当世亦笑之,故季次、原宪终身空室蓬户,褐衣疏食不厌,死而已四百余年,而弟子志之不倦。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驱,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且缓急,人之所时有也。昔者虞舜窘于井廪,伊尹负于鼎俎,傅说匿于傅险,吕尚困于棘津,夷吾桎梏,百里饭牛,仲尼畏匡,莱色陈、蔡。此皆学士所谓有道仁人也,犹然遭此灾,况以中材而涉乱世之末流乎?其遇害何可胜道哉!
侠与中国文化的民间精神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间精神   古代武侠小说   中国文化   司马迁   中国民间文化精神   墨家   儒道墨   道德精神   游侠列传   儒家  
描述: 一、墨侠源流考察侠在文学中的表现,首先应从历史文化入手弄清什么叫侠。我认为侠最早源于春秋前的武者使官(《说文》:侠,俜也;俜,使也)。晚周时“武使”演变为“武士”,而侠在战国后期成为自由武士的名称,则标志着自由武士道德精神的成熟。这种道德精神后来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有过极好的总结。墨侠并称,认为侠出自先秦墨家,本是传统史学的流行说法,近代持此论者亦很多。至郭沫若,乃断墨与侠无关,主要依据为司马迁曾说对侠“儒墨皆排摈不载”(参见《十批判书》)。此论出,学术界对墨侠似乎一直保持沉默。至于儒与侠,虽也多有人指出其道德观的某些相似处,但对儒侠并
唐诗的任侠精神
作者: 暂无 来源: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唐人   司马迁   任侠精神   战国时期   史记   中国封建社会   韩非   社会势力   渊源   游侠列传  
描述: 侠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早在战国时期,它已发展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社会势力。韩非在《五蠹》篇里首次提出“侠”的名称,所谓“侠以武犯禁”、“国平养儒侠”等,有时或称之为“带剑者”、“游侠私剑之属”。韩非之后,在《史记》和《汉书》里,又出现了诸如游侠、豪侠、节侠、气侠、轻侠、伉侠等名目。侠和中国古代文学有着特殊的关系,从秦汉的史传散文到清代的侠义小说,它不时扮演着各种角色。到唐代为止,在中国前期封建社会所产生的诗文作品中,对侠及其节概风义曾有过两次最引人瞩目的礼赞:一次是西汉司马迁写的《游侠列传》,他以传记文学的形式,第一次把“儒墨皆排摈不载”的“布衣之侠”列入史册,并对“侠客之义”加以热情的赞颂;另一次则是唐人在诗歌中对任侠精神的讴歌。达两次对侠的礼赞,恰好发生在中国封建社会最强盛的汉唐两代,并非偶然。而唐代对游侠的赞颂,从规模到程度又更胜过汉代。探讨这种文学现象,对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唐诗的特色和魅力所在,以及考察唐诗的渊源和流变,都将是有益的。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