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别莱利曼
作者:   俄罗斯   别莱利曼   谷羽   赵秋长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图书
描述: 《趣味物理学(续编)》这是一本自成一体的书,《趣味物理学》的成功激励,成就了《趣味物理学(续编)》,准确地说。这是另一本同样涉及物理学各方面知识的著作。与其说是介绍一些新知识,不如说是激发读者对已知的物理学简单知识的新奇感。本书的目的是引发读者的科学想象力,培养他们用物理学观点进行思考、广泛应用既有知识的习惯。因此书中把对有效实验的介绍放在次要位置,而把物理学中的一些难题、有趣的课题、有教益的怪题、费解的问题和奇异的物理现象等放在首要位置。总的说来,《趣味物理学(续编)》在取材上比第一本更适合较有基础的读者,内容互补,各种水平的读者可随意先读其中一本。没有第三本《趣味物理学》,不过另编写了《趣味力学》。《趣味物理学》本书主要不是告诉读者新的知识,而是采用极富趣味的叙述方式,帮助读者“彻底弄懂他们已知道的东西”,就是说使他们已经具有的物理学基础知识更加深化,激活这些知识,学会自觉地运用这些知识到生活的各个领域中。书中列举了一系列与物理学有关的形形色色的智力游戏、独出心裁的问题、扣人心弦的故事、妙趣横生的习题、离奇古怪的现象和出人意外的对比。这些都取材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科幻作品最符合本书的宗旨,援引了儒勒·凡尔纳、威尔斯、马克·吐温等人的科幻小说中的若干片断。其中描写的种种以幻想为基础的实验不仅对读者富有吸引力,而且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能够起到相当重要的活生生的例证作用。《趣味代数学》不要把《趣味代数学》看作是一本浅显易懂的代数初级课本。它和这个系列的其他书籍一样,首先不是一本教材,而是一本读物。它的读者应该具备一些代数方面的知识,哪怕是模模糊糊、一知半解也好。这本《趣味代数学》的目的在于纠正、复原、巩固读者支离破碎或掌握得不够扎实的知识,但是最主要的还在于培养读者学习代数的兴趣,激励他们自觉地去填补自己知识的空白。为了使代数学这门课程更富有吸引力,更能激发大家的兴趣,本人使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书中的题目或情趣盎然、引人入胜,或有如在数学历史长河中的旅行,妙趣横生;或是代数在实际生活中奇妙的运用……本套丛书还包括:《趣味力学》、《趣味几何学》……
卷首语:茶之韵
作者: 暂无 来源: 华夏地理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和同事去京都看日本寺庙,行至金阁寺门口,被同事一把拉住,递来一杯飘着小金片儿的凉凉的抹茶水。一口下去,顿觉舒适清冽、神清气爽。不管是不是因为天气太热、凉水解渴,我都对日本的抹茶有了从感官到内心的好感。 客观来说,全球的茶和茶文化都发祥于中国,并非一定要争出个最早就显得体面,知晓茶的起源和发展,能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有史料记载以来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状况。唐人陆羽所著《茶经》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若此说可信,则从公元前两千多年起,中国人就始和茶结缘了。而茶叶真正的勃兴是在唐朝,此时,茶文化的发展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潮,茶成了举国之饮。但是那时候的饮茶方式和现在不同,唐朝人把茶研磨成末,煮而饮之。日本人来中国学习,遂将抹茶之道传回国内,经过千年的发展和演绎,孕育出了自己独特的茶文化,讲求茶禅一体,并遵循“和敬清寂”的精神理念。 与日本至今保留抹茶的习俗不同,中式饮茶习惯几经变化。宋人扬弃唐人抹茶之法,改以点茶为主。元明时期,又从点茶向泡茶过渡。明朝以后,中国茶彻底不用磨末之法,全部泡而饮之了。中国的茶文化也吸收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把诗、画、乐和品茶融为一体。 千百年来,中国茶通过各种路径向世界源源输送,在输出茶叶的同时也输出着与此相关的中国文化。且不说中国的近邻日本和韩国,在17世纪的欧洲,据说王室婚嫁都以陪嫁品中有茶叶和中式茶具为傲,饮茶在欧洲一度被视为身份的象征,连喝剩的茶渣,都经常被仆人拿到市面上去赚点外快。