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孙绰《论语孙氏集解》玄学思想研究
作者: 暂无 来源: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玄”   “理”   “性”   “无心”  
描述: 孙绰《游天台山赋》、《遂初赋》等文章因其文采辞藻独特而被很多人所注意和推崇。已佚的孙绰《论语孙氏集解》,皇侃《论语义疏》保存有三十一条,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采此三十一条合为一卷,虽然材料很少,却是研究孙绰思想的重要资料,这些重要资料没有引起学界的注意,研究上是空白。以孙绰《论语孙氏集解》三十一条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玄学成分。主要认为《论语孙氏集解》中大量出现了"本"、"理"、"玄"等玄学概念,这些概念是先秦两汉《论语》注中所未曾或者很少出现的,说明孙绰《论语孙氏集解》深受玄学的影响,带有鲜明的玄学色彩;同时,指出孙绰玄学思想受郭象影响最大。最后,对儒藏精华编104册中皇侃《论语义疏》记载的孙绰《论语》注的三十一条和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记载的《论语孙氏集解》三十一条进行校对。
从朱熹和王阳明谈儒学现代化的形而上确证
作者: 安丰堂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自觉   “性”   “诚”   儒学现代化   确证  
描述: 儒学产生于“礼乐崩坏”的周朝末期,继承周代以来对天、神的怀疑精神,重视人的主体力量,讲究入世,原初就有一种社会担当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具体表现为强烈的既乐观又充满忧患的崇高人文情怀。支撑这种使命感和人文情怀的正是“天人合一”的形而上逻辑,其展开为“修、齐、治、平”的道德伦理实践,即“内圣”—“圣人”和“外王”—“大同”的人格与社会理想设计。儒学形而上精神内核的逻辑确证历程是艰难而漫长的。孔子在周礼基础上提出以“仁”为核心的道德伦理范畴体系,并发扬前人的“和同”、“中道”思想;思、孟主张内在精神超越,强调“
从伦理观到心性论——契嵩的儒释融合学说
作者: 暂无 来源: 世界宗教研究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   “心”   契嵩   佛教   伦理观   心性论   “性”   儒家伦理   儒释融合   禅宗  
描述: 从伦理观到心性论──契嵩的儒释融合学说魏道儒在融合儒释关系的佛教学说史上有两个集中探讨的方面,其一是伦理观,其二是心性沦。北宋禅僧契嵩(1007-1070)兼顾两者,开辟了儒释融合学说的全新阶段,并确立了后世正统佛徒认识两教关系的基本原则。从伦理方面...
试论荀子哲学在儒学发展中的地位和意义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哲学史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荀子   天人相分   儒学发展   人的本质   “接着讲”   “性”   儒学体系   思孟学派   孟子   人之所以为人者  
描述: 一、荀学的历史命运在儒学发展史上,所受诉病最多的恐怕莫过于苟子了。但无论后儒如何评价苟子,至少在以下两个方面,苟子的功绩是不容置疑的:其一是对儒学的复兴之功。孔子死后,内部的分化与外部的挑战使儒学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当中,乃至一度出现了“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以孟子·股文公下》)的局面。正是孟子和苟子的出现,才使得处于颓势中的儒学得以挺立不倒、重新崛起。苟子的另一个功绩则是在传经方面。据史家考证,现存儒家请经除个别经典证据不足外,大多传自苟子。所以清代汪中作《苟卿子通论》说:“苟卿之学出于孔子,而尤有功于造经。…··名七十子之徒既殁,汉话儒未兴,中更战国暴秦之乱,六艺之传赖以不绝者,苟卿也。”由此说来,对儒学而言,苟子实在是一个大有功之人。然而,令人不能不感慨再三的是,正是这位曾救儒学于危绝之境,对儒学的兴盛和传承立下过汗马功劳的一代宗师,在日后的历史发展中,并未随儒学的昌盛而得享荣宠,相反,其学说却遭到了儒门后学的一再排斥和循病,走上了一条日暮途穷的衰微之路。苟学的衰微大致是从唐代韩愈开始的。在韩愈之前,苟子一直是与孟子并称于世的。据史料记载,汉代大儒董仲舒和刘向都曾专门作书称美苟子;而司马迁作《史...
荀子音乐美学思想初探
作者: 暂无 来源: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荀子   乐论   中和之美   音乐美学思想   “性”   唯物主义   音乐艺术   乐心   声乐   精神美  
描述: 荀子,名况,战国后期赵人。他曾游学于齐,居住在当时的学术中心稷下,三为祭酒,在列大夫中“最为老师”,被尊称为卿(汉时为避皇帝刘询名讳,又被称为孙卿),李斯、韩非都是他的学生。后苟子遭谗,离齐,曾议兵于赵,论儒于秦,至楚后,春申君以为兰陵(今山东枣庄南)令。春申君死,荀子失官家居,著书数万言,是为《荀子》。荀子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儒学大师,但不拘泥于孔孟之说。他顺应历史潮流,以强烈的革新精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