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蒋家女人飘零异乡
作者: 暂无 来源: 贵州文史天地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牛奶广告   台湾   宋美龄   购物中心   旧金山   蒋经国   女强人   国民党党员   孔祥熙   长岛  
描述: 台湾《中国时报》1998年12月27日刊登了题为《非常档案:蒋家女人飘零异乡》的文章,全文如下:宋美龄身份:蒋中正夫人;客居:美国纽约;理由:人事已全非;近况,变卖长岛孔宅。当孔祥熙在长岛的旧宅于半月前首度公开展示后,涌进蝗虫谷的华人才发现,宋美龄把五六十年前国民党党员代表大会的党徽和纪念章,以及孔祥熙的画像、孔氏家谱,全都留在那里。对于活过一世纪的宋美龄来说,究竟什么东西值得记忆?又有什么东西值得怀念?外界并不清楚,只能透过一些蛛丝马迹,揣测一番。像这一次,她把一些外界认为值钱的东西,留给长岛的地产商,好似一点也不眷恋长岛的日子。可是,她在8年前离开台湾的时候,却又把蒋家珍贵的照片,连同底片都一块儿带走,这时候的她,又好像深怕留下什么忘了带走。来美龄离开台湾时,把所有的回忆统统带走,可是却又把她心爱的旗袍,多半留在上林宫哪,兀自让那些曾经包裹她美丽身影的华服,被蒋家老侍卫在士林宫邻开放前,用一把无情火烧得精光。由此看来,宋美龄又似乎想把属于蒋家的繁华岁月,留在上林宫邪的角落里。在结束士林宫邪的日子以后,来美龄在长岛住了一阵子,就在纽约寓所长住下来。其间,勾起她返乡意念的,只有4年多前,回合见孔二小姐(孔令伟...
儒佛之间的怪杰马一浮
作者: 暂无 来源: 贵州文史天地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熊十力   儒佛   新儒家   浙江大学   尔雅台   人类中心观   马一浮   李叔同   冯友兰   怪杰  
描述: 儒佛之间的怪杰马一浮
儒佛之间的怪杰马一浮 香港
作者: 暂无 来源: 贵州文史天地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儒佛之间的怪杰马一浮 香港
一代高僧了尘和尚
作者: 暂无 来源: 贵州文史天地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末民初   宗教体验   欧阳竟无   杨仁山   贵阳文通书局   高僧   平常心是道   人格力量   佛教研究   社会思潮  
描述: 清末民初是佛教振衰祛弊、谋求自我内部改革。主动配合时代转型的重要时期。怫教革新运动在各种新旧思想资源的刺激碰撞下,逐渐成为当时很有生命活力和较大影响的一股社会思潮,并涌现出一大批道行学问都足为楷模的著名僧人和居全。了尘和尚(1851—1914)即是这一时期活跃于佛教文化阵地的重要人物,代表了正法往世新新顿起的世间突破力量和人格力量。一、生命历程与佛学体验了尘,俗性张,法名圆满,自号幻戏主人,了尘乃其字。贵州贵阳人。幼年丧父,出人遵循慈母之命,不敢有一毫违背。束发就学塾师,颖悟大异常童,经史略通大义。而尤好佛家言。一夕随师看月,了尘问:“天上一轮月地下千江月,无有差别,究竟何理?”师问答说:“一切有本之物皆是如此,由于各有根据而禀取之缘故。”了尘当下即说:“一阐提人,具有佛性,想必亦是如此理。”可见他不仅佛(禅)学兴趣浓厚,而且的确慧解过人,尽管这时他主要研习儒典,亲友也以学儒自立的角色眼光期许。了尘十五岁,慈母为其议婚,他鳍然日:“非吾志也。”遂说明自己的求法大愿,辞母投西会馆,礼碧峰长老技剃。与~般徒重唱颂祈祷事相形式的增徒不同,他在庙中每好援儒书以论释典,认真探讨圣教真谛,必至彻解方止。同时出于纯孝之内在...
黎庶昌二题
作者: 暂无 来源: 贵州文史天地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华夷之辨”   19世纪下半叶   责任承担   黎庶昌   先进思想文化   民族文化   当代中国知识分子   亚历山大二世   民族思想   精神文明  
描述: 一、传薪者和窃火者我不是研究历史的,我到这里来,是因为在前贤黎庶昌先生身上,我看到许多使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感到亲切,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历史是严峻的,它将淘汰一切虚假的卑微的东西,而还一切真实的、崇高的可贵事物以本来面目。黎庶昌可以说是中国土大夫最后一代的杰出代表。他具有中国主体文化传统的本色风格,又带着他那个时代的特点。黎庶昌积极人世,爱国代民,这是儒家人溺己溺,以天为己任的一面的传承。他在很年轻的时候,就上书言事,痛陈时弊,在万马齐暗的年代里,发出自己的声音。在这一点上,他也可以说是鲁迅所指的,中国历史上那些为民请命、舍身求法、坚持理想、不惜牺牲的民族的脊梁。而黎庶昌又远远没有局限在中央帝国“华夷之辨”的传统观念里。他属于第一批睁开眼看世界,并且把世界上的真实情况告诉给国人的先进者。19世纪下半叶,随着海上交通的开辟,来叩中国闭锁国门的,既有西方列强的坚船利地,也有欧风美雨的另一种文明,在内忧外患和东西文比撞击之下,出现了一代为古老中国在新的世界上寻找位置、探索出路的人们,其中就有黎庶昌。黎庶昌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然而他和我们今天知识分子的心是相通的。有许多他在那个时代做到的事,对今天的我们,还...
