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道教与韩愈的诗歌创作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史哲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道教   韩愈   意象  
描述: 韩愈是儒家思想演进中的重要人物,是唐代反佛老的勇士,或因如此,他的诗歌创作也历来被人们重点从儒家的角度进行研究。然而,在唐代儒释道并举的时代氛围中,他的世界观、他的文学创作实际上呈现出相当的复杂性
试论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特色及其新闻传播性
作者: 暂无 来源: 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展现   真实   诗人   杜甫   诗歌   现实主义   形式   特色   唐代   文学史  
描述: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从不同角度迅捷、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 ,尤其以“新闻快递”的形式全面展现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几十年间的历史面貌
试述儒家诗学美学化嬗变的历史进程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方丛刊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中国   文学研究   儒家  
描述: 或直接的功利色彩;而道家(包括佛禅)诗学则更具审美色彩。但是,在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由于受到诗歌艺术实践和道、佛诗学观念的影响,儒家诗学自身也经历了一个逐步美学化的过程。
西夏党项羌作家文学述略
作者: 暂无 来源: 民族文学研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夏   诗歌   碑铭文创作   散文创作   诗歌创作   党项羌作家文学   碑铭文   简述  
描述: 西夏是由党项羌于公元1038年至1227年建立于我国西北部地区的地方政权,如果从“虽未称国而王其土”①的拓跋思所建立的夏州政权开始算起,共历时347年(公元881年至公元1227年)。其所领疆域,奄有现今甘肃大部、宁夏全境、陕西北部,以及青海、内蒙之部分地区,“方二万余里”,“东据河,西至玉门,南临萧关,北控大漠”。②西夏王朝具有明显的仿唐性,其社会性质属于封建制。其政治、经济一度获得巨大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亦蒸蒸日上。在与中原文化及西域文化的交流之中,党项羌统治者推行开放政策,允许佛、儒、道三教在其境内传播,并致力于翻译有关经典。西夏王朝还在推行汉字教育之基础上创造了西夏文,并扩大西夏语言文字的教育、创造了灿烂的西夏文明。党项羌为古羌人后裔,与现今的藏缅语族各个民族拥有共同的历史文化渊源。南北朝时代,党项羌先民活动于甘肃、青海、四川、西藏交接处,逐水草而居,从事游牧业。至隋末,他们的生活空间逐步拓展,“东至松州,南界春桑,北邻吐浑,有地三千余里”,但其社会形态仍停留在原始状态。唐初,党项羌各部落先后归附朝廷,后因受吐蕃之挤迫,先后迁入今甘肃东部的庆阳及陕西北部地区,与汉民族相杂居,从事农耕生活,到唐末,已出现...
植根现实沃土中的理想之花──儒释道与杜甫的诗歌创作
作者: 暂无 来源: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家理想   现实主义   道家思想   佛家思想   浪漫化倾向  
描述: 受儒释道多种思想的影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诗歌亦表现出了浓厚的浪漫主义倾向。儒家的理想人格设计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用世精神、道家思想中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佛家出世的清静虚幻带给诗人的精神安宁是杜甫诗歌表现出浪漫色彩的重要因素。
苏轼后期诗歌创作的感伤心理
作者: 暂无 来源: 黄山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感伤     苏轼  
描述: 人们常以“旷达豪放”形容苏轼的人生态度以及其诗文的精神风貌。但是,苏轼的思想层面不是单一的。在他的后期,尤其是绍圣元年被贬南迁以后的诗作,在旷达的背后却潜藏着深深的感伤。这种感伤心理主要体现在:人生迟暮的时间悲情以及在儒、道、释三种思想间的心灵折磨。
儒学经典译丛 诗经 下 汉英对照
作者: 唐子恒   廖群今   安增才英   来源: 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学科:对照读物   诗经   学科:中  
描述: 汉英对照本:《诗经》共包括三百零五首诗,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许多方面。本书为汉英对照读本。
学术与生平:维塔利·鲁宾的儒学研究
作者: 伊琳那·艾伯尔   冯克利   来源: 国际儒学研究(第十辑)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并做出解释,由此赋予它一定的意义。不过还有另一些方式,譬如诗歌,譬如小说或哲学。从一定程度上说它们全是自传,是作者在自己的生活限制之内寻找意义和理解的努力。当然,在一些人看来是史学、心理学或诗歌
张九龄罢相与王维思想的转折再议——兼论佛儒合一的宗教观念的政治效应
作者: 暂无 来源: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儒合一   佛教   王维   张九龄   唐诗  
描述: 并不是由于他们的政治主张相近 ,而是由于他们的生活情趣和艺术追求相似 ,因而张九龄罢相并没有改变王维的政治命运。文章通过分析王维前后期的政治生活和诗歌创作 ,认为王维的思想并没有一个明显的转折 ,他一生
“饥饿的事业”
作者: 暂无 来源: 绿风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   新诗   文学研究  
描述: 俄罗斯诗人曼杰斯塔姆曾说:"诗歌是饥饿的事业。"这使我想到中国的一句老话:"文穷而后工,诗穷而后工"。它们之间,是否有共通点呢?杜甫是大诗人了。他说:"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儒冠",戴上顶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