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国古代学术传播途径探析:以宋代理学传播为中心的探讨
作者: 王晓龙   来源: 中华文明的历史与未来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文化学意义上的传播是指一种发明被社会接受的过程,"是指新的意识或新的文化特征从一个人或一群人向其他人及群体的扩散,如果发明与突变之间有相似之处,那么传播就可以被视为一种选择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一种特征或被采纳到一个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中,或将其取代。"中国古代学术思想流派众多,先秦时期,儒、墨、道、法诸子百家争鸣论
百年儒风 辉煌相续:走近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九江中学
作者: 暂无 来源: 人民教育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学   学校   示范性高中   广东省   佛山市   九江   办学历史   南海区  
描述: 九江中学地处“儒林之乡”——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的九江镇,是一所积淀深厚、充满现代活力的区属示范性高中,已有76年的办学历史。学校自创办以来,一直深受当地学子景仰。
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与当代中国和谐文化建构
作者: 暂无 来源: 法制与社会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和谐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   当代中国   和谐文化  
描述: 本文简要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阐述了儒、墨、道、法等主要思想学派对和谐思想的论述,从而提出建构当代中国和谐文化的途径
南宋四大书院教学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启示   南宋书院   高等教育  
描述: 被称之为南宋四大书院的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象山书院和丽泽书院,它们在其办学与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与技能技巧,这对于当今面临着众多困惑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无疑可以提供重要的实践经验与理论素材。
从《论语》到《天人三策》——儒学从私学到官学的最初路程
作者: 张文皎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论语   孔子   天人三策   秦朝   董仲舒   汉朝   陆贾   贾谊   儒学  
描述: 相对独立于社会政治现状。从“办学目的”、“办学形式”、“教学内容”等方面可以进一步肯定孔子之学的私学性质,所谓孔子之学是官学的说法不能成立。但是,孔子儒学的积极用世精神决定了儒学不会甘居“私学”与边缘
基于内腔布儒斯特双轴锥棱镜的掺镱光纤激光器的径向偏振模振荡
作者: 暂无 来源: 光子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双锥棱镜   掺镱光纤激光器   径向偏振  
描述: 实验采用一个内腔布儒斯特双轴锥棱镜,在掺镱多模双包层光纤激光器中实现了径向偏振光振荡,并在长2m的增益光纤中获得了高达6.2mW的功率输出.研究揭示了从光纤激光器振荡中获得径向偏振光的新途径.然而,该激光器输出的径向偏振光的光强分布并不很均匀,且偏振消光比较低,需要进一步改进.
青牛虽在,经典难留:浅析李白的性格同他的悲剧命运
作者: 暂无 来源: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白   个性   功成身退   悲剧性  
描述: 时代赋予李白大气磅礴的个性,而这又决定了其从政的途径,他想济天下,而后隐山林、功成身退,但这一亦儒亦道的理想模式只能是虚幻的,他傲岸狂放的个性不容于世俗,所以他就不可能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而他的志向又是那么坚定,于是亦隐亦仕中鹏翅陨折,以一首<临路歌>落下了其布衣卿相的梦幻之幕.
儒学的家庭秩序思想探寻
作者: 赵石屏   来源: 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家庭教育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儒学   家庭秩序  
描述: 儒学认为,社会秩序始于并基于家庭秩序。家庭秩序的建立基于自然法则“天道即人道”,秩序的机制乃是解决原始欲望的基本焦虑,平衡人类社会生存的基本冲突;本文依据儒学代表典籍,探寻儒学的家庭秩序思想、建构途径及其机制。
文化苦旅:对近代来登州传教士狄考文的理性思考
作者: 朱龙   来源: 2008年登州与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狄考文   对外文化交流   登州地区  
描述: ,他在传播手段上采用办学模式,经过几十年的苦心经营,办起了中国第一所教会大学,使得中国本土化的高等教育以此为模式,逐渐成熟并发展。可以肯定地说,狄考文经过艰辛努力之后,所积累的经验和方法为中国人所借鉴和利用,这在中国教育史上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
中国古代诗学解释学研究
作者: 邓新华   来源: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文学   中国  
描述: 本书主要以西方现代阐述学为理论参照,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分别论述了中国古代诗学解释学的阐释原则、文本理解途径、诗性阐释方式以及与儒释道思想之间的关系,比较深入地结实出中国古代诗学解释学独特的理论内容和理论特征,为实现传统文论的现代转换和构建有民族特色的当代文艺学体系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借鉴。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