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文化交互视野下的明晚期徽州墨图视觉空间结构——以《程氏墨苑》为例
作者: 暂无 来源: 国画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人画家   绘画作品   鹰扬虎视   程氏墨苑   河图   儒藏   视觉空间   程君房   博士论文   平面空间  
描述: 图,分为玄工、舆地、人官、物华、儒藏、缁黄六大类,几乎包括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林丽江女士在她的博士论文中进行众多艺术类别比较之后发现
《(周易禅解)研究》简介
作者: 暂无 来源: 周易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南京大学   周易   简介   出版集团   儒释道   《序言》   博士论文   巴蜀书社  
描述: 谢金良著,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6年12月出版,25万字,328页,《儒释道博士论文丛书》之一。据卿希泰《(儒释道博士论文丛书)缘起》及本书《序言》可知,此书原为谢先生2003年于南京大学所撰博士论文
天人视界下中国思想文化源流的最新探索——刘绪义《天人视界: 先秦诸子发生学研究》序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问题意识   作者   学术文化   哲学史   方法论   发生学研究   先秦诸子   博士论文   诸子思想   先秦时期  
描述: <天人视界:先秦诸子发生学研究>是刘绪义同志的博士论文,我是通过评阅这篇论文而认识其作者的.初读后的印象是:作者有很好的文史功底,对先秦诸子文献相当熟悉,而又没有受到中国古代哲学史、思想史教科书的框
暴虎冯河,吾不与也
作者: 暂无 来源: 发明与创新(综合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原则   学生   事业   导师   孔夫子   风险   错误信息   答辩   博士论文   实现目标  
描述: 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也。”于丹读《论语》红了整个儒文化圈。我禁不住也来读读。随手翻开《论语》,读的就是这段。孔夫子说:那些空手与虎搏斗,赤足想过河的所谓不怕死的人我是都不与他们合作的。合作的人一定是逢事考虑风险,谋划好了再去实现目标的人。 第一次读着这话,感到这是一个管理学原则。做什么事,不能蛮干,不仅自己不能蛮干,而且也不能与蛮干的人合作。我们需要的正是这样,考虑好风险,策划好技术路线再去实现目标。蛮干一次可以成功,蛮干二次,成功概率变小,蛮干三次如果成功,只有世界再轮回一次。因为信息时代,信息传递快,不顾信息的蛮干是会被信息占有者包围的。孔夫子的话,真是精辟,精辟得对每个想干一番事业的人都是灯塔。“临事而惧,好谋而成”不是临事而逃,办事需要考虑风险,面对不是逃跑而是“谋而成”。这是孔子过了“五十而不惑”的认识吧,积累了他五十多年的经验。 第二次读着这话,感到这是一个爱情原则。对于爱你爱到“暴虎冯河”只会冲动的人,大抵也是“不与”得好。第一,不顾一切的爱,可能会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一切就可能来伤害你。第二,一个“暴虎冯河”般爱的人,可能对前一个是这样,前两个是这样,对第三个也是这样。
重提一个基本的方法论原则
作者: 暂无 来源: 高校理论战线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问题意识   “和而不同”   先秦诸子   方法论原则   博士论文   先秦思想   文化观念   中国哲学  
描述: 《天人视界:先秦诸子发生学研究》是刘绪义同志的博士论文,我是通过评阅这篇论文而认识作者的。初读后的印象是:作者有很好的文史功底,对先秦诸子文献相当熟悉,而又没有受到中国古代哲学史、思想史教科书的框囿
研究墨学四十年
作者: 暂无 来源: 学术月刊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苏雪林   滕王阁序   伦理学   理想社会主义   墨子   墨学   郭沫若   博士论文   思想转变   50年代  
描述: (一)从尊儒到崇墨 在中学时代,我读的是孔孟之书,学的是天主之道。我曾经多次跟在孟子后面呐喊过:“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子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的口号。我也曾跟着同学们一起背诵过:“你为什么生在世上?为恭敬天主,救自己灵魂”的要理问答。 在大学时代,也就是1949年,我从武汉到了香港,思想开始转变了。促进我思想转变的,一个是郭沫若先生;一个是梁默嘉神父;还有另一位苏雪林女士,既是文人又是教授。读完了他们的三本专著之后,我开始非
《孔安国学术研究》评介
作者: 暂无 来源: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文献学   辨伪   学术研究   考据方法   孔传   孝经   《孔子家语》   出土文献   汉魏   博士论文  
描述: 西汉时期的孔安国,武帝时经学博士,一代硕儒,其生平与学术事迹主要见载于两汉史乘,但简略零星、屈指可数。其学涉及对《古文尚书》《古文论语》《古文孝经》《孔子家语》诸古籍的训注和撰集等,亦与汉魏孔氏家学关系相当密切,故后人对其学术多有关注,不绝于缕。从20世纪初至今,随着大量地下出土文献的不断涌现,假于新的辨伪理论和考据方法,孔安国学术问题的研究得到一定的推进。但是需要明辨的疑点仍未厘清,特别是在专题研究方面,尚缺全面而系统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