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传统文化的历史命运:读《中国系统思维》
作者: 暂无 来源: 孔子研究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命运   中国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   基本特征   思维方式   古典文献   中国文化传统   文化基因   圆道观   中国系统思维  
描述: 刘长林先生的新著《中国系统思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7月版),是一部研究传统文化的系统之作。这部分构思独到新颖,内容统一。百十年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者,代不乏人。不过,大多限定于某一学科领域。《中国系统思维》一书却总览全局,评述了一系列古典文献,哲学、政治、伦理、军事、艺术、医学、农学、天文、历法、科技一一顾及,儒、道、墨、法、阴阳、五行各家各派都有一定位置,既可当作一部哲学史来读,也可当作一部思维专著来读。
刘禹锡与佛教
作者: 暂无 来源: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僧   刘禹锡   思维方式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佛教经典   冰炭不容   人生观   禅宗   师生关系  
描述: 刘禹锡与佛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客观上是因为佛教已发展到了与儒、道鼎立而三的兴盛时期,身处其时的刘禹锡幼时就与诗僧有过融洽的师生关系;从主观上看,遭受了种种打击后,他愿意接近佛教。僧人成了沟通刘禹锡与佛教的桥梁。刘禹锡与佛教是相融的;他的人生观受佛教的影响,有消极的一面;从诗禅相通的观点出发,他对禅宗的思维方式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表示认同;作为地主阶级的政治家,他有目的地容忍了佛教的欺骗性。刘禹锡与佛教又是冰炭不容的,体现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盛唐文论的光辉一页——“王氏论文”初探
作者: 暂无 来源: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言志   儒道两家   文艺思想   五言   思维方式   思想史   美学追求   文化背景   王昌龄   儒家  
描述: 王昌龄的文论在唐代文艺思想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和影响,但历来很少有人作系统的专门研究。本文分“思维方式”、“本体论”、“体裁论”三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尚有“意境论”等四题留待在续篇中讨论。本文认为,王昌龄的思维方式非儒非道、亦儒亦道,而又非儒道两家所能范围。这一极端圓融的思维方式,既有盛唐三教合一的广阔的文化背景,又是和王昌龄富于独创的个性有关。这一独特的思维方式,渗透在其文艺思想体系的所有结构层次之中,是全面深入把握其文艺思想的关键。关于“本体沦”,文章认为,王昌龄吸取了传统的“言志”说与“缘情”说之长而又加融通,拓展了传统的诗本体观念。关于“体裁论”,文章阐发了王昌龄特重五言的美学追求,指出由此也易于理解他创作多五古五律以及论诗亦多举五言为例的原因。
儒家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关系之研究
作者: 暂无 来源: 齐鲁学刊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类文明   中国传统文化   儒家思想   中国历史   思维方式   独尊儒术   统治阶级   儒家文化   西方资本主义   发展规律  
描述: 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它是人类的共有财产,有着共同的性质和发展规律,从而构成了人类文化的总体。同样,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也有它的发展历史,从而形成了民族文化。中国文化是复合体,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不同区域的文化,同地异时的文化和同时异地的文化,同时并存和互相渗透。由于中国文化是一种复合体,所以它在结构上体现了“一”与“多”的统一。进一步而言,以汉族文化为主体是“一”,吸收各族文化和外来文化是“多”,历代统治阶级的独尊儒术是“一”兼取儒、道、法、墨各家治术和容忍儒、道、佛三教并存是“多”。它们就构成中国文化整体,因此,从根源上看,它不是一根而发,而是殊途同归,是各种文化的大汇合。如所周知,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只看文字记载便有五千余年的历史,但从中国历史的发展看,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化引起了很大影响,而它们之间发生冲突,彼此渗透、交融。正因为如此,中国当代文化是中、西方文化碰撞的产物,它的总体构成是中国传统文化、西方资本主义近现代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三元融合。但这三种文化成分没得到理想的整合,尤其,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华的相同点或相异点,两者是否可以相容,如何调适的问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