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领悟传统崇尚自然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人合一   学说   书法   造型特征   笔墨结构   中国画   崇尚自然   绘画   传统哲学   精神境界  
描述: 中国画独特的“笔墨结构”造型特征,其意象性与西方写实性绘画截然不同。中国画顺应了传统哲学——儒、道、佛、禅、易各家的学说理念,阐释了“顺乎自然”、“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因此,“笔墨”具备了纯粹地、高品位的精神性内涵。“笔墨”是画家情感表现和意象思维方式的载体,亦即中国写意性绘画的核心。
儒家色彩观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事后素”   孔子   “度”   “礼”   “仁”   绘画理念   儒家   色彩观  
描述: 据《韩非子》记载,战国以降,儒分为八,孔子的门徒散入列国,聚众讲学。虽然他们都称自己是在传扬孔子的思想,但这"八儒"在学理旨趣上已有了很大的不同,他们都在各自的向度上发展或改造着孔子的思想。其后出现的两汉儒学、宋明理学、消代经学等都对孔子学说作了不同程度、不同角度的发
美术与通识教育:关于通识教育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君子不器”   孔子   读书人   “博学”   《论语》   美术   儒家   通识教育  
描述: ”.《论语·为政篇》还说:“君子不器”,即是说,君子不能像器皿一样,只有一个用途.也就是说,君子的知识不能狭窄,更不能单一.后来儒家公识“一事之不知,儒家之耻”.即是说,一个受教育的人,应该什么都知道.一件事、一个道理都不知道,就是读书人的耻辱.所以,中国在2500年前即注重“通识教育”.
“笔墨”与“创造”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随机应变   发展机制   中国传统   笔墨形态   笔墨结构   中国画   创作过程   中国绘画   作品   创造  
描述: 中国画有着自己的发展机制,其意象造型观与西方写实造型观是截然不同的。这要追溯到中国传统哲学理念:"道"、"儒"、"佛"、"禅"诸家学说以及"易经"所阐释的顺乎自然、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正是这些经典学说
论中国画艺术中的“虚”“空”之美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论   画家   中国传统美学   “虚”   画艺术   “空”   中国   “道”  
描述: 中国画论中的无画处皆成妙境,无画处指的就是画面中空白和虚化的地方,也是欣赏中国画时值得用心把握和体验的地方,我们将其称为虚、空。虚、空尤其受到中国画家的推崇,并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美学的丰厚土壤中,在儒、道、佛三家学说中都有所体现,并且彼此互相渗透、直至今天的仍在延续。
汉末魏晋六朝书法艺术嬗变的哲学考察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魏晋时期   考察   内在精神   书法艺术   书法美学思想   汉魏六朝   哲学   书论   魏晋六朝   汉末  
描述: "儒"、"道"、"释",是在中国传统领域占主要地位的哲学思想.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其风格的嬗变也必然受时代哲学的影响.从书法风格来看,西汉以来,隶书在"独尊儒术"的儒家思想保护下得到极好的发展,并最终
关于通识教育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黄宾虹   文人画家   色彩美   专业画家   “通识教育”   竹石图   以文   君子不器   李唐   顾绛  
描述: ”。《论语·为政篇》还说:“君子不器”,即是说,君子不能像器皿一样,只有一个用途。也就是说,君子的知识不能狭窄,更不能单一。后来儒家公识“一事之不知,儒家之耻”。即是说,一个受教育的人,应该什么都知道。一件事、一个道理都不知道,就是读书人的耻辱。所以,中国在2500年前即注重“通识教育”。
美术批评与社会文化批判——西方现当代美术批评的一种倾向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前卫艺术   大众文化   美术批评   当代资本主义   格林伯格   后现代   资本主义文化   晚期资本主义   法兰克福学派   社会文化批判  
描述: 我们对当代中国美术现象的感悟,从而导致“失语的焦虑”。儒、禅、道三种哲学思想与元代绘画的关系如何?韩琦、侯星海研究认为:儒家是入世哲学,主张上层建筑不能与统治阶级对抗,解决了元人的绘画形式:禅家是出世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