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探究孔子哲学之“直”
作者: 田贺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实现   本真情感  
描述: 行为中出现偏失,“直”就会产生负面效应并失去本来的意义,因此孔子极其重视实践层面的“”,希望人通过不断地自我提升,实
汉画像与历史故事研究——以《孔子问》《荆柯刺秦王》为中心
作者: 史培争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汉画像   孔子问学   荆轲刺秦王   历史故事  
描述: 上世纪二十年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提出了以“地下之新材料”与古文献记载相印证以考证古代文史的“二重证据法”。与之相应,考古新资料成为文史研究的重要突破口。因此,上世纪续出土的简帛文献、图像资料(如画
叶适的理学观念与文学思想
作者: 郑慧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德艺兼成   中和之美   道统论   永嘉四灵   叶适  
描述: 叶适是永嘉学派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薛季宣、陈傅良等人的思想,将未成形的永嘉之学发展成为一个令朱熹都感到忧虑的思想体系。叶适不但在学术思想上发扬了永嘉学派,而且积极参与文学创作与文学活动,获得了“集本朝文之大成者”的美誉。叶适可谓兼具了政治家、学者和文人三重身份的一代大师,他的思想也是兼容并蓄的一个复杂有机体,不同的思想在叶适的体系中相互碰撞、融合。本文以叶适的学术思想与文学思想之间的关系为主要研究论题,首先,分析了叶适对理学家继承儒家之道的正统的问题提出的质疑,指出叶适以“推见孔氏之学以上接圣贤之统”为目的,批评了理学家的“道统”论。在此基础上,叶适继承了儒家道统的治道思想,奠定了注重经世致用的学术基础。叶适以永嘉学派的学者身份参与到了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活动中,对文道关系问题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形成了“合周程欧苏之裂”的文道观,并且在文学实践中形成了为文有益教治的文学思想和“为文不能关教事,虽工无益”的作文原则。其次,论述了叶适与道学、心学的辩论过程中提出的唯物主义的观点,这些观点是永嘉事功思想形成的基础。他认为道存在于现实的物中,以辩证的发展观认识世界,并以辩证发展的观点进行文学批评活动,针对理学家的“尊古”诗论,提出了“尊古不陋今”的发展文学观。他的发展文学观突出表现在对南宋后期“永嘉四灵”的提携和奖掖方面。再次,探究了叶适道德与功利统一的思想所折射出的“德艺兼成”的文学批评观。叶适的学术思想以道及道统的探寻为理论出发,在人的生活和实践过程中不断向外寻找,同时,外部世界是人内在德性的体现,外部世界与人的内在德性需要和谐统一,人的内在德性需要与社会功利生活相结合,也就是叶适所宣扬的道德与功利的统一。道德与功利的统一,反映在文学批评中,就是既要兼顾内在道德的提高,又要兼顾外在艺术的表现,“德艺兼成”是叶适的文学批评观。在这一文艺观的指导下,叶适形成了崇律体、倡唐诗的诗学取向。最后,阐释了叶适的“中和”思想特征与平淡的文学创作追求。叶适思想的“中和”特征影响了他的审美追求,他追寻着我国传统社会最高审美标准的“中和之美”,表现在他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中对“温柔敦厚”诗教思想的充分认同。“中和”的精神内涵十分丰富,平淡而自然的审美追求是“中和”之美的具体表现。叶适作为南宋时期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他的思想是一个巨大的宝库。研究他的学术思想与文学思想不仅可以为传统思想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也为文学批评研究拓展了新的领域。在深厚的文化背景下,多元化、立体化的考察一位人物的学术思想与文学思想,是跨领域、跨学科研究日益发展的学术背景下的一个可行之举。
儒学与“天”张力中的徐光启
作者: 李春燕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力   徐光启   天学   传教士   儒学  
描述: 徐光启(1562一1633年)是明末著名学者,集大臣、科学家、思想家和天主教徒于一身。他是我国历史上有重大成就的科学家之一,又是我国近代科学的先驱,许多科学技术的引入和学科的建立,均应归功于他。他这些在科技方面作出的卓越贡献早已为人熟知。他还是一位关注现实、励精图治的政治家,为巩固明帝国而改革朝政,为改变学风而引进西学,以此作为富国强兵之术。然而,徐光启人生之重大转折发生在他与西学有了实质性接触之后。经过十几年的观察、体验,他最终选择了一个外来信仰,接受了洗礼,成为一名天主教徒。史学界认为他是天主教在中国
对韩汉语教学中的情感障碍问题研究:以江原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学为例
作者: 王雨薇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情感策略   对外汉语教学   情感障碍  