因其在全世界备受追捧,种植茶叶的国家也逐渐多了起来,斯里兰卡、印度、印尼、肯尼亚、日本等国都成了产茶大国,茶叶贸易也空前活跃着。 说来比较有趣的是,中国数千年的饮茶文化经过日本、英国等的本土演绎,摇身一变成了另一种“舶来品”,重新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工作之余来一杯英式下午茶,好友相聚来两盏日式抹茶,已经成为年青一代讲求生活品质的必要元素。这样一种传播和再演绎的过程,其实有点类似我们本期要为大家介绍的黑茶文化:据说茶马交易最早是从绿茶开始的,但因交通工具所限,茶叶要在路上经历数月颠簸,几经淋湿与晒干,这种干、湿互变使茶叶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导致了发酵,产生了品质完全不同于起运时的茶品,因此也有“黑茶成于马背”之说。而黑茶也因其独特的茶香与功效受尽追捧。茶叶的酵变与文化的演绎遂显得惟妙惟肖。 忙碌工作,一日三茶的雅兴固然难得,但繁忙之余,仍可偶尔煮一壶泉水,泡一壶上好的黑茶,听一曲高山流水,细品茶香,回味那些与茶有关的文化交汇与融通。愿本期黑茶史话丰富你茶叶知识的同时,也能助你更加敏锐于生活的回甘。
新书上榜
作者: 暂无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红楼望月 《红楼梦》以一部小说得以成就一门学说。刘心武先生十几年来倾力从秦可卿这一人物着手,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探佚,极尽精微。本书以当年的《秦可卿之死》《红楼三钗之谜》《画梁春尽落香尘》进行修订,融入对康熙朝废太子胤及其儿子弘皙的命运对曹雪芹家族荣辱兴衰的巨大影响等多方面文字,又新增七万字文稿,辑成此书,系刘心武先生至今为止红学研究的集大成之书…… 一支被罗马迷死的铅笔 本书是一本风靡韩国的铅笔旅行绘本。一位年轻帅气的建筑师,为了年少时的旅行梦想,毅然辞掉工作,开始了一段漂泊与自我找寻的浪漫之旅。这本书,就如同一封一封信笺的集合,阅读的每个人都是收信的对象。信纸的那一头,那个先到了异国的人向你娓娓言说那一个你向往中的国家。事无巨细,毫发毕现,让你喜悦着他的喜悦,惊奇着他的惊奇,也感动着他的感动。一段段逗趣的小文章,一幅幅简洁浪漫的铅笔画,记录下了旅途上的一切…… 中国通史 《中国通史》是吕思勉先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成为“孤岛”的时候,为适应当时大学教学的需要而编写的。一经出版,畅销数十年,成为读者了解中国历史的最佳读物。本书不仅对想了解中国历史大事的读者有用,而且对掌握中国历史的各个方面.特别是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以及学术文化等系统的知识都有很大的好处…… 老子他说·续集 本书接续《老子他说》,对《老子》二十七章到八十一章进行了南怀瑾式的独特解读和评说,经史相参,以经注经,将《老子》上、下经的篇章相互对照,以“知人论世”的思想为指导,融汇儒、释、道三家之学,旁征博引,深入浅出,指出《老子》并非仅是权术谋略之书,而是包含深刻的政治道德、政治哲学、军事哲学和历史哲学;以《老子》为基础的道家文化是影响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的首要因素,等等,揭示出老子思想的真正内涵,为读者展示了一个别样的老子——一个真实生动、满怀忧国忧民之念的老人和智者……
“周虽旧邦,其命惟新”
作者: 暂无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了我们某种文化心理和文化态度的变化?对这些文化现象进行反思是否找到我们的文化自觉?在世界文化对话的视野中考察这些文化现象,是否会为我们自己的文化走向提出某种可以接受的“应该”? 真正具有
以“礼”为导向的和谐政治册观——一种对孔子、荀子政治思想的审视
作者: 暂无 来源: 理论月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       和谐  
