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鲁迅与废名
作者: 暂无 来源: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废名   交往   鲁迅   交恶  
描述: 废名和鲁迅从开始交往到逐渐疏远、交恶,二人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废名是在鲁迅的影响下从事乡土文学创作的,但由于两人不同的审美趋向,一开始就表现出迥异相反的艺术追求.鲁迅和废名都受到了中外文
鲁迅的“父道”
作者: 暂无 来源: 寻根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鲁迅   确切     “孝道”  
描述: 荀子在论"孝道"时,用"子道"二字做了标题,我以为是非常确切的。不仅对于他所论的"孝道",即使对于自孔子以来的整个儒家——不论是纯儒、俗儒、陋儒——之"孝道",也是相当确切的。因为在家庭关系中,或在父子关系中,这主要是对于"子"的规范,主要是
鲁迅论章太炎的倒退
作者: 暂无 来源: 贵州社会科学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民族民主革命   人民群众   倒退   鲁迅   主要原因   革命斗争   民众   章太炎   辛亥革命  
描述: 章太炎是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在学术上又是卓有成就的学者,鲁迅称他是“有学问的革命家”。他晚年从一个革命前驱倒退成为“身衣学术的华衮,粹然成为儒宗”,这是什么原因呢?鲁迅在《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一文
鲁迅书法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周作人   游于艺   沈尹默   书法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   私塾教育   人生追求   郭沫若   重要内容  
描述: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第七》)鲁迅(1881~1936年)是批判伪儒的伟大勇士,然而他自己的一生,却又最契合着孔老夫子用以抒发人生追求的这句名言,并在其中每一方面都有不俗
鲁迅与“祭孔”
作者: 陈明远   来源: 世界博览(看中国)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文化运动   中华民国   教育部   鲁迅   孔子   元明清   祭孔   孔夫子   中央政府   典礼  
描述: 从元明清三朝到民国初,中央政府每年都在北京的孔庙举办"祭孔"典礼。在人们的印象中,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曾是反封建和批孔的主将,而作为中华民国教育部佥事的鲁迅,先后有12年曾参与操办"祭孔"活动。这罕为人知的事实,应该能够说明很多问题。
鲁迅一百句
作者: 暂无 来源: 书城杂志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启蒙   鲁学   鲁迅   校理   解读   中间物   修辞   文辞   文字   义疏  
描述: 由章句,文辞入手解读鲁迅原著,颇有古人义疏、校理之风,可是这里又完全不似老儒解经那般饤饾拘泥。着眼于鲁迅煮字炼句乃至如何叙事状物,是一个直指世道人心的大题目,是启悟之门而非鲁学公案。鲁迅既以文
鲁迅与近代改良主义文学
作者: 暂无 来源: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关系   近代改良主义文学   鲁迅  
描述: 本文以鲁迅对近代改良主义文学的评价为线索,梳理鲁迅在文学观念和艺术创作方面对近代改良主义文学的继承和批判。我们发现,鲁迅在重视文学的社会功用,揭露现实社会的弊端,以改造国民性为中心的文艺观念和借鉴外域文化方面,深受近代改良主义文学的影响。同时鲁迅对改良主义文学的崇儒复古非常失望,给予了中肯的批判。
章太炎的思想学术与鲁迅《故事新编》的写作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诸子观   《故事新编》   鲁迅   章太炎  
描述: 鲁迅与章太炎的直接接触,时间非常短暂,鲁迅自章氏那里获得的影响,体现在文章形式、现实关切与诸子观三个方面。本文以鲁迅1922年至1935年写作的《故事新编》集为中心,对照章太炎的诸子学说,理清《故事
“化俗”之超克——鲁迅《起死》的叙事渊源与主旨辨析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杂剧《逍遥游》   鲁迅   “叹骷髅”叙事   “化俗”  
描述: 鲁迅《起死》的叙事渊源可以追溯到以王应遴杂剧《逍遥游》为代表的“庄子叹骷髅”叙事。王应遴一方面不满浊世,利用庄子思想来“化俗”;另一方面不满“叹骷髅道情”所体现的道教“诱人入道”之世俗性一面,于是将
打倒“孔家店”的“摩登圣人”:鲁迅对孔子和儒家的复杂态度
作者: 暂无 来源: 汉语言文学研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鲁迅   孔子   儒家  
描述: 鲁迅是以打倒“孔家店”为旗帜的“五四”新文化运动领袖,但又被誉为“现代中国的圣人”。鲁迅对孔子和儒家有批评也有赞誉,他的思想继承了儒家关心国家人民的情怀和处事“诚”的态度。通过分析鲁迅对《二十四孝图
< 1 2 ... 28 29 3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