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李时珍创新思想的探讨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医药学刊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时珍  
描述: 。时至今日,对我们研究中医药学仍有许多启示。1 热爱是基础,有献身精神 李时珍出生于中医世家,祖辈即精通医道,名闻乡里。从小自然受到济世救人的熏陶,加之其青年时代举业不第,三次落榜,因劳成疾,几治不起
科技发展与思想政治工作(下)
作者: 暂无 来源: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文明   科技工作者   科学文化素质   反马克思主义思潮   党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   迷信思想   思想政治工作者   现代科技发展   现代科技知识  
描述: 现代科技发展不仅给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也给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更高的要求:第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利用,儒要依靠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来提供精神动力和引导
安世以道易天下 文敏飞动自纵横——《孟子》《韩非子》论辩艺术比较
作者: 暂无 来源: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孟子》   外向型   《韩非子》   向心型  
描述: 自我精神高度,辩说过程呈现一种向心式回归过程,其论辩艺术依托自己强有力的完善的儒家理论体系,将论辩焦点归结到自设前提上来驳倒对方,“理懿而辞雅”。韩非则秉从功用,论辩艺术呈外向型特征,即将论辩的问题
笑谈“斗”
作者: 暂无 来源: 唯实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为人生   科技发明   阶级斗争   东周列国志   笑谈   贾似道   创造精神   生死攸关   法西斯   慈悲为怀  
描述: “天然合理”,“有创造精神”,要比一项科技发明更得掌声,因而陈景润只能悄悄地在扫厕所的时候演算他的“猜想”,注定了他被斗的命运.
试论淮阴乡土文化对周恩来的影响*1
作者: 暂无 来源: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淮阴.士子.诗教.汪廷珍.万青选   周恩来  
描述: 浮费奢华,与他从小身受其害关系至深;淮阴士子倾向和投身革命的大趋势,则对少年周恩来投身革命起到政治上的启蒙作用。属“积淀”方面的:淮阴士子对客籍人士兼容并包、平等相待,充满儒侠精神;淮阴居南北之冲
一片“援释归儒”的苦心——试论韩愈排佛与喜颠
作者: 暂无 来源: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颠   佛释   儒术   韩愈   潮州  
描述: ,这是他在逆境中寻求精神慰藉和借机鸣志的一种途径。韩愈虽同佛教势不两立,但他从不厌恶僧人,他对与他往来的和尚,都表示出要以儒改佛的决心;韩愈赠衣予大颠,赠的是儒衣,而不是僧服,其“人其人”之意由此正可一目了然。
弘扬中国文化的使者——记旅居新加坡华人医师、武术家郑之奎先生
作者: 暂无 来源: 统一论坛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传统医学   科学思维方法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   医学文化   导引术   黄帝内经   武功医学   医师   新加坡华人  
描述: 在中国传统文化医、儒、武、道、佛以及其他各种具体技艺中,存在着大量的科学思维方法,它们为中华民族创造了高度辉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旅居新加坡的华人医师、武术家郑之奎先生正是怀着将中国传统
谭嗣同殉难的文化心态解析
作者: 暂无 来源: 贵州文史丛刊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慈悲心   封建士大夫   梁启超   戊戌变法   《仁学》   文化心态   因果报应说   大刀王五   谭嗣同   侠义精神  
描述: 儒学等文化思想资源。谭氏择死的行为本身就是儒学思想的最高总结与实践。儒家“杀身成仁”,以及崇尚传统侠义精神,成为谭嗣同坐而等死的重要动机。(一)“杀身成仁”的思想,使谭嗣同最终走上了“舍生取义”道路
杂病治验举隅
作者: 暂无 来源: 湖北中医杂志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从事日常工作   舌苔黄腻   中医辨证   白附子   珍珠母   杂病治验   羚羊角   举隅   天竺黄   肌肉痉挛  
描述: 眼睑肌肉痉挛案患者徐某,男,47岁。诉右眼外侧肌肉抽搐年。伴太阳穴处胀痛,初起为间断蠕动,逐渐加重至频发抽搐痉挛,近日益甚。现目不能凝望,难以从事日常工作,颇感苦恼。曾用西药罔效,继服中药治疗
盆景的自然美与艺术美
作者: 暂无 来源: 花木盆景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盆景   自然美   艺术美  
描述: 。这一观念通过儒家思想,尤其是两晋以后道家精神的传播,渐次深入人心,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无论是"道法自然"或"师法造化"都是这一宇宙观在审美意识上的最高概括。正因为有了这一合天合地合人合道的宗旨,才产生出中华民族如此光辉灿烂的古老文化。
< 1 2 3 ... 5 6 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