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梁启超的人生哲学
作者: 暂无 来源: 各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同学   精神状态   万木草堂   人生哲学   梁启超   相似处   康有为   宣统二年  
描述: 大约历史到了某个阶段,人们的精神状态有某种相似处。清朝宣统二年(1910),梁启超的同学麦儒博(字孟华)因为找不到人生的方向,心情就很郁闷。按说他足我们祖爷爷一辈的人物了,又是饱读诗书的老夫子(他和梁为万木草堂的同学,部是康有为的高足弟子,时称梁麦),应该世事洞明
梁启超的人生哲学
作者: 暂无 来源: 书屋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趣味   精神状态   万木草堂   人生哲学   学问   梁启超   自信   康有为   人生观   救国救民  
描述: 将至,自己的命运操在别人的手里,一切自我努力都是徒劳的,因此有些厌世和悲观。于是他向同门好友梁启超倾诉了内心的苦闷。梁启超给他回了一封长信,在信中,梁启超不仅表述了自己积极乐观的人生哲学,而且以
乌镇散记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乌镇   人生哲学   多雨   周庄   固穷   民居   江南水乡   京杭大运河   陈与义   春雨  
描述: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西庵禅伯方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宋陈与义《怀天经智老》)江南多雨,自入二月以来,绵绵的春雨几乎从来没有间断过。雨丝一会儿细密,一
道教生存方式的现实意义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宗教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生哲学   现实意义   理想   习惯   道教   宗教信仰   中国   思想   生存方式   日常生活  
描述: 许地山认为:“从我国人日常生活的习惯和宗教信仰看来,道的成分比儒多。我们简直可以说,支配中国一般人的理想与生活的,乃是道教的思想。”可见,道教既是一种宗教,也是一种人生哲学、一种生存艺术。
后宫那些事:历代宫闱艳史纪实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故事(纪实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俗”   “三结合”   人生哲学   中国文化   中国学者   儒家哲学   历代   道家哲学  
描述: 一般来说,中国学者普遍地认同中国文化是“儒”、“道”互补的文化。其实更全面的说法应该是中国文化是“儒”、“道”、“俗”“三结合”的文化。从人生哲学观看,儒家哲学强调“达则兼及天下”,道家哲学强调“穷
先儒情感理论初探
作者: 暂无 来源: 益阳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个体人格   荀子   论语   人生哲学   情感理论   人的情感   孔子   情感心理   外物   孟子  
描述: 先儒所论析的情有四种基本含义,即仁的个体心理表现,人生而固有的道德心理潜能,人生而完具的自然心理欲望,人心应物接物而生的心理反映。先儒研究情的共同途径和方法是:联系人的本性和日常实践,联系仁义礼智诸种伦理道德原则来把握情的根源和实质。先儒提出的情感理论,具有十分深远的美学意义,这表现在它塑造了汉民族情感的心理结构,开启了中国美学史的中心线索建立了中国古代美术的美学原则和批评规范,奠定了中国古代文艺功用学说的基础。
论中国佛教人文特色形成的哲学基础——兼论儒佛道人生哲学的互补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哲学史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佛道   如来藏   人生哲学   人文特色   人生论   中国文化   哲学基础   中国佛教   大乘佛教   印度佛教  
描述: 当今世界,有人类的地方就有宗教.任何宗教都有其特殊的哲学.宗教与哲学本来就有相通之处,从根本上说,他们都是为了探讨并解决人类的生存问题,特别是生存的本质、意义、价值与终极目标.事实上,在人类文明之初,宗教与哲学是二而为一的.“哲学最初在意识的宗教形式中形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第26页).但宗教与哲学又具有不同之处,宗教以信仰超人间的力量(神)为根本特征,把人的问题最终交付给神,把理想的人生寄托在彼岸世界.哲学则以人类的理性为基本依持,是以理论的形态高度概括了或代表了人类的能力.当哲学逐渐从宗教中分离出来而获得相对独立的文化形态以后,宗教仍有其自身独特的哲学.
品味宗教“忍”的内涵
作者: 暂无 来源: 广东佛教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境界   人生哲学   理解   无奈   见识   中国传统   世俗   品味   宗教   忍耐  
描述: “忍”字构成是心口对准刀刃。通常的组词有忍耐、忍受、忍痛甚至残忍组词。本意很明显,是对人的精神压抑、折磨、煎熬而又不能释放的酸楚与无奈。其实这是世俗之见,也是人生低层次的见识。在中国传统人生哲学申,主要有儒、道、佛三种境界取向,三家对“忍”的理解却不是这样的,它们各呈异彩,
浅议儒道释与中国古代绘画
作者: 暂无 来源: 国画家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生哲学   儒家思想   古代   道家思想   中国   绘画艺术   艺术审美   佛教思想  
描述: 了中国古代绘画艺术,成为中国艺术的三大精神支柱.这种影响可以理解为哲学对艺术的渗透,而根底却在于它们本来就是审美的人生哲学.儒、道、释三家开始对心灵与精神的追求,而这种追求一旦体现在艺术中,便淡化了宗教的色彩,成为一种收束心性的自我修养方式,一种自然的生活方式,一种人格的情操,一种恬淡清幽与空灵澄澈的
论墨家的人生哲学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方论坛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交相利   无私利人   人生哲学   生产劳动   “义”   墨家   兼相爱   人生思想   价值取向   生存条件  
描述: 论墨家的人生哲学丁原明人生哲学是每个时代的哲学家都无法回避的研究课题。就先秦哲学来说,诸子百家对人生问题的兴趣似乎更为浓重,无论儒、墨抑或道家都发表了不同的见解。然而,在以往的研究中,学界对儒、道两家的人生哲学皆有深究,而对墨家的人生哲学则关注不够。...
< 1 2 3 ... 14 15 1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