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佛教传入早期的儒佛之争与慧远对儒佛关系的调和
作者: 暂无 来源: 宗教学研究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教   慧远   儒佛关系  
描述: 本文论述了佛教传入中国早期的儒佛之争与慧远对此争论的调和,认为慧远的努力促进了佛教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
有大功于释氏,犹孔门之孟子:浅谈调和佛教与名教的高僧慧远
作者: 暂无 来源: 山西档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名教   慧远   沙门不敬王者  
描述: 东晋慧远为佛教的生存和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他交流名士,与权贵往来,使得庐山僧团得以在乱世安身,建立调和儒、佛的佛教体系,使佛教在整个社会意识形态中成为一个有独立品格的存在。
慧远与东晋礼学
作者: 暂无 来源: 五台山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礼学   慧远   《沙门不敬王者论》   丧服  
描述: 东晋高僧慧远学兼道、儒、释三教,对礼学、玄学颇有造诣。这样的学术背景,对慧远弘赞佛法,并取得士大夫阶层的理解与支持极为有利。其生活于东晋时期,正是佛教开始中国化的重要阶段。所谓中国化,就是如何以及在
慧远双重感应思想对儒家修养彻底化的探索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岳论丛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虑感应   神明感应   慧远   儒释融通  
描述: 直面两汉以来儒教困境,东晋慧远由玄儒入释而又以释补儒,确立起以三教融会为文化底色的双重感应(情虑感应和神明感应)修证理路.其中,情虑感应的内核是因果报应,神明感应的内核是神不灭前提下的玄契式念佛三昧.远公双重感应思想不仅奠定了中国佛教儒释融通基本品格,也是对儒教修养彻底化的积极探索.
宗炳和净土宗师慧远交游考
作者: 暂无 来源: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宗炳   慧远   交游   考证  
描述: 一般认为,在山水画家宗炳和净土宗师慧远的交往中,宗炳只一次上庐山拜见慧远,宗炳也不在十八贤之中。近考《江西通志》发现,宗炳可能两次上庐山礼佛,而且位列十八贤之中,并认为宗炳第二次上庐山的目的,是和慧远法师探讨用儒佛调和的方法维护佛教之文义。
庐山慧远与《丧服经》考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人文杂志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慧远   儒佛兼宗   丧服经   儒释调和   佛教“中国化”  
描述: 魏晋以来,特殊的历史原因造成儒家礼学复兴,南方《丧服》之学独盛。当时的佛教领袖慧远在庐山期间,也曾讲习《丧服经》,并培养出像雷次宗这样的“通经”硕儒。这一方面是中国佛教学者学术上儒佛兼宗、思想上儒释
《形影神三首》书后
作者: 暂无 来源: 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道   生死观   陶渊明   慧远   三才   法性  
描述: 根据“序言”和“诗”中的重要词语 ,《形影神三首》诗的主题思想 ,作沿流溯源式的探究 ;陶渊明本着儒家的生死观 ,通过《神释》而表明的观点是崇儒否佛的 ,是一百年后范缜与以梁武帝肖衍为首的佛教有神论展开大论战的预演
庐山慧远的两个面向-从〈庐山略记〉与〈游石门诗序〉谈起
作者: 暂无 来源: 汉学研究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Yuan   records   Mount   庐山   literati   游记   慧远   sage   Lu庐山   travel   圣人   Hui   文人  
描述: 慧遠作為一代高僧,無論在早期教義的宣揚、僧權的維護,或儒、玄與佛、道的辯道,均為佛教史上的關鍵角色。其在教義與護教上的重大成就,論者已多,但就其聖人之學與文詠的關係,還可運用兩篇與廬山有關的文學材料:〈廬山略記〉與〈游石門詩序〉,即從一個「實踐者」的角度切入,在聖者崇拜與遺跡崇拜詮釋的觀點下探討慧遠在廬山的重要意義:如何開闢於斯、定居於斯,將一座原本遺存神仙之跡、俗信之跡的「名山」,經由山水地記與遊觀之作,收編既有之諸多神話、傳說,最終融入「佛教化」的文本敘述,使之成為一己安身立命之所,也藉由方內、方外之交的文詠活動,將廬山轉化為一時矚目的新舞臺。從這一空間創造的角度,可以觀察慧遠如何經由廬山展現其僧人之外的「文人」面向,而這一文人風格又與六朝文人有微妙的差別,也即是從兩篇記、遊之作發現:慧遠如何在廬山創造新的聖跡,也奠定其轉化「聖境」、躬身實踐,成為一高僧的形塑過程。
佛教中国化的启示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宗教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化   目连救母   缘起论   慧远   大乘佛教   佛教传入   宗教文化   佛教中国化   中国禅宗   印度佛教  
描述: 佛教是已经被中国化的宗教文化,这似乎是一个公认的事情。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什么是中国化?佛教怎么中国化了?为什么说佛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中国化经验?过去,佛教学界讨论这个问题,常常会说,佛教中国化,是被儒化或者被道化。我认为这个说法并不是很确切。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确实跟儒、道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交涉,中间冲突的东西很多,冲突的时间也很
佛学理趣与南朝文章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理   理趣   白黑论   东汉明帝   慧远   竺道生   方立天   相互融通   辨宗论   魏晋时代  
描述: 佛教约自东汉明帝时由西方传入中原后,便与儒、道等共存,以致于思想领域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魏晋玄学兴起后,佛教则与之相互影响、相互融通并渐趋合流,隋唐时期又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方立天《论魏晋时代佛学和玄学的异同》说:"佛教在汉代传入我国,魏晋时在当时玄学的支配下,日益与玄学唯心主义思潮相结合,佛玄合流,后来它又反过来给玄学唯心主义以影响,丰富和发展了玄学唯心主义,并取代了玄学的地位而在南朝时一度成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