描述: 本文以《论语》、《中庸》、《荀子》为基本文献考察孔子、荀子的政治思想,认为二者的政治思想中有一个中心范畴,即“礼”,而“礼”在理想层面能够造就一种和谐的政治秩序。但孔子、苟子的达致和谐之法有所不同,前者注重个体修身,后者注重制度规范,但从根本而言,两种路径都是“人治”,即都主张以为政者为原点推动理想政治秩序的实现。 关键词:和谐;政治;礼;仁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0)11-0036-04 在先秦儒家中,孔子、孟子、苟子是重要的代表人物,他们均希望运用自己的学说开创治世。而就各自的政治思想来看,在本文认为,孔子和苟子的思想更为接近,因为他们都比较强调“礼”的作用,而从理想层面来说,“礼”可以在君主、臣属、民众之间框范出一种和谐的政治秩序,只是孔子、苟子所采用的达致和谐政治秩序的方法有所不同。 一、“礼”与和谐政治秩序的形态 礼,“含有广狭义之二义。狭义指礼之仪文形式,广义指一切典章制度。儒家之所重视而阐明者乃广义之礼。”“以类行杂,以一行万”,苟子将“礼”视为统络所有社会阶层、角色及他们的各种行为的基本原则。“故丧祭、朝聘、师旅一也;贵贱、杀生、与夺一也;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一也:农农、士士、工工、商商一也。”尽管对各种角色的规定可能不同,但这只是在“礼”的范围之内的不同。礼作为唯一的行为规范的地位是不容动摇的。 “礼”与“名”密不可分。“名”是一系列的称谓,如“天子”、“诸侯”、“大夫”等,这些“名”暗示着“位”(等级),同时也涉及到义务,但“位”的彰显和义务的确定却是以礼制为范式的。为了彰显“位”,“礼”将各种特定而直观的色彩、方位、次第、服饰、牺牲、乐舞等与之比配起来。它们其实“本来只是一种符号,一种暗示,一种隐喻,并不是事实世界本身,但是,由于人们进入了文明时代以来就一直在这些象征中领略和感受这个世界,所以中国古代思想世界中,象征的意味是极其重要的,一些人相信,这套象征的符号就是事实世界本身”。“礼”通过一系列的仪式和表征将尊卑贵贱的观念刻印在人们心头,使人们认为等级高低就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于是君、臣、民不仅相互间肯认了对方的地位、角色,而且自己也认为自己就应该被推崇重视或是被轻视鄙夷。并且等级间财富分配的不均也被视为一种“应当”。以上所说是“礼”对“位”的确定,而各阶层安于其“位”是和谐政治的前提。但“位”的观念还只是一种静态认同,“礼”还对“名”的义务进行了规定,而这又意味着各阶层间的动态合作。于君而言,“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于臣民而言,“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于臣又有“臣事君以忠”。7以上所说还只是涉及到义务原则,将这些原则付诸于现实的对上对下的关系处理又须输入各种具体的举止、措施,甚至还需要情感、心理的恰当展露。如孔子以身示范,“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君召使摈,色勃如也”。尽管礼的内容纷呈复杂,但其要求可用一句话概之,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而君、臣、民在礼制框架之内各在其位,各事其事却又自觉地在各尽本分的过程中相互配合的状态就是充溢着伦理色彩的和谐政治格局的理想形态。之所以在“配合”之前加上“自觉”,乃是因为这种状态与每一个人发自内心的对自己“义务”的肯认有关。而它的实现有赖于“名”的端正(实质上也就是与“名”相关的“位”以及义务的端正,亦即“礼”的端正),这也就是孔子、苟子=£张正名的原因。但正如下文所要论及的,“礼”既是和谐政治的理想形态,同时也是实现和谐政治格局的手段。 礼为每一个阶层、每一个角色都提供了尊严和存在的意义,君、臣、民都可在这套秩序中,在对上对下的态度中找寻自己的恰当“形象”,而这种集体找寻的过程便是“礼”发挥其统台改造功能以至将各种成分熔铸成一和谐的有机整体的过 二、构造和谐政治秩序的个体修身路径:孔子的“仁”道和谐观 (一)循“礼”行“仁”以致和谐 “仁”是孔子阐发政治思想的基本概念。“仁为‘二’‘人’,‘二“人’为二端,不能各执其‘端’——不能只顾‘自己’(私),还有‘他人’,在‘二端’之间有个‘中心’,每个人都要(应该)把‘自己’(私)放到‘中心’,‘当中’去,是为‘正’,而不是‘偏’(私)。”这里,“仁”被视为一个原则,这个原则要求每一个人都要以一种适当的方式来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而“适当”的确立需要经过两个方面的交互权衡。一是心理方面的,这一方面包括诸种德性。另一个是外在规范方面的,即“礼”。我们可以说,“仁”是人的内在德性的自然且合礼的流露。“子日:‘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这可以说是孔子对“仁”的最完满的阐释。只是很多时候“仁”都被简约为它心理方面的称谓。 如文章第一部分所说,和谐政治格局的理想形态,包括安“位”与尽“义务”两个方面。这两方面的合体便是“礼”。“礼”的这两方面要求在现实中都能或多或少,或清晰或模糊地体验到,因为“礼”本身就是扎根于现实并在人力的角逐博弈及人力对自然力的反应调控中发生并逐渐扩充成长起来的历史资源。