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北宋中叶的尊孟思潮:苏辙《孟子解》解读
作者: 暂无 来源: 儒藏论坛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德   孔子   修身   孟子   意涵   北宋中叶   思潮   仁者   儒家   君子  
描述: 苏辙(1039—1112),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同为北宋著名的大学问家。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迁谪。晚年定居颍川,自号"颍滨遗老",以读书、参禅为事,过
警惕“儒化当代中国”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党课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一人一票   共同体   当代中国   复古主义   议会   思潮   儒化   儒家  
描述: “儒化当代中国”论是一股封建复古主义思潮。这股思潮总的原则是要把中国演变成“儒士共同体专政”国家即“儒教国”。他们设想,“儒教国”的建制是“儒家议会三院制”:政府从“儒家议会”产生,对“儒家议会
汉史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新探
作者: 暂无 来源: 南京社会科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孝经》   后楚   汉承秦制  
描述: 学术界受《汉书》的误导,常把“秦汉”并称,不妥。秦、汉之间,应有“后楚、楚汉战争”;两汉之间,应有“、更始之乱”等时期。《汉书》还从古为今用的角度,全面作伪董仲舒传,编造汉武帝尊儒是“罢黜百家独尊
现代儒家梁漱溟的儒佛会通观
作者: 暂无 来源: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新儒家   儒佛   人类生命   梁漱溟   会通   著名学者   思潮   大文化  
描述: 著名学者梁漱溟,其生命的轨迹,未必像他生前自负的那样(世界三大文化在他头脑中巡回了一次),然而却展示了一种人生的活样式,一种思潮的形态。这种形态是整个人类生命中的一颗火花,各种思潮中的一种思潮,历史整个趋向中的一支趋向。笔者试图通过对梁漱溟儒佛会通观的透视,从一个侧面,来参与现代儒家思潮的研究。
明中晚期的儒学思潮探析
作者: 姜家君   来源: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中晚期   思潮   儒学  
描述: 明朝中晚期是儒学发展的转折时期,以阳明心学及其后学泰州学派的兴起为标志,儒学与晚明时期个体意识的觉醒相应和,开启了真正的人文启蒙思潮,在冲破传统礼教束缚的同时,也使得儒学日益脱离精英层域,推动了儒学
浅析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中的“儒学派”
作者: 暂无 来源: 法制与社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保守主义   思潮   新儒学派  
描述: 文化保守主义思想的发展进程中,儒学派成为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典型代表,对儒学派的研究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尝试从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流变中浅析儒学派。
现代儒学研究述要
作者: 杨智勇   来源: 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新儒学   中国近代   思潮  
描述: 本文回溯9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于现代儒学研究的历程,对这一时期主要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具体而言,在重新审视儒学的发展脉络、深入思考儒学的学理建构、儒学与多元思潮的会通、儒学与当代中国及世界
五四以来的儒家与中国哲学现代化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观念   哲学基本问题   古代哲学   思维与存在   五四新文化   社会生活   哲学的现代化   五四以来   运动后   新儒家   教训   中国   重新思考   哲学思考   转化   儒家学者   发展趋势   思潮   儒学   哲学现代化  
描述: 现代儒家思潮产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期,以谋求中国哲学现代化为发展趋势.儒家学者以传统儒学为基干,儒化、华化已传入的西方哲学,试图将中国哲学推向世界;抓住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进行哲学思考,逐步达到
何为儒学思潮
作者: 曾江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孩子们用毛笔认真写下“天”“地”“人”。“一笔推开万事,一撇一捺书个人。”在全省推广乡村儒学建设经验之际,7月2日上午,一场充满古韵色彩的学童“启蒙礼”在宁阳县实验幼儿园举行,孩子们手持毛笔,认认真真地写下了“天”“地”“人”。据了解,“启蒙礼”包括端正衣冠、朱砂启智、击鼓鸣志、启蒙描红、感恩行礼
《文心雕龙》中儒家传统与魏晋思潮的交融及其条件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家之道   文心雕龙   儒家思想   纯文学   孔子   魏晋思潮   审美规范   玄学   儒家传统   魏晋时代  
描述: 一、两股思潮交融的核心——“文心”在“美”《文心雕龙》孕育于一个巨大转折时代。儒家历史传统是作者长期受到熏陶的,可是,毕竟不能不受魏晋思潮的激荡。当这股思潮已走上歧路时,他又不能不发出“逐奇而失正
< 1 2 ... 1817 1818 181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