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宋代笔记与《江谈抄》的体裁-说话与笔记的界限
作者: 暂无 来源: 汉学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江谈抄   笔记   说话   大江匡房   北宋  
描述: 大江匡房(1041-1111)是日本平安晚期最積極與北宋接觸的漢學碩儒,他曾在貿易重鎮的大宰府任官,並從北宋商人口中打聽、蒐集北宋的相關訊息。強烈意識著鄰國動向的大江匡房認為漢詩文作品能得到北宋的認同,是能在本國誇耀的榮譽。日本學界從他的言行推測他的作品或許與北宋有著某種連繫存在。筆者調查他晚年一本語錄體著述《江談抄》發現此書的體裁與北宋筆記有共通的形態與特質。目前《江談抄》的研究多以「言談的記錄」或「單篇記事的中日典故考察」為主,未見針對整體構成進行全面的分析考察。學者提出《江談抄》與宋筆記的體裁研究,是希望能從另一個視點,尋得不同的可能性或解答。本文將透過整體的分析,探討《江談抄》一書與北宋文學之間的關聯。由於《江談抄》在現今的日本文學中歸類於「說話文學」,因此相關內容也將一併納入討論。
王弼《论语释疑》「以无为本」的诠释进路
作者: 暂无 来源: 汉学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论语   以无为本   玄学   儒学   王弼  
描述: 王弼除了注釋《周易》和《老子》,另外也注釋了《論語》-《論語釋疑》。王弼對《論語》的詮釋採用以玄釋儒的方式,運用「以無為本」的玄理去對《論語》作思想的轉換。王弼首先將《論語》中所說的道轉換為道家本體的道,這是思想最根本的始點,王弼將思想的源頭一轉換,由此所開展出來的整個思想體系也就跟著全部轉換。王弼進一步再將這樣的「道」轉換為「無」,由此建立「以無為本」的思想。王弼將「道」作了意義的轉換之後,接著將有意志的天命說轉換為無意志的天道流行。經由如此轉換,王弼即可建立「以無為本」的天道觀,並由此建立起整個思想體系的立基點,再由此擴展到倫理學及政治哲學的論述。王弼的整個思想體系,可以說是以「以無為本」作為詮釋的基點及進路所開展出來的。
清代坊刻四书举业用书的生产活动
作者: 暂无 来源: 汉学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四书   清代   出版   科举考试   举业用书  
描述: 清代科舉取士「雖分三場」,卻存在「只重首場」的現象,士人讀書方向主要是這項考試規定的朱熹《四書章句集註》及其相關讀物。對市場動向嗅覺敏銳的民間出版商看準了這個商機,在與文人密切配合下,編刊了多不勝數、符合考試要求的四書舉業冊書像「講章」、「制藝」、「考據訓詁」等,來滿足士子對這項考試的備考需求,並通過了各種促銷途徑,像在書店裏張貼新書通告或封面、派發簡明書目、在報章刊登新書啟事與告白來宣傳推介這些圖書。除固定書局外,也通過臨時書局分店、考場外的臨時書攤、賣報人、書報代售處、藥鋪、綢莊、信局等銷售舉業用書,使得它們的銷售網絡覆蓋至「山僻小鎮」。不少士子將這些在坊間俯拾即是的讀物奉為至寶,對正經正史不置一顧,嚴重地影響他們的閱讀重心。清廷試圖通過整理和刊刻按照程朱理學家觀點詮釋的儒學著述,嚴飭負責地方學校教育的官員和教官督促生儒誦習官方認可的標準讀物,來端正士行與矯正學風。但地方執行人員的怠職致使這個舉措事倍功半,使得這些讀物得到伸展空間,依然不斷地流通傳布在當時坊間。
