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孔子君子论的多重理论内涵
作者: 陈卫平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马一浮曾指出《论语》首章和末章都是论君子,以为君子论是贯串《论语》始终的。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归根到底是为了阐明"应当做个什么样的人",而孔子的君子论集中表达了他对于"做个什么样的人"即理想人格的思考。
孔子的人际观及其现实意义
作者: 张泽晖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孔子,不仅思想博大深邃,而且人格高尚。他不但注重修德立身,而且注重讲信修睦,主张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今天,重新研究和学习孔子的人际关系理论,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
孔子人文教育思想的现代意义
作者: 朱榮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人际关系   人文教育   生命价值   人生理想   人格特质  
描述: 这一年全球金融风暴对世界各国的严重影响,是数十年来少见的。尽管各国政府都很努力提出救济的方案,但是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要靠自己。前者为治标,后者为治本。科技改善生活,人文提升生命。如何借助孔子的人文教育思想来启发引导现代人民的心理,以便很快能够脱离生活的困境,享受幸福快乐的日子,是我撰写本文的动机。本文分前言、人文教育的意义与内涵、孔子的人格特质、孔子的人生理想、孔子的人文教育思想、孔子人文教育思想的价值及结语等七个单元。主要是从孔子的人格特质、人生理想,阐述孔子的人文教育思想。人是孔子最关心的主题,《论语
通往内心之路——孔子美育目的论
作者: 李道刚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儒家教育的宗旨是为了改变世界,为此要培养气与理一的圣人,而为尽为人之道则必须开发出内心的善,即所谓入德经过格物致知与诚意正心,达到修齐治平,最后超凡入圣。因为圣人是宇宙的枢纽,圣人心正,天地随之而正。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正是完善圣人人格的美育三段式。其中兴于诗重在德,立于礼重在和,成于乐重在善。
从士人的人生价值取向看魏晋儒学的衰落——以王肃为典型
作者: 郝虹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余英时在《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中谈到:大体说来,自魏晋至隋唐这七、八百年,佛教(还有道教)的出世精神在中国文化中是占有主导地位的,儒家虽始终未失其入世的性格,但它的功用已大为削减,仅限于实际政治和贵族的门第礼法方面。以人生最后
李白与名士传统
作者: 贾晋华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论者探讨李白思想渊源,往往上溯至先秦诸子,言儒家则直称孔孟,述道家则径指老庄,而对于儒、道等思想在秦汉之后的承传流变及以其为核心所形成的文化传统,则未给予充分的重视。美国当代文化心理学派强调从文化传统的持续、传递和整合、变异的角度,探讨个体人格构成的心理过程。本文即尝试从先唐大文化传统中撷取一个亚传统——名士传统,探讨这一传统
从君子小人之辨看明代士大夫的精神世界
作者: 陈宝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引论:从"君子儒"、"小人儒"说起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传统的阶级结构代表着一种道德结构。换言之,按照传统的儒家观念,上层阶级是"君子",而下层阶级则是"小人"。进而言之,传统儒家无不具有"君子理想",而儒学其实就是"君子之学"。细究君子、小人之分层,又可划为道德与政治两个层面。就道德修养层面而言,士大夫所崇尚者是君子人格,而君子其实亦是儒者人格的一个侧面;从政治实践层面来说,君子是朋党争论中以清流自封的一个松散的群体,而清流的政治对立面则为小人。若从政治实践的事例加以深入分析,君子的政治行为无疑具有部分的道德约束力,即他们是
阮籍诗全集
作者: 阮籍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图书
描述: 阮籍是魏晋之际著名的玄学家,早年有济世之志,后遭典午之变而隐身不与世事。本书通过对阮籍主要哲学著作的不同思想倾向的详密考察,揭示了阮籍思想由儒而玄的演变轨迹,指明了阮籍早期以儒学思想为主,崇尚礼乐刑政一体之治,后来有感于名教的堕落,遂转入庄学思想轨道,崇尚自然和追求个体的精神自由。但由于儒家思想仍然发生作用,再加上他对现实的失望,因而在他那里形成了一个焦虑苦闷的精神世界,构成了一个双重结构的人格。
亚圣孟子与儒学的弘扬和发展
作者: 杨国勇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在人类历史上,一个学派能够自古迄今长达二千余年,对一个国家的历史发展和政治、经济、文化、民族性格的形成起过决定性影响, 而其传承又能绳绳不绝的,大概只有中国的儒家学派了。欧洲希腊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又称毕达哥拉斯主义)或者与其差可比拟,但似乎仍略逊一筹。两者的创始人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和毕达哥拉斯(公元前580—前500年)生活于同时代,但据《简明不列
先秦儒学的地域特色、发展线索及其内容特征
作者: 王钧林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先秦,具体说,从春秋末期以至于整个战国时期,是儒学的初创时期,也是儒学的大发展和最为辉煌的时期。说来令人不可思议,何以儒学一出现,就扶摇直上,迅速达到了它的光辉顶点?以致在全部儒学史上竟后不见来者——虽然在发展规模和繁荣的程度上,千载而下的两宋儒学或许得其仿佛,但是,就思想的原创性乃至语言表达的风格来说,则有儒学以来以迄于今,先秦儒学似乎一直独领风骚,无可与其媲美者。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