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孔衍佚书考
作者: 暂无 来源: 史学史研究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要条件   文化教育   佚书   编纂者   史学史研究   战国策   春秋   历史编纂   汉魏   两晋之际  
描述: 孔衍是两晋之际的一位历史编纂者,历来很少受到史学史研究者的注意。今略述其轶事、佚书,以备参考。孔衍(268——320),字舒元,西晋鲁国人,孔子第22世孙。身居孔氏家门,孔衍自幼便受到了很好的文化教育,“年十二能通《诗》、《书》”。后拜经学家王肃为师。他熟读经史,通晓封建礼仪制度,这成为他政治上和学术上颇有作为的重要条件。当晋元帝司马睿尚为安东将军时,孔衍以将军参军而成为他的幕僚,专掌记室。虽公文繁重,但孔衍总能应付裕如。东晋建立后,衍擢升为中书令,又领太子中庶子。当时庶事草创,衍因“经学深博,又练识旧典”,故“朝仪轨制多取正焉”,并因此而深得元帝及太子的赏识与厚爱。后王敦专权,衍受排挤而出为广陵相,到职仅一月,即卒于任上。孔衍一生著述甚丰。本传说他“虽不以文才著称,而博览过于贺循,凡所著述,百余万
清中期南北学术的分立、一统与《四库全书》的编纂
作者: 暂无 来源: 史学史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四库全书》   清代学术   清朝思想   崇儒重道  
描述: 《四库全书》的编纂是清初以来崇儒、重道的必然结果。《四库全书》的编纂表面上彰显了乾隆时期的文治之盛,实际上是朝廷为了解决朝野、南北学术思想的对立而进行的政治举措。具体而言,乾隆时期官方意识形态——理学日益固化而江南考据之学却日益盛行,为了消弭南北经学、儒学之差异、分立,朝廷急切需要整顿思想,重新树立中央权威。为此乾隆敕命编纂《四库全书》,以此来整合当时南北、朝野思想之差异,通过重建、统一以经学为核心的学术体系——清学,进而实现对全国尤其是江南地区的有效控制。随着《四库全书》纂修完成并颁行全国,清学成为了当时普遍的学术范式,由此也赢了江南儒士大夫们对清廷的文化认同。
史学精粹
作者: 暂无 来源: 史学史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崇儒   乾隆时期   清中期   史学史研究   学术体系   考据之学   学术范式   官方意识形态   中国史学史   清学  
描述: 姜海军:《清中期南北学术的分立、异同与的编纂》(《史学史研究》2016年第2期)《四库全书》的编纂是清初以来崇儒、重道的必然结果。《四库全书》的编纂表面上彰显了乾隆时期的文治之盛,实际上是朝廷为了解决朝野、南北学术思想的对立而进行的政治举措。具体而言,乾隆时期官方意识形态——理学日益固化而江南考据之学却日益盛行,为了消弭南北经学、儒学之差异、分立,朝廷急切需要整顿思想,重新树立中央权威。为此乾隆敕命编纂《四库全书》,以此来整合当时南北、朝野思想之差异,通过重建、统一以经学为核心的学术体系——清学,进而实现对全国尤其是江南地区的有效控制。随着《四库全书》纂修完成并颁行全国,清学成为了当时普遍的学术范式,由此也赢了江南儒士大夫们对清廷的文化认同。
史学精粹
作者: 暂无 来源: 史学史研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文化史   文化地位   普世性   历史时间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孔子学说   历史内容   历史学   现代史学   基本理念  
描述: 罗志田:《守先待后:史学在中国的地位及演变》(《中华文史论丛》2013年第1期)中国古人敬天而不曾尊崇一位绝对全能之神。在这样的世界里,历史和史学具有特出的文化地位。通过历史记载和叙述,史学说明並
论北宋中期的史学思潮及其实践
作者: 暂无 来源: 史学史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北宋中期   伦理道德观念   史学思潮  
描述: 北宋中期,兴起于庆历之际的学术变革运动,使学者们得以逐渐摆脱经传注疏的束缚,整合儒、释、道三教思想,构建出具有新内涵的儒学,在此过程中,为了强化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的至上性,学者们不仅试图将其解释为决定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而且还以其为准则评判历史人物事件的是非,同时以其为指导思想对历史进行大规模的编纂或重构。
英国汉学家艾约瑟的“唐宋思想变革”说