中西合璧的小说新体─清初耶稣会士马若瑟着〈梦美土记〉初探
作者: 暂无 来源: 汉学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梦美土记   马若瑟   耶稣会索隐学   中西关系   小说  
描述: 法国耶稣会士马若瑟在1698年来华布道,此後除了一度返欧,一生几乎都在中国度过。在中西文学交流史上,马若瑟以法译《赵氏孤儿》闻名於世,影响重大。在中国经典的诠释上,马若瑟无疑是清初所谓「耶稣会索隐派」的代表性人物,贡献卓着。常人有所不知的是,马若瑟在1709年也写过一篇不满三千字的文言小说<梦美土记>。此文刊本迄今未见,作者问题留下不少争议。本文由三方面处理<梦美土记>,第一,先由马若瑟的《汉语劄记》入手确定他的着作权,再以<梦美土记>与马氏所着的《儒交信》的文笔、主题为内证再予补强。第二,本文认为<梦美土记>是中国小说史上首见的第一部中西合璧之作,盖马若瑟行文除向中国传统取典外,《汉浯劄记》中,他也明白指出他在虚构上模仿者系西塞罗的<西比欧之梦>,所以整部<梦美土记>便架设在星空美土或天堂的追寻之上,其中且不乏但丁《神曲》的影子。第三,本文认为<梦美土记>是耶稣会索隐派的寓言,马若瑟的片言只语,无不暗示如何借由阅读中国古经以走上基督大道,在天堂与天主结合为一。乾隆朝夏敬渠的《野叟曝言》有角色征服欧洲,在西方建立一个儒家的「人文国」,本文最後举出马若瑟的<梦美土记>则拟借阅读《易》、《诗》、《书》三经,以夏变夏,在中国建立一个大基督国。
《江谈抄》诗话与北宋诗话
作者: 暂无 来源: 汉学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江谈抄   诗话   日本   大江匡房   北宋  
描述: 大江匡房是日本平安朝晚期的漢學碩儒,《江談抄》是他在晚年令弟子藤原實兼筆錄其言談的語錄體著述,此書收錄為數可觀的中、日文人詩話,成書年代約相當於北宋徽宗年間。本文針對此書的詩話群進行對照研究,從詩話的定義、北宋詩話的特徵、特定詩話翻案的手法等角度探討《江談抄》與北宋詩話間的關聯。 《江談抄》與北宋詩話,雖然登場人物、時空背景不同,但在故事的骨架、敘事的手法以及主題意旨上,《江談抄》詩話有如模寫北宋詩話的形態。本書有兩樣特徵,都與北宋詩話相通:一、沒有系統或完整的詩學理論,架構鬆散、多瑣事趣聞的雜錄:二、書中主題跨涉「論詩及事」、「論詩及辭」的範疇。 虎關師鍊的《濟北集》中所纂述的詩話,向來被認為是日本詩話的濫觴。不過,《江談抄》的詩話雖無詩話之名,卻有詩話之實,且收載的詩話數量遠勝《濟北集》。也就是說,《江談抄》是日本最早受到宋代文學影響的作品。
掌握变化的道德-《荀子》“诚”概念的结构
作者: 暂无 来源: 汉学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荀子   易传   中庸   变化    
描述: 義,進而呈現戰國末年的思想潮流中,荀子思想之「新」的特色。 全文論述分三階段:1.《荀子》中的「變」、「化」字以及「變化」詞的用例和其特色;2.《荀子》與〈中庸〉中「變化」和「誠」的用例之異同;3.