描述: 韩国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学正在蓬勃发展,孔子学院正在成为汉语培训的可靠机构,同时也是中韩文化交流的平台和窗口。但是可能很多孔子学院都面临一个学生流失的问题,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焦虑、没信心、畏难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影响了汉语学习的效果,又没有得到有效的宣泄,因此放松或放弃了学习。本文试从汉语学习的情感因素出发,结合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舒曼的文化合流理论、韦纳的归因理论和Oxford有关情感策略的理论,通过调查、访谈等发现汉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障碍,分析情感障碍的原因,提出一些低情感障
谈孟子对儒学的贡献
作者: 陈红太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描述: 本质。孟子人性善的揭示。一方面把儒家的社会追德建构在人类的基础之上;一方面为孔子人格自我修炼所依据的德性自觉找到了客观的根据,从而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严谨,通体园融。二、在孔子人学的现实化方面,孟子
孔子教育思想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
作者: 方立娜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启示   孔子   教育思想  
描述: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孔子在四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经验,对中国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包括孔子学而不厌的好学精神,诲人不倦的治学态度,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有教无类的教学方针等,这些方面都在不断地启迪着后人。在语文教学观念不断更新的紧迫形势下,深入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从中汲取教学经验。结合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现状,总结其对语文教育有意义的启示,能更好地促进中学语文教育的发展。本论文首先以中学语文教学的视角阐述了孔子教育思想的产生及其核心内涵。然后从三个不同层面具体探讨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分别是
江户时代日本儒学研究
作者: 王中田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日本史   日本儒学   江户时代  
描述: 本文试以江户时代日本儒学的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并与中国儒学相比较、深入、细致地考察、分析、研究日本儒学各流派的内容,儒学和武士、町人的关系,儒学和国学的矛盾论争,洋对儒学的冲击,加深了解和把握儒学和日本文化的关系,丰富、拓宽日本文化的研究领域,达到历史深度与总体认识相结... >> 详细
在非目的语环境下创设“目的语环境”之策略研究——以韩国东亚大学孔子学院为例
作者: 朱晓敏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目的语环境   汉语教学   非目的语环境   孔子学院  
描述: 目的语环境是最有利于学习者掌握一门外语的,但受客观条件影响,并不是所有的学习者都能够身处目的语环境学习语言,而且由于中国在国际上影响力的提升,在海外学习汉语的人数与日俱增,可是海外汉语教学的效果却并不令人满意。由此,在海外从事汉语教学的志愿者都纷纷利用各种策略来改善非目的语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这部分研究大多以课堂内的教学设计为主,对学习环境以及课后的汉语学习涉略较少,而本论文以东亚大学孔子学院的实际教学为例,借助海外课堂,将创设“目的语环境”的策略进行实践,策略不仅包括课堂教学设计,而且涉及了教学环境的布置
海外孔子学院的教材研究
作者: 刘莉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海外孔子学院   对外汉语教材   编写特点   改进策略  
描述: 为了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了解,发展中国与各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从2004年底开始,我国在借鉴各国推广本民族语言文化经验的基础上,采取中外合作办学方式,在海外设立汉语推广机构“孔子学院”。孔子学院本着相互尊重、友好协商、平等互利的原则,在海外开展汉语教学和中外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随着推广工作的不断进行,海外孔子学院作为海外汉语推广的主要机构,其汉语教学效果问题受到了很大的重视。本文在对孔子学院以及其汉语推广工作和所使用的汉语教材进行介绍的基础上,总结了孔子学院的汉语教材的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