作者: 暂无 来源: 史学史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变革   艾约瑟   唐宋思想  
描述: 当代学术发展日益重视学术史的反思。西方汉学之根基常常追溯到十九世纪。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的"唐宋变革思想"说在学术史上的变化己引起广泛的讨论,但学者们比较关注其逐渐完善的过程,而忽略其草创期之发源。实际上,早期传教士的汉学论题中已经提出唐宋时代思想在文化领域的急剧变化,或可视为唐宋变革论之滥觞。根据英国传教士艾约瑟在1886年《华北的秘密教派》一文的提示,十世纪是一个关键的变化期,对以后的历史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儒生从关注文学和佛学转向关注哲学,其中关注易学更不容小觑。此观点乃后世所谓唐宋时代从文学到道学变化之先鞭。艾约瑟还指出,宋代印刷术之发达,有益于当时人保存更多文化资料以及接触儒释道思想,从而引起思想上的变化。
论袁宏史学思想的玄学倾向
作者: 暂无 来源: 史学史研究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史学思想   玄学倾向   袁宏  
描述: 魏晋玄学对于史学家袁宏的史学思想有着重要的影响 ,他的“道明其本 ,儒言其用”、为政“贵在安静”和智者“顺势而为”等观点的提出 ,表明其史学思想具有明显的玄学倾向。
宋代理学家的《春秋》学
作者: 暂无 来源: 史学史研究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巨大作用   今古文经学   春秋传   理学思想   夷狄   孔子   儒家经学   宋明理学   哲学思想  
描述: 东汉末年在何休时代,今古文经学已经合流,而佛教传人,道教形成。儒家经学在思想意识方面已不能发挥巨大作用,遂渐从统治地位而潜流于野;于是经师变作人师,无论其政治地位,思想情况,童年教育总是自儒家经学启蒙。以此在魏晋南北朝时代,佛、道俱有大师,儒家经学虽不寂寞,却步入训诂注疏之整理阶段,所谓“南学简约,得其英华;北学繁芜,穷其枝叶”者,盖南学承玄学流风,北学袭服郑余荫。经学注疏虽云短于思想而长于名物训诂,但因儒、佛、道三家之思想交浸,在经解中亦渗透佛、玄思想,于是唐宋时代正义之学,亦具理学思想之萌芽。北宋理学由萌芽而结硕果,于是中国之哲学思想再现高峰。
佛教史籍在历史编撰上的贡献
作者: 暂无 来源: 史学史研究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教史   佛学   儒家思想   任继愈   佛经目录   统治地位   编撰思想   隋唐佛教   高僧传   魏晋  
描述: 自魏晋至宋元,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曾因玄学与佛学的冲击而中衰动摇,学者们兼摄或转参佛道者为数不少。正如梁释慧皎所说:“自汉之梁,纪历弥远。世涉六代,年将五百。此土桑门含章秀起,群英间出,迭有其人。”任继愈先生说:“隋唐之时,好高者沈潜于佛宗,骛名者混迹于利禄。儒门从此淡泊,收拾不住,是以终唐之世下及五代,但有名僧而无大儒。”因而魏晋隋唐佛教史籍实不乏可观者。宋元时代,儒道佛争胜,士大夫多宗儒而杂参佛道,反映在佛教史籍方面,也有如《宋高僧传》、《五灯会元》等名著。至明清,由于儒家理学摄融释道,重新巩固了其一度动摇的统治地位。佛教与道教在知识界的影响逐
论《左传》的政治思想倾向
作者: 暂无 来源: 史学史研究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成书年代   左传   荀子学派   儒家思想   今文经   孔子   君子曰   子产   战国前期   儒家经典  
描述: 传统的观点把《左传》看作儒家经典,说是儒家学派的政治教科书,《左传》作者的思想是儒家思想。但过去有人从经学角度考察,认为“左氏不传春秋”,或说“左氏不祖孔子”,攻讦《左传》不附合经意,两汉今文经家即力主此说。近人有认为“《左传》作者固兼有儒法兵三家思想”的。此外,称《左传》是兵书的亦有人在。我们认为,从总体上看,《左传》思想不是正统的孔孟学派,而更多地倾向于荀子学派,兼容了法、兵家的某些思想成分。如果摒弃今文经家的偏见,对“左氏不传春秋”的内容极易理解。因为,《左传》成书年代大约在战国中期,它的政治思想倾向正反映了战国前期魏霸鼎盛、王者未兴的时代特征,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适应变动了的潮流,承认现实变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