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宋代理学对儒家诗教的发展
作者: 暂无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家诗教   理学  
描述: 程朱理学的理论是以原儒为本色,吸收佛、道的合理内核,将儒学教化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理论水平。儒家诗教在宋代特定的社会环境下,经过周敦颐的文以载道说和二程作文害道说的发展,到了朱熹文从道中流的观点
清末民初民间儒学对主流儒教的吸收与转化
作者: 钟云茑   来源: 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儒教   理学   儒学  
描述: 清末民初民间儒学对主流儒教的吸收与转化
两宋的《论语》诠释与儒学重建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哲学史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圣人之道   《论语》学   经典诠释   理学  
描述: 两宋时期文化界兴起的复兴原始儒学、重建儒家有体有用的圣人之道,导致《论语》诠释的学术热潮兴起。宋儒的《论语》学在经典诠释、本体建构、下学工夫三个方面均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从而建构了一种理学型的《论语》学,使《论语》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
宋代社会及个人性情对苏轼画论的影响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苏轼画论   达观   理学  
描述: 苏轼的绘画理论独树一帜、影响深远,为文人画的发展、理论的成熟奠定了基础。而苏轼对绘画的独特理解与认识是与宋朝社会的整体氛围分不开的,同时也是他个人独特思想、达观心态的产物。宋代重文轻武,加强了对文人的控制,而重理在绘画则是一种解放,是宋代独特的政治文化、文学氛围为苏轼绘画理论的提出提供了良好的土壤。苏轼的思想儒、释、道相融,一生经历数次贬谪浮沉,而达观的个性使他平衡心灵,在诗画中找到宣泄的途径。
三教合一 归终理学:论林希逸《庄子口义》的思想倾向
作者: 暂无 来源: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庄子口义》   三教合一   理学  
描述: 南宋理学家林希逸的《庄子口义》是宋代《庄》学的代表作之一。该书在解读《庄子》时,受到三教合一思潮及理学的影响,不仅以道解庄、以佛解庄、以儒解庄,还以理学为归依,表现了三教合一,归终理学的思想倾向。
论南宋书院与理学的互动
作者: 暂无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术   书院   南宋   理学  
描述: 南宋书院与新兴的理学学术思潮之间有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这种关系强化了二者的存在价值与生命力,亦有利于理学精巧高深的学术体系的建造。其奥秘在于:书院有从事思考、研究、发表和传授其对真理探索结果的权利
金朝儒学与文学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旧儒学   文学   文道关系   金朝   理学  
描述: 金朝儒学驳杂而不统一,流播着许多派别。新、旧儒学并存的格局是构成金朝文学的文化生态环境的重要元素之一。金朝境内旧儒学思想的回升,是整个古代儒学发展过程中的特殊运动形式。北宋理学诸流派起初潜存于民间
朱熹注《孟子》历史脉络之叹赜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吴中文线上学术论文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朱熹   《孟子》   经学   诠释   理学  
描述: 和孟子升格发展歷史作对照,推溯时代变革影响其理学注孟之因,造成何以注孟以道统为尊,传承经学志业,重张儒学大旗回应佛、老挑战,遂以此关怀点做为論述进路。兹此,拟以二节分析:首先,即就朱熹何以建构《四书
儒学与中国古代科技——以宋、明为例
作者: 刘芹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关系   宋代   古代科技   明代   理学  
描述: 的影响问题。科学技术与文化是密切相关的,不同的文化造就不同的科技。儒学在宋代发展至其鼎盛阶段的理学,而科学技术也随之到达了封建社会的最高水平;明代对传统文化的禁锢和西方传教士开始来华,中国的科技水平
胡适对儒学的扬弃与中国文化的复兴
作者: 李春颖   来源: 2008北京地区哲学专业研究生学术论坛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格物   名学思想   心学   自由主义   传统文化   理学  
描述: 宋明理学中核心问题之一“格物”的重新诠释进行了论述,并延伸到胡适对于整个中国文化的态度。胡适对于儒学的扬弃影响深远,重新审视这一问题将能使我们更能深刻理解胡适对中国文化复兴的热忱以及更能明确儒学的现代发展方向。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