它普通、平实,但要很好地循“礼”而为却也并非易事。当然其中最困难的是恰当地尽“义务”。而“仁”道则是可行的循“礼”之法。通过履行“仁”道,人以“礼”为根本导向,并以内在德性与之交比权衡,以此确定自己在与他人交往时的恰当举止,从而做到对礼制规范的自然、真切的秉持,同时也使礼制规范获得灵活而又富有人性色彩的处理。这样,人不仅端正了“位”,尽到了“义务”,在相互的搭配合作中实现了和谐政治,同时也使这一政治形态充溢著温暖的人性柔情。而行“仁”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个体启动能动性以礼义修身,从而将自己变化成—个自觉的举止有度的践履义务的人的过程。 很明显,和谐政治格局作为一种整体状态,它需要上下各阶层人士相互之间履行义务,所以每个人都需要践履“仁”道。但在孔子看来,推行仁道,促成和谐政治格局的关键人物是为政者。为政者作为在上位者,作为群体中能“感觉”到的人物,其言行举止对在下位者具有一种自然的示范效应,他的“正”与不“正”能影响到全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只要君主以严格的道德自律和卓越的道德修养垂范世人,那么各阶层人士便会以之为楷模践行“仁”道,从而以相互间的义务履行为契机而使彼此紧密而和谐地联结为一等差有序、错落有致的整体。 孔子对为政者践履“仁”道的意义非常夸大,“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他对一般的个体修身也推崇备至,如他称赞弟子颜回,“闲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闲哉,回也!”怛他也注意到政治上的和谐状态离不开对民众物质欲求的满足。他谈到过既富而教,同时认为“养民也惠”是“君子之道”的一端。而这与他对民众心态的了解有关,“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怀德,小人怀土”他显然更强调民众对“仁”道的践行,而这又能淡化对欲求的关注。孔子还提到过“刑政”,但这也不是他强调的重点。 孔子实际上展示了两条达至和谐政治格局的主要路径,一条是每个个体行“仁”正“名”,即通过每个个体的共同努力来达致整体和谐,另一条是君主通过个人修身来感格在下位者,即通过上之“正”来对下之“正”进行引领及强化。同时为了使和谐状态有其现实保障,孔子在这两条路径之外又补充了“养民”和“刑政”。总体看来,孔子的仁道和谐观比较倾向于个体的道德自律。并且对于君主而言,他只需要注意自修,那么这种修身的努力便会形成~种自然的自上而下的感格力量,从而促使每一阶层的人都注意正“名”,以至于君主可以在无须对臣民作更多控制的情况下便能平治天下。 (二)由“中”、“诚”对孔子仁道和谐观的延伸审视 孔子所谓仁道的极致便是“中”道。“中”是《中庸>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天地万物的根本,“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这个“根本”亦即每个事物作为“它自己”所应在的那个“位置”。程颐说“不偏之谓中”,意指无“过”也无“不及”即为“中”,这可以说是对“中”的最恰当解释。而一旦每个事物安顿于各自的位置,那么便会显现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和谐状态。对于人来说,“中”指的是人之所以为人所应在的那一个不偏不倚的“位置”。但是这一位置的寻找却不能脱离群体,它必须在人际关系网中确定,即要在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处理中找准一个无“过”也无“不及”的“中心”,而这个中心也便是你之作为“人”所处的位置。但“中”还只是人之成人时的抽象说明,而“仁”则包蕴了如何成“人”的丰富而庞杂的现实内容。经由仁道达到“中”的状态不是一蹴而
卷首语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方企业文化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文/王汉华 孔孟以来,大儒风范与商业精神的结合一直是中国商人追求的至高境界。儒家的“经世致用”哲学在经济领域的成功运用,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儒商文化。在儒商的文化传承里,因为地缘的不同,天南地北派生出不同的支脉,晋商和徽商是最大的两支商脉。 本期杂志的封面文章,我们推出了新徽商的专辑,让读者从中管窥百年流变中的徽商新韵。 