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董仲舒新儒学体系与道家黄老学
作者: 暂无 来源: 齐鲁学刊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家   董仲舒   黄老学   新儒学体系  
描述: 董仲舒所构建的新儒学体系实际呈现一种多元的开放的结构,其中道家黄老学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他借鉴了道家哲学的道论,通过重新诠解"元"概念,使其理念中的"天"开始具有本体的意义。而在对这种本体之"天
儒、墨、道有无论比观
作者: 暂无 来源: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家   墨家   有无论   儒家  
描述: 而论的, 但又开始涉及到共相意义上的有无问题; 道家的有无论中所体现的否定的思维方式, 无为而无不为的实践原则, 以无为本的本体论, 有无相生的生成论, 无有一无有的辩证法等反映了其有无论是真正哲学意义上的。比较而言, 在有无观上, 三家各有特点, 各有其长处。但从哲学上讲, 道家有无论最具思辨品格
论儒、道、佛三家学说对养生养心的积极作用
作者: 暂无 来源: 国际中华心身医学杂志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家   佛家   养生养心   儒家  
描述: 儒、道、佛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在很多方面都有很大的保守性。但从养生养心的角度来看,儒家的注重道德、讲究修身,道家的重视个人生命、重视精神自由,佛家的四大皆空、返本还源。这些观点对调整心身健康都有一定的价值。
道家以静养生与儒家以静养生辩
作者: 暂无 来源: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家   以静养生   儒家  
描述: 在我国传统养生思想史上,不仅道家主张以静养生,而且儒家亦主张以静养生。通过对二家所言之静的比较,文章认为道家之静是指“无为无不为”之道,儒家之静是指“中庸”之道而言。达到静的方法,道家以采用后天返还
中国道家与骨伤科发展
作者: 暂无 来源: 按摩与导引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家   相关性   发展史   骨伤科  
描述: 从中国骨伤科技术的发展历史可知[]。骨伤科与道家有着密切的关系。道家的动静观、丹药及导引术至今仍应用于临床。蔺道人著的《理伤续断方》是千多年来对骨伤科有着实践价值及指导意义的专著。道家的养生长寿术
《亢仓子》其书及其思想
作者: 暂无 来源: 合肥联合大学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亢仓子》   道家   伪书   黄老道家  
描述: ”,而“古本”基本上保存于现存本中;《亢仓子》以道家思想为基础,广泛吸取儒、法、农、兵等各家学说,表现出唐初黄老道家的特点和道家学说为满足政治需要而进行改造的学术趋向。
《亢仓子》其书及其思想
作者: 暂无 来源: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亢仓子》   道家   伪书   黄老道家  
描述: ”,而“古本”基本上保存于现存本中;《亢仓子》以道家思想为基础,广泛吸取儒、法、农、兵等各家学说,表现出唐初黄老道家的特点和道家学说为满足政治需要而进行改造的学术趋向。
对儒、道、墨三家“显学”的扬弃——从文化角度解读鲁迅后期五篇历史小说
作者: 暂无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家   显学   墨家   鲁迅   儒家  
描述: 鲁迅后期所写的5篇历史小说《理水》、《采薇》、《出关》、《非攻》和《起死》,对春秋战国时期的三家“显学”儒、道、墨作了深刻的反思:《采薇》是抨击儒家的,《出关》和《起死》是批判道家的,《理水》和《非
班婕妤思想浅探
作者: 暂无 来源: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家   外儒内道   班婕妤思想   楚国传统   儒家  
描述: 班婕妤是我国妇女史上的著名人物,我国传统上把班婕妤视为具有儒家思想的封建礼教的妇女行为的典范,是不正确的,这是儒家学者如班昭、朱熹等人为了建立儒教妇女典范而对班婕妤的歪曲。班婕妤的思想实质上是外德内道,无论从其家世、行为及其《自悼赋》等方面进行分析,均是如此。而班婕妤外儒内道思想的产生,实有其深厚的家族的和社会的渊源,从我国妇女史看,班婕妤则是我国妇女从非儒教化向儒教化转化的过渡人物,深入研究班婕妤,对我国妇女史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道法家新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青海师专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家   法哲学派   法家   黄老道家   道法家  
描述: 道法家与道家、黄老道家是同源而异流。道法家本道主法,道法并举,刑德、文武并用,道法儒融合;道法家主张霸王道统治术,论证了法制的本质及其社会作用,以及法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它与主“道德之意”和以无为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