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序三教诗》与梁武帝萧衍的三教思想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萧衍   三教思想   《序三教诗》  
描述: 《序三教诗》是研究萧衍三教思想的重要文献,其中对自身接触三教思想的回顾与事实存在一定距离,诗中以儒释二家为重,与萧衍文学创作的整体情况及梁代三教发展情况一致。
以心论老:以林希逸《老子鬳斋口义》为切入点
作者: 暂无 来源: 金田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林希逸   《老子鬳斋口义》   无容心   三教思想  
描述: 历史上解老的版本数不胜数,而以心解老,不同于以往拘泥于从本义上解释,大胆杂糅儒佛思想,从心上理解和体悟道家思想。研究《老子鬳斋口义》对于更好的理解三教思想在南宋时代的发展状况以及如何面对今天文化的融合与冲击,具有更多借鉴意义。
性命双修:“仙佛圣凡同具同证”——陆西星、李西月三教思想探析
作者: 暂无 来源: 宗教学研究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陆西星   李西月   性命双修   三教思想  
描述: 明清之际,道教内丹学相当兴盛,不仅传统丹道派别活跃,而且还出现了具有不同特点的丹道新派,内丹学成为这一时期道教理论的主流,林林总总的较为通俗化的内丹著述流传于社会。而且,其时的内丹著述融摄道儒释思想特别突出,从一个方面反映了长久以来道教“三教合一”思想的影响。陆西星、李西月的思想颇具代表性,他们分别提出了“仙佛圣凡同具同证”,“性命双修,此本成仙作佛为圣之大旨”,竭力将三教思想相融合
李纲与佛教
作者: 暂无 来源: 五台山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学   三教思想   李纲  
描述: 李纲早在青少年时期已经学佛,因有浓厚兴趣,常利用各种机会学习,在贬谪沙阳期间,对佛教已有相当深刻的认识。之后,他更广泛的接触佛教,传播、运用佛教思想,成为颇有影响的佛教人物。他信仰佛教,但倡导以儒为主,佛、道为辅的治世思想,因而在历史上具有突出的地位。
释道儒“变文”考辨*1——兼论变文的生成及三教思想
作者: 暂无 来源: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体生成   变文   三教思想  
描述: 变文的原初意义是指对佛经的通俗变易。随着佛教在唐代的彻底中国化,当时的变文却成了宣扬三教思想的工具
刘秉忠的诗歌理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山花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理论观点   自然地带   作诗   诗教   儒家思想   三教思想   诗歌创作   思想核心   诗歌理论   刘秉忠  
描述: 刘秉忠是学贯儒、释、道三教思想之人,前面已经谈及其思想核心为儒家思想,那么,他的诗歌理论很自然地带有儒家传统诗教的色彩,而且也受到其他两教的影响;他所提出的一些诗歌理论观点,丰富了元代初期的诗歌理论。刘秉忠有诗集《藏春集》、《元史》称他著有文集十卷,然而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刘秉忠集子只有两种:一是《四库全书》刊本《藏春集》六卷(以下简称《四库》本);二是清代顾嗣立编的《元诗选》初集乙集《藏春集》一卷(以下简称《元诗选》本)。
“儒释道交融与中国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者: 暂无 来源: 哲学动态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功能   三教关系   三教思想   首都师范大学   儒释道   研讨会综述   宋明理学   三教融合   精英文化  
描述: “儒释道交融与中国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陈鹏(首都师范大学东方文化研究所100037)近年来,儒释道三家关系已成为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只有从儒释道三家文化的互峙、互动、互融的格局和过程中,才能真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自汉魏至宋初的儒佛道三教关係和道学的形成
作者: 暂无 来源: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6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佛道   历史产物   道学思想   三教关系   三教思想   思想体系   三教合流   儒学   佛教理论   佛教思想  
描述: 道学,作为一个思想体系,作为一个学派的名称,大约酝酿于中唐而完成于北宋中叶。它是我国中古封建社会自前期转向后期在复杂的阶级关系和尖銳的阶级矛盾的新形势下所产生出来的一种为大地主阶级服务的思想意識形态。同时也是自汉魏以来儒、佛、道三教思想长期斗爭,长期合流的历史产物。所以我们要谈道学的形成,必须从两方面入手探索:一方面是探索其社会根源,也就是说,探索道学产生时期的阶级关系和阶级斗爭形势;另一方面是探索其思想源流,也就是说,探索道学形成以的三教斗爭和合流的历史过程。前者属于经济史的范围,这里只简单地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不作具体论证。本文主要在探討后一个问題,旨在从三教关系的史的角度来说明道学产生的必然趋势。
如何正确看待王维的隐逸思想
作者: 暂无 来源: 长沙水电师院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辋川   政治形势   隐逸思想   政治理想   正确看待   王维   三教思想   张九龄   知南选   亦官亦隐  
描述: 从王维及第之前、贬济期间、任右拾遗前与知南选后四个阶段,可以全面具体地勾勒出他隐逸念头表露的过程及隐逸行为出现的轨迹。隐逸思想几乎贯穿了王维的一生。而儒、道、释三教思想对王维隐逸思想的形成虽呈多元状态,却不表现出阶段性,它们都一以贯之对王维隐逸思想起着作用。对王维隐逸思想应作历史的、具体的分析,不能概之以消极避世。他半官半隐期间,并非万事不关心,亦并非与世隔绝,而是用世之心始终未泯灭,始终坚持儒家“施仁布义,治国济人”的政治理想。当然,王维隐逸思想中的消极因素及阴暗面,我们也要历史地看待。
初唐赋的三教思想风貌
作者: 暂无 来源: 华冈文科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Taoism   初唐赋   三教思想   风貌   Three   Systems   Fu   Thought   The       T'   Buddhism   of   Early     ang   Confucianism  
描述: 自從釋教在東漢時輸入以後,道教也隨而建立,於是世人結合先秦已有的儒教,號稱三教。三教成了中國傳統宗教的核心,領導思想界,成為中華思想主流。三教的發展,由相斥而相用,歷數百年,至初唐達到成熟的融合局面,並駕齊驅,同為知識份子所包容,成為知識份子文學創作的營養。作為文學精髓的賦,由漢而三國,而六朝,以至初唐,由古賦而俳賦乃欲扣律賦之門。初唐賦在賦史上成為由俳賦入律賦的關鍵,在賦史上地位重要,是文學史家不可忽視的階段。可是歷來鮮少有人對它作宏觀的考察。本文擬補漏填隙,對此賦史斷層進行縫綴,就賦的內容加以研究。文學是作家的自我意識與社會歷史文化的結合;宗教則是生活中的一種社會意識。兩者互相滲透,關係密切。因此,文學的宗教思想,可經由作品所接受的宗教意識訊息解讀,還原出來。此次研究由初唐賦的宗教思想存在形態的分析入手,希望針對賦內容的解剖,突現其中的思想風貌以作為初唐賦研究的基石,提供文學與宗教的關係一個實際的證例。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