徽商俗称“徽帮”,是旧徽州府籍的商人或商人集团的总称。徽商是明代中叶至清道光年间中国最具实力和影响的一支商帮,曾创造了雄踞华夏商界三百年之久的辉煌。从源流来讲,徽商所涵盖的地域,不仅包括安徽省,还包括江苏、浙江这一带,徽商文化的辐射影响,更辽阔到整个中国的东半部分版图,渗透于江南商旅人士的内在气质。 徽商素有“徽骆驼”之称。之所以得此雅号,徽州方言中“老大”日le to(屯溪音),极类“骆驼”,再加上徽商普遍有一种吃苦耐劳、精打细算、克勤克俭的传统,所以因此得名徽骆驼。 徽商自成一脉,但是仍隶属于中国传统儒商的一部分。儒与商的结合,使得儒家精神中的“重礼义”与商业利益之间有了血脉联系,使得商业利益之上有义理的约束,有道德的光环。 徽商为何能在天南地北落地生根,在张弛万变、风云诡谲的商海中站稳商埠,立于不败之地?其核心就在于“诚信为本”的商业理念,讲道义、重诚信,主张诚信为本,坚守以义取利,是徽商一以贯之的儒商品格,也使其获得了良好的市场信誉。将诚信作为经商从贾的道德规范,正是徽商获得成功的要诀所在。 中国经历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过程,在市场发轫之初,所谓“暴发户”们确实在中国私有经济领域里的资本份额占有很大比重。商界缺乏文化底蕴和商业操守一直为社会各界所诟病,不少商界人士很早就意识到了自身的弱点,那就是文化的缺陷。如何整体性提升中国商界人士的人文精神?无非就是两个最主要的路径,一个是向外,向西方先进的发达国家吸取商业管理模式和商业理念;另外一个就是向内,向自身的历史追溯,深入挖掘自身历史传统中可以进行创造性转化的商业精神。 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所有割断历史的举动都是自毁长城。和自己的历史进行对接,传承自己的文化血脉,比外来文化更容易吸收和借鉴,更容易奠定我们商界文化的历史厚度。西方商业精神的源流在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而中国这一新兴的商业大国,新儒伦理与市场经济精神也具有天然的融合性与历史的传承性。如果我们能够进一步激活中国传统的商业精神,使得我们能够更丰沛地得到传统经典文化的滋养,或许我们能够构建一种独特的具有东方气质的商业文化。
中卫·最强搭档
作者: 暂无 来源: 足球周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人们通常评价巴西队的方式,桑巴军团的中卫组合都被低估或忽视了o 自从巴西人第1次夺得世界杯以来,中卫就很少成为报纸的头条,几乎是球队中最不受关注的球员,就好像他们生来就得被掩盖在其他队友的阴影
叶嘉莹 大力提倡中华吟诵
作者: 暂无 来源: 人力资源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叶嘉莹先生常说:“我首先是老师,其次是研究者,最后才是诗人。”如果就投入的精力而言确实如此,但先生在本质上先是诗人,完全是为诗而生;从人生修养来说,先生则是纯粹的儒者。 诗以养生 吟以救弊 叶先生如今已经86岁高龄,但依然身体健康、精神矍铄。尤其讲课的时候,那种神采飞扬令很多年轻人都自愧不如。很多人都好奇:叶先生是怎么养生的?先生曾笑答:我是以诗词来养生的,因为诗词可以使“人心不死”。可以说,正是这份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挚感情、对中国古典诗词的无比热爱,让先生永葆生命活力。 先生是研究与创作兼能的学者。诗心早慧,叶先生读大学期间所作的诗词曲就得到顾随先生的高度称誉;《迦陵诗词稿》也早已流传海内外。近来先生更不刻意为诗,但有时兴之所至而随口吟成短句,也深可玩味。正是“莲花开后真无色,合在诸天最上层”,超越文字的形迹,深合自然无碍之境界。 吟诵是先生致力倡导的一项文化事业。中国诗词“兴发感动”的作用自来就与吟诵的传统有密切关系。可是如今这个传统已近断绝,为此先生多次在各种场合呼吁重视吟诵,更着意搜集一些老先生的吟诵录音,同时大力支持各地有关活动。而她本人也非常乐于为大家作现场吟诵示范,那种余音绕梁之美足令听众耳目一新。如今这一倡议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中华吟诵”正在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正有叶先生和其他老辈学人“导夫先路”之功。 文字既立 学术乃传 作为一位享誉海内外的学者,叶先生至今仍在学术前沿探索,不断发表新的论文,其学术生命之常青令人惊叹。作为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在温哥华,先生几乎每天都亲自驾车到所在大学图书馆查阅资料或写作,中午就在图书馆吃自制的三明治。