江右学者胡庐山思想脉络析论-从“阐述师教”谈起
作者: 暂无 来源: 汉学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江右王学   胡直   万物一体   罗念庵   欧阳德  
描述: 胡直(1517-1585),江西泰和人。江右王門之再傳。目前有關廬山的研究成果雖有,但細緻度不夠,有關其思想轉承的環節尚未交代清楚。所謂「轉承」並非指其外在的客觀經歷,而是指內在思想的遞接轉承。本文擬從廬山闡述師教的文獻為線索,依照時間順序,探討其思想脈絡。首先討論廬山受到師教的影響,反省學術時弊,便以「博文約禮」為思想主旨;接著探討廬山雖然批判「重內輕外」的時弊,但自己卻是透過靜坐體悟萬物一體之理,其思想強調「仁體」此層面,故遭到羅念菴的糾正;最後提出儒佛之辨是廬山思想必須解決的問題,及其思想的確具有三教合一的特色。期能彌補目前研究成果之不足。
庐山慧远的两个面向-从〈庐山略记〉与〈游石门诗序〉谈起
作者: 暂无 来源: 汉学研究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Yuan   records   Mount   庐山   literati   游记   慧远   sage   Lu庐山   travel   圣人   Hui   文人  
描述: 慧遠作為一代高僧,無論在早期教義的宣揚、僧權的維護,或儒、玄與佛、道的辯道,均為佛教史上的關鍵角色。其在教義與護教上的重大成就,論者已多,但就其聖人之學與文詠的關係,還可運用兩篇與廬山有關的文學材料:〈廬山略記〉與〈游石門詩序〉,即從一個「實踐者」的角度切入,在聖者崇拜與遺跡崇拜詮釋的觀點下探討慧遠在廬山的重要意義:如何開闢於斯、定居於斯,將一座原本遺存神仙之跡、俗信之跡的「名山」,經由山水地記與遊觀之作,收編既有之諸多神話、傳說,最終融入「佛教化」的文本敘述,使之成為一己安身立命之所,也藉由方內、方外之交的文詠活動,將廬山轉化為一時矚目的新舞臺。從這一空間創造的角度,可以觀察慧遠如何經由廬山展現其僧人之外的「文人」面向,而這一文人風格又與六朝文人有微妙的差別,也即是從兩篇記、遊之作發現:慧遠如何在廬山創造新的聖跡,也奠定其轉化「聖境」、躬身實踐,成為一高僧的形塑過程。
竹书〈孔子诗论〉的论诗特点及其诗学史地位
作者: 暂无 来源: 汉学研究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学思想   孔子诗论   孔子   君子儒   《诗经》  
描述: 竹书〈孔子诗论〉在时间上介乎春秋用诗之学与两汉释诗之学之间,其诗学思想和释诗方法既是对春秋诗学的继承,又下开孟子、子思、荀子的诗学思想及两汉诗学,本文以此种过渡色彩为切入点,探讨了〈孔子诗论〉的论诗特点及其在中国诗学史上的地位。本文认为,〈孔子诗论〉是迄今所见最早将诗、乐进行分疏的材料,也是迄今所见最早的大段论诗文字。它以诗歌语言为主要讨论对象,论诗释言的目的是培养君子儒。因为拥有共同的知识背景和崇诗氛围,孔子释诗方法与春秋用诗之学在精神上一脉相承,但因目标不同,双方阐释的结果每有差异。不同的知识背景、阅读心态和方法,构成了孔子释诗方法与两汉诗学的巨大差异。前者追求心得,是哲人的阅读方法;後者追求知识,是学者的阅读方法。
略论孙权父子之「轻脱」:从一个侧面看孙吴政权之性质
作者: 暂无 来源: 汉学研究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孙吴   孙权   儒学世族   三国   寒门  
描述: 旧史记载孙权祖辈「世仕吴」,陈寅恪据之以为孙吴是江东大族支持次等士族孙氏建立起来的政权。此看法在学界影响甚广。然依据陈先生关於汉魏之际士族与寒门分野之标准,细加考证,可见孙氏出身卑微,当属寒门阶层。在文化习尚诸方面,孙氏皆表现出「轻脱」的寒门特色。其具体表现为轻视儒学与礼制,迷信巫术;在婚姻上,孙氏「不论行辈」,且不重门第,「因爱登后」;孙权父子皆性喜驰猎、滑稽与酗酒,与曹操父子相同,而与儒学士大夫有异。在政治上,孙氏推重曹操法术之治,力行集权,从而与江东儒学大族屡生裂隙,一再酿成严重的冲突。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