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行走人间的脚步 儒门与隐者的对话
作者: 王邦雄   来源: 汉光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道家   哲学思想  
描述: 行走人间的脚步 儒门与隐者的对话
儒道人生哲学
作者: 邵汉明   来源: 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人生哲学   道家   儒家  
描述: 本书介绍了儒、道两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庄子、孔子、孟子有关人生哲学的观点。
儒、道、佛文化合流与元杂剧的道德观
作者: 暂无 来源: 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归根复命   道家   五台山   封建统治者   渊源   佛文化   种族   元杂剧作家   儒家   元代统治者  
描述: 元代既是一个种族压迫和阶级压迫异常激烈的朝代,也是一个礼乐崩溃和道德沦丧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何以杂剧勃兴?这实在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元杂副的勃兴,固然与元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历史有关,但也不可忽视产生于这一时代的作家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对杂剧作品思想内容的重大影响.元杂剧作家们既受先儒和朱儒思想的濡染,也受道、佛思想的影响,虽身处下层,却能上观社会的黑暗,因而反映到作品中的道德观念也就复杂起来,究其缘由,与儒、道、佛文化的合流不无渊源。
文与质的符号——文化学阐释——儒、道、墨三家文质观综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学术月刊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学思想   现实功利   道家   墨子   文饰   文与质   老子思想   中国古典美学   儒家   文质观  
描述: 上的文饰。儒、道、墨对同一实体却各有侧重,儒家强调社会伦理本体,主张质实与文饰高度统一;道家高扬了宇宙自然本体,力主质素而摈弃文饰;墨家执着于现实功利本体,坚决以质用否定文饰。在文质的内涵界定和关系
干祖望医话(八)——《千金方》中几个难以解释之处
作者: 暂无 来源: 辽宁中医杂志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千金方   五脏   道家   坐忘   抱朴子   解释   干祖望   道教   庄子   医话  
描述: 两部《千金方》作者孙思邈(541—682年),他本身就是集儒、医、道、释于一身的传奇式人物,加之享年141岁,博学多能,见多识广,所以两部《千金方》写来,也是洋洋乎丰富多采,杂以各家之说而出现不少难以解
清代学术平议
作者: 暂无 来源: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明古国   清代学术   道家   佛学影响   学术文化   政教   学术界   百家争鸣   儒家   南北朝  
描述: ,著书立说,有的是当时著作,有的还托始于较远或很远。据《汉书·艺文志》记载:道家托始于商、周之书《伊尹》、《太公》、《辛甲》;墨家托始于周
金元之际儒学与全真教的关系
作者: 暂无 来源: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统一   金石   道家   刘祁   政治统治   民族融合   女真   北方儒学   历史现象   金元之际  
描述: 本文系就陈垣《道家金石略》中所见元好问、刘祁,杜仁杰三篇佚文之考察,从而论证全真教在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辽、金、元统治时期,北方儒学有一股思潮,就是援佛道思想以入儒的思潮。我们从这种历史现象上考察
论先秦儒道思想影响中国美学的中介
作者: 暂无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家   生命意识   儒家思想   中国古代   审美意识   中国美学   艺术创造   中介   思想影响   特殊性  
描述: 本文认为,先秦儒、道思想家,并不是对美和审美的问题作出专门的思考,他们对中国美学的影响不仅仅是,也不主要是那些涉及了“美”和艺术的论述,而是他们的思想对中国人生命意识的潜移默化。正是中国人生命意识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的审美和艺术的特殊性。影响中国人的生命意识,是他们影响中国美学思想的中介。
论佛家的死亡智慧——兼及佛、儒、道死亡观之区别
作者: 暂无 来源: 青海社会科学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为人生   死亡观   道家   佛教   世俗生活   地狱   死亡智慧   “生”   真如   生死轮回  
描述: 佛教创立的基础,是对世俗生活本质的探究和透悟。相传出身豪富且尊显之家的佛祖释迦牟尼在一次出游过程中,相继遇上“天神”变化成的病人、老人、死人,深为俗世人生之痛苦所震憾,故决心出家寻求解脱之路,由此便有佛教的诞生。“死”既然是佛家创立的“催化剂”,那当然会成为佛学深究的大问题。事实上,从印度佛教到中国佛学,都对死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主要的观念是:“死”是世俗人轮回“六趣”的环节,只有潜心修行、深悟佛理,由“圆寂”(涅槃)超脱生死,成就佛果。
田骈、慎到心性思想略论 : 兼与庄子心性思想比较
作者: 暂无 来源: 管子学刊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道家   发展进程   战国时期   地域划分   本质属性   庄子   老子思想   慎到   心性  
描述: 象儒分为八、墨变为三一样,道家在其思想发展进程中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嬗变与改新的过程。至战国时期,道家已经形成了几支规模不等的流派,按地域划分则有楚蜀支系、吴越支系以及齐稷下支系等等。尽管都源于老子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