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礼乐与仁爱精神的起源——先秦儒家的交互主体性思想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共同体   交互主体性    
描述: 在先秦儒家中 ,孔子将哲学建立在对人的理性思考上 ,开创性地提出了具有丰富交互主体性思想因素的儒家学说。作为孔子思想的继承者 ,孟子和荀子从他们所处的时代出发 ,从礼乐和仁爱两个不同的方向对孔子学说进行深化和拓展 ,使交互主体性思想成为儒家学说的一项基本的内容和原则 ,孔子、孟子和荀子的这些思想成为中华民族礼乐和仁爱精神的起源
从朱邦良到颜元:对颜元激烈反叛朱熹的心理学诠释
作者: 暂无 来源: 欲掩弥彰:中国历史文化中的「私」与「情」--私情篇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理史学   朱熹   颜元     儒家  
描述: 颜元(1635-1704)在中国思想史的研究上,是一位充满争议性的人物。颜元论学的一大特色,在於他对於朱熹的强烈攻讦。他以罕见的严厉字眼和情绪化的措词,对朱熹和其学说大加鞭挞。在有关颜元的研究讨论上,论者对於颜元思想上的此项特色,往往因研究者本身对於朱熹和朱学好恶的差异,而显现出两极化的反应。然而也正因为如此,坊间对於颜元为何用如此情绪化的方式,视朱熹为罪大恶极之「伪儒」,必欲强力批判以昭告於世的现象,并没有深入的探讨。本文的研究动机乃是以问题化颜元对於朱熹的攻击为起点,主要以心理史学的研究取向,分析他和朱子与朱子学之间的复杂关系。不同於传统的思想史研究取向专注於思想本身的分析,本文着重於探索颜元的生命经验和其学问思想转变的关系。对於他生命中的重要情感经验-父子之情的曲折发展和对朱子的虔诚信仰,以及遭受明清改朝换代之痛和长期为科举制度所迫等心理因素-加以深入的分析,来研讨颜元何以从一虔诚的朱学信徒转而为史上罕见的激烈的攻朱思想家。文中将以身份认同危机等概念,来解释颜元如何在意外得知自己的真正血缘身份的情况下(从朱邦良到颜元),激发其产生思想信仰上的危机。终其一生,颜元以日记和严格的行为规范来反省约束日常生活上的言行举止,他的年谱记录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以研讨其思想和生命进展的关系。以往有关颜元研究和评价的盲点,正在於漠视其心理变化层面,过於「理性」地了解其思想特色。这项盲点尤其展现在对於其激烈反朱思想的理解上。如果不从颜元的生命经验上,正视信仰朱子和朱子学原先对於颜元生命的重大意义,而仅从学者之间论学的争议的层次上,来讨究颜元和朱学的「爱恨」关系,实在无法理解问题的真正核心。本论文从对於其心理感情变化的历程切入研究,不仅是对於其思想深入了解的一重要取径,更企图藉此研究强调情感因素,在历史研究理解过程中可能扮演的重要角色。诚如美国史学家Peter Gay所言,历史的研究在对於人物的探讨中,应呈现其真正的情感和所遭受的挫败矛盾。长久以来,大思想家颜元的公共面貌引发各种不同的争议与评价,本文从其幼年(朱邦良)的曲折生命经验入手,侧重其私与情面相的探讨,从「情」的脉络分析其生命和思想的转变,从而对於颜元和其思想有一新的同情的理解。
试论孔子的理想人格—君子
作者: 鲍彩莲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孔子     人格     君子  
描述: 的精华之一,为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所践行,并成为他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本文主要通过对君子内在的“质”及外在的“文”的阐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说明以仁为质并约之以的孔子的君子人格的崇高
叔孙通制朝仪与信“”之流变
作者: 暂无 来源: 茂名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礼学经典   行为礼仪   流变   叔孙通制朝仪     制度礼仪  
描述: 叔孙通制朝仪是将儒家之“”纳入大一统封建王朝政刑法度的嚆矢,亦是儒“”发生流变的一大关节;秦汉之后的儒源流概分为三途:制度礼仪、行为礼仪、学经典;各自源流形貌及其体现的儒精神不尽一致;作此
朱熹视界中的老子
作者: 暂无 来源: 哲学与文化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老子   Xi   道家   Tzi   Taoism   朱熹   无为   Zhu   Ritual   Lao     Wuwei  
描述: 朱熹是新安理學的創立者。朱熹視界中的老子既是道家之祖,又是禮學大師;老子之學既源出三代文化,又得益于「方外之士」的價值取向;老子的清虛無為、柔弱處下既是個人的處世之術,又是統治者的治世之道;老子哲學既影響了儒釋道三教的發展,又影響了漢、晉政治。因此,「朱熹視界中的老子」折射了中國傳統哲學的發展面貌,以及南宋時期的儒道關係。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