王伯群生平
作者: 暂无 来源: 贵州文史天地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革命党   全国代表大会   交通部长   大夏   中国国民党   群生   国民革命   国民政府   孙中山   辛亥革命  
描述: 留学日本参加革命先夫王伯群以字行,名文选,贵州兴义人,生于1884年,祖籍江南。明末,世祖讳望随定南侯景双鼎平黔乱。乱定,侯择兴义东乡定居,故其地名景家屯。玺公亦卜居于此,其后子孙绵延,代有令名。至其父起元公,肆力耕读,热心地方自治,常以忠怒之道涵儒乡里。丁巴之际,太平军人黔,起元公集练乡团,筑固防守,阎里藉以自保。母刘氏,为兴义刘统之公之长女,刘显世督军之胞姐,太夫人幼承庭训,深明礼法,为人尚刻苦,位慈祥,有远识,常以“精忠报国”教导其子女。伯群及其弟文华将军,以后能有所成就,与太夫人教导有关。伯群秉性忠厚,任事缤密勤谨,事亲尤孝,擅长诗文,精篆书,一生爱国家、爱乡里。他兴学育材,抱负甚高,志在为国家和桑样做贡献。平生勤读,中日文皆有根底。其父起元公亲自教易、书二经,又为其讲阳明学、四书;18岁时,其父逝世,从姚茫父、熊范舆、徐叔群三先生专攻读孟子,左传和数理学。1905年,泊群东渡日本留学,前后六年,初入弘文学院,后入中央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干1910年毕业,再入中央研究院深造。彼时清政不细,青年有为之士皆求学外国,泊群即与章太炎等一道加入同盟会,倡导革命,筹划一切,几废饮食。至辛亥革命,武昌首义,伯群即...
影山草堂巡礼
作者: 暂无 来源: 贵州文史天地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术成就   独山城   书法家   莫友芝   书画家   中间悬挂   省博物馆   展览室   精神文明建设   黑大理石  
描述: 清代巨儒莫友芝的影山草堂开馆典礼于1996年6月28日在独山举行,找有幸应邀前往,得以瞻仰草堂风貌及先生丰富的遗著等实物,虽由筑冒雨前往,备极辛劳,但仍觉不虚此行。恢复的影山草堂位于独山县东北隅烈士陵园之侧,占地五亩,前门面西为三大开间,飞檐担角,中间门相上悬挂“影山草堂”校颁,为旅京邑人书法家岑元台先生所书。进得门来,迎面为有关领导书写的祝贺纪念担。副省长胡贤生的蹭碑上书:“黔目开化功千古,影山文化放光芒”;省政协常务副主席王思明的赠碑上书:“西南大儒”四个大字;省文化厅长王恒富的赠碑上书:“黔人贤哲,光照故里”;原省政协副秘书长、省布依学会名誉会长莫健的赠碑上书:“莫氏一门三学者,都是西南大文豪,文章道德传千古,堪与三苏共比高”;省民建名誉主委、全国政协委员莫百样的蹭碑上书:“影山文化,紫泉之光”。看了这些赠碑,我们就联想到影山草堂的恢复是得到有关领导的关怀和大力支持的。进门向左面看去是纪念馆正厅,两层楼五大间仿清建筑一字排开,青瓦粉仅,飞槽曾脊,仿木红柱,窗榻雅致,庄严肃穆,古朴大方。一楼正中为友兰先生的生平介绍,黑大理石镌白色指字,为邑人书法家盖韵春先生手笔,端庄秀丽,一丝不苟。一楼左右两边为展览室,...
