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和道德智慧与和谐社会建设——兼论“和为贵”、“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作者: 沈维新   来源: 第13次中韩伦理学讨论会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和而不同”   和谐社会建设   传统文化   “天人合一”  
描述: 文化的优秀传统和道德中汲取智慧,用以和谐社会的建设,就是一项值得重视、并需要着力研究的工作。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下,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逐渐形成了儒、道、佛“三教”为主体的中华传统
中华文化的三大传统
作者: 暂无 来源: 学理论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为人生   道家   中原地区   儒家思想   观照   创造性   中华传统文化   现代转化   中华文化   生命意义  
描述: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共撑中华传统文化大厦的三大支柱,当为儒、道、佛三家。深入研究此三家的文化传统,进一步发掘中华文化优秀、健康的精神遗产,并加以创造性的现代转化,进而推进我国的现代化大业
民族传统是设计的根基——中国传统文化与“北京2008年申奥标志”
作者: 暂无 来源: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申奥标志   中国结   传统   太极   申奥主题  
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值得我们世代探索的宝藏。它基本是以儒、道、释为主干的多元系统,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富于民族特色的价值观系统和思维模式,在这样的价值系统和思维模式的影响下,也就
吴宓:传统人文精神的守望者
作者: 暂无 来源: 百科知识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0世纪   文学   文化史   传统   守望者   94年   人文精神   19世纪   东南大学  
描述: 学说这四大传统作比较印证。1922年,吴宓在东南大学与梅光迪、柳诒徵一起主编《学衡》杂志,11年间共出版79期,于新旧文化间,取径独异,持论既有深获西欧北美之说,又兼先儒旧义,故与时兴之新文化运动分庭
矢志著文史,首倡修《儒藏》——明代湖湘学人孙羽侯考略
作者: 暂无 来源: 船山学刊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湘学   北京大学   纂修   编纂   攻关项目   文史   中华   考略   道藏   文化主体   哲学社会科学   儒藏   作为   明代   繁荣发展   南北朝时期   国家级   文献典籍   典藏   第一人  
描述: <中华儒藏>编纂工程,作为一项填补我国典藏空白、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级重大攻关项目,已由北京大学牵头正式启动.在儒、释、道三家中,佛学早在南北朝时期就有了<佛藏>,道学在唐代也有了我国最早
矢志著文史  首倡修《儒藏》
作者: 暂无 来源: 船山学刊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湘学   北京大学   纂修   编纂   攻关项目   文史   中华   考略   道藏   文化主体   哲学社会科学   儒藏   作为   明代   繁荣发展   南北朝时期   国家级   文献典籍   典藏   第一人  
描述: 矢志著文史  首倡修《儒藏》
中国传统文化散论
作者: 李土生   来源: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描述: 全书共十章,从儒、释、道、易、医、养生、天人合一等各方面,阐述了中华传统文化。
中国社会教化的传统与变革
作者: 黄书光   来源: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教育思想  
描述: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资助项目:本书内容包括“中国社会教化思想地历史建构与理论审视”,“社会教化政策的价值导向”,“学校
道教与彝族传统文化
作者: 吉合蔡华   来源: 北京:民族出版社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关系   道教   民族文化   彝族   研究  
描述: 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民族文化互动互补的产物,是各民族之间在文化上的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吸收、互相融会而形成的。与儒、释一起构成中国传统文化三大支柱的道教正是在这块文化交融的巴蜀土地上开出的一朵奇葩。彝族作者吉合蔡华是西南民族大学副教授,该书稿采撷道教……
传统文化的奇葩:中国茶文化
作者: 暂无 来源: 贵州茶叶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家思想   道家思想   佛家思想   中国   茶文化   传统文化  
描述:中华民族丰富璀璨的传统文化中,中国茶文化是一支奇葩。这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完美的形式,而且渗透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尤其是中国茶文化中所体现的儒、道、佛各家的深刻哲理和思想精髓,至今仍对我们的社会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
< 1 2 ... 30 31 3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