更令人惊讶的是,先生现在还经常工作到凌晨两点!或者有人把这理解为对学术的执著,但先生却自言从未立志要做知名学者。研读诗词以前是支持先生走过忧患的一种力量,现在则已内化为先生的一种本能。 熟悉的人都知道,先生本质上是纯粹的儒者。她曾多次说到《论语》对她一生的深刻影响,无论怎样经历坎坷,内心都有一种“足乎己无待于外”的强大持守力量;观其为弘扬中国古典文化所作的种种努力,更可见其“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信念;而先生近年提出的“弱德之美”,更是其学术与人生的完美统一。另一方面,叶先生日常生活又极为简单,无欲无求、随缘自在,也是先生身心俱泰的原因之一。 有人问叶先生:“孔子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您现在快九十了,那该是一种什么境界?”先生微笑答道:“庄子说过,‘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我是希望如此的。”本乎儒而参乎释道,叶先生正攀人生之最高境界。 (汪梦川)
徐德凝:专业修复“古建筑 ”涵养修复“心灵 ”
作者: 暂无 来源: 现代企业教育·卓越管理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扬光大! 了解徐德凝,不仅仅是源于他的古建筑园林,更多源于他的诗集,源于他仁厚的品德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再次见到徐德凝先生时,他正为“七一“前在大连大学举办的《红诗辽宁——徐德凝诗歌朗诵》做着准备
东汉士人之出仕观念分析
作者: 暂无 来源: 辅大中研所学刊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士人以「出仕」为目标,儒家更视「出仕」为士人改善社会、实现理想的方法。孔子认为君臣之伦是士君子应尽的义务之一,而其目的则在行道,故云:「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线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孟于则以出仕为士人的本务,出仕对士人更有其积极的意义,故曰:「士之失位,犹诸侯之失国家也」、「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孟子》‧滕文公下)。故「出仕」实为士人实现生命理想的价值所在。汉自武帝尊儒,儒家思想成为学术主流,故两汉士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而儒家以「道」自任之出仕观,虽然一直是两汉士人遵行的传统,但自秦始皇统一天下,建立一套以皇帝为首之官僚体制系统,造成士人出仕对象单一化,从此士人再无「择君而仕」的条件。汉承秦制,国家权力集於夭于一身,专制统治更形强化,皇帝之支配力无远弗届,就广义的君臣关系而言一,士人亦无「隐」的处所。在这种条件影响之下,两汉士人虽仍以出仕为实现理想之手段,然此时士人之出仕已由以「道」为依归,渐渐转化为以「禄刺」为出仕之目的。东汉之政治体制,大体上因袭西汉传统,对儒家经术的提倡亦不遗余力,同时重视士人对国家政治的贡献,透过选举的本法「以禄利来劝诱士人。因此,东汉士人一方面秉持儒家出仕行道的理想,一方面纷纷藉儒家经术投身仕宜,从而使士人出仕的风气带有「禄利」的色彩。再者,因西汉末王莽的装纸,一部分士人竟毫无廉耻,歌功颂德以求容媚。光武为矫正此一风前,故特别表彰气节,形成一股崇尚名节的风气,影响所及,东汉士人在出仕前後亦多有重视「名节」的观念。所以,「禄利」与「名节」当为东汉士人在出仕观念上比较突出的地方。本文主要分成三个部分,首先论东汉士人在政府政策的主导下,藉儒术投身仕宜,而使儒家原本以道为目标之出仕观,带布以「禄利」为目的之色彩;其次论东汉士人崇尚「名节」的出仕观念。最後,由於两汉系以选举为取士的主要方法,士人欲仕亦大多循此一途径,选举不实成为东汉士人出仕的最大障碍,而东汉後期君主的无道,使东汉士人在出仕的道路上面临更大的困难。因此,在理想与现实的冲击下,仕或不仕成为东汉士人难以抉择的考量。然而出仕行道毕竟为士人实现自我的主要方法,东汉士人在仕或不仕两难的困境中,如何化解其间的卫笑,唯有赖其自身的智慧与勇气。大体而言,东汉士人因崇尚「名节」,故多能秉承儒家「杀身以成仁」的传统,不顾个人生死安危,挺身与恶势力相抗,而这也是东汉士风的特色之一。
< 1 2 3 ... 2216 2217 2218 221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