周渔璜故居记游
作者: 暂无 来源: 贵州文史天地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音乐   烧烤   流行服装   周渔   修复重建   文物价值   陈列室   建筑风格   故居   管理员  
描述: 眼前这座具有清代建筑风格的朝门,历经沧桑岁月,已很陈旧、苍老。三百年前,一个身穿粗布长衫的青年从这座朝门走下石阶,在门前的小溪中掬一捧清流,洗去一夜苦读的困顿,便沿蜿蜒的山路走出这偏僻的骑龙小寨。谁会想到,这个生长在贵州高原蛮夷之乡的青年,日后竟成了“早岁富父章、大名黔中起”的“西南巨儒”,“诗当康熙,如日正中”的“京机重臣”。他,就是周渔璜。周渔璜名起渭,号桐野,明洪武年间先辈参累戍边赴黔,迁来贵阳,父亲周国柱是贵阳府学生员,为人诚笃。周渔璜自幼聪颖,在《耕读为本”传统意识薰陶下,一边刻苦攻读,一边参与农事劳作。十七岁中举人,二十三岁取贵州乡试第一名,三十岁进京会试金榜题名,中三甲进土,经殿试后进人翰林院,仕“赞善”、“诗读学政’、皇宫内庭日讲起居注“写官,后摆升“詹事府詹事”,时人称“周官詹”。参与纂修大型辞书(康熙字典),大清地图(皇与表)等重要典籍,督学精英基本的顺天府(河北省)而不惧,主考文坛群星灿烂的浙江而不虚。代天巡狩,祭奠大禹陵、明太祖陵;以饮差大臣身份检图江淮驻军,代表皇帝遍行赏赐。宦居帝都二十年,身为康熙近臣,为政清廉,奉公守职,是一位难得的贤吏。三百年过去,家乡人们谈起周渔横还是那样津津...
一代名儒赵石如
作者: 暂无 来源: 贵州文史天地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代名   现实主义   晚清时期   人民性   莫友芝   贵州文化   遵义   荔波县   郑珍   安贫乐道  
描述: 晚清时期,西南数省文化渐趋发达,文人硕士不断涌现。其间,较早的有以郑珍、莫友芝、黎庶昌为代表的西南巨儒,在此同时,出生于相辞的著名儒士——赵旭,虽声名不及郑、莫,却与郑、莫交往甚深,唱和吟啸,享誉遐迩,并因此而影响了桐梓数代文化。赵旭,字石知,号晓峰,清嘉庆十七年(1812)生于桐锌县城西街,父其培早殁,家道中落。时旭仅二岁,赖祖母及母抚育成人。稍长时,即能孝敬等长,侍奉重伟,能蝎诚愉悦尊亲,同时潜心就学。祖母因旭父早亡,旭叔远游不归,思念成疾,正值弱冠的赵旭即慨然请允外出寻叔。直至上海寻见,并使其归家侍亲。旭遂师从于江宁顾槐三就学其处,学业始大进。殊知,叔归家后,仍不事生产,坐吃山空,乃至于将旭名下应分产业,也挥霍殆尽,使家无卒岁之粮。旭仍甘贫乐道,怡然处之,毫无怨尤。长而学业更成,著名邑境。遵义知府平翰、黄乐之倡修《遵义府志》,延聘遵义郑珍,莫友芝总纂,任赵旭为桐梓采访,旭时年仅二十六岁,少郑珍七岁与莫同庚,旭与郑、莫遂为至交。在任府志采访的三年中,旭足访手搜,忘乎险远,获取大量实采资料。府志纂成后,旭不忍资料缺佚,又订讹补漏,编成《桐筌》六卷,以传后世,郑珍为之作序,该书竟成其后历届桐梓县修志资料之主源...
冷兵器杂谈
作者: 暂无 来源: 贵州文史天地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申韩之术   流星锤   清末民初   戚继光   唐顺之   剑侠小说   冷兵器   英雄气象   刀剑   暗器  
描述: 刀剑说刀剑本是不祥的凶器,但即使是圣人,到不得已时也是要用的,古代史的眉批往往便是一部刀剑史。“夫刀剑之由出已久矣,前王后帝,莫不铸之。”据《古今刀剑记》载:夏禹子帝启在位十年,以庚戌八年,铸一铜剑,长三尺九寸,后藏之泰望山,腹上刻二十八宿。文有背面,面文为星辰,背记日月山川。夏后启在位时,距三代禅让之风不远,这柄剑显然非关忧患征伐,其后启之子太康,以及再后的孔甲,太甲、武丁、西周的昭王莫不铸剑。尤以昭王瑕最为突出,他曾铸五剑“各投五岳,铭曰镇岳尚方”。读《刀剑记》便知秦汉以上,帝王所铸者剑多刀少,秦汉而下,一变而为剑少刀多。剑走直,刀走曲,直则易折,曲能生威,如申韩之术可生震慑的效果,故刀以其去古已远的霸气为土林清流所忌,因此古代土大夫阶层大都恶刀而喜剑。配刀的是豪土,服剑的方为土人。宁于直中取的宝剑,内符王道,外合仁义,深得儒者的欢心。读经终宵,闻鸡则拔剑起舞,剑势纵横,翩若惊龙,在梦幻状态中亦儒亦侠,慨然易起经略四方之志,但开边创功,剑与刀是远远不能相比的。读(汉书·班超传),就知道虎头燕颌的班走远域外立功是靠宝刀而非长剑。故刀剑一道流人民间,刀的用途日广,而剑却不可避免地沦为饰物,成了某种权威或理想的...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