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鲁迅对孔子和传统文化都有褒有贬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社会   社会科学   炮弹   孔子   鲁迅   救世   五四新文化运动   正确认识   传统文化   破坏力  
描述: 张国光在《湖北社会科学》(91年9月)发表《正确认识鲁迅对孔子与传统文化的褒与贬问题》,指出鲁迅对孔子这个封建社会圣人的偶像发射过破坏力很强的一发发炮弹,但细读《全集》,他正面或侧面肯定、赞扬孔子和传统文化的文章和语录也不少。他指出:孔子的“祖述尧舜”是“欲以救世弊”又称“儒、
鲁迅·孔子·官本位:重读《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作者: 暂无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尊孔   中国传统文化   文章   鲁迅   孔子   批判   孔夫子   现代中国   儒家学说   官本位  
描述: 鲁迅批判“尊孔,崇儒,专经,复古”的文章很多。就其杂文而言,比较集中地涉及这方面的内容的就有《十四年的“读经”》等10多篇。在中国现代文化界,对于儒家思想认识之深刻,批判之尖锐,恐怕莫过于鲁迅
鲁迅与中国侠文化的改造——兼谈《故事新编》中的三篇小说
作者: 暂无 来源: 鲁迅研究月刊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文化运动   《故事新编》   文化传统   鲁迅   国民性   春秋时代   韩非   侠文化   对立面   现实借鉴  
描述: 春秋时代,儒墨并称显学,其后韩非以儒侠对举,在中国历史上,墨、侠及其文化传统作为儒的对立面之一,植根人心,形成国民性中的“侠性”心态,到近现代愈益复杂。作为新文化运动的组成部分,鲁迅对侠文化传统作了深刻的改造,至今犹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儒、道、墨与作家:鲁迅与郭沫若的思想比较
作者: 尾上兼英   王家圣   来源: 郭沫若研究(第十辑)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一在近代语体小说中有过这样的记述。有一位同翰林学士苏东坡成了莫逆之交的科举考生。某日,像发狂似地想一瞻天子的圣姿。在圣驾临幸时,按苏东坡的指点混进寺僧中去,不料引起了天子的注意,甚至赐与了法名,事与愿违地当了和尚。不久他虽然成了名僧,说书人却把此事评述为"出儒人墨"——背离儒家而入门墨家(《醒世恒言》第12卷)。这意味着从正统的出家的光明大道步入异端之路(这里指佛门而言),并从视"墨"为邪路
儒、道、墨与作家——鲁迅与郭沫若的思想比较
作者: 尾上兼英   王家圣   来源: 郭沫若史学研究学术讨论会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一在近代语体小说中有过这样的记述。有一位同翰林学士苏东坡成了莫逆之交的科举考生。某日,像发狂似地想一瞻天子的圣姿。在圣驾临幸时,按苏东坡的指点混进寺僧中去,不料引起了天子的注意,甚至赐与了法名,
“内圣外王”的出世入世两面性:儒佛道互补之原因
作者: 暂无 来源: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佛道   文人学士   内圣外王   佛教   中国化   互补   三教   传统知识分子   内在超越   出世入世  
描述: 中国历史上,儒佛(道)互补,特别是传统知识分子的儒佛(道)双重人格常常是令人迷惑的现象。鲁迅先生说:“中国自南北朝以来,凡有文人学士、道士、和尚,大抵以‘无操持’为特色的。晋以来的名流,每一个人总有
浅谈帝王与道教
作者: 暂无 来源: 桂海论丛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代帝王   春秋战国时期   诸子百家学   神仙信仰   长生不死   三教   社会影响   封建专制   道家学说   道教思想  
描述: 民风民俗等,都有重要的影响。它对历代帝王夺取政权、巩固政权、控制人民、维护封建专制生产关系起了不小的作用。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中国的根底全在道教……,以此读史,有多种问题可迎刃而解。所谓道教,用简单的话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