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宋明理学及其发展脉络
作者: 暂无 来源: 云南社会科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发展概况   宋明理学   形成过程  
描述: 理学是对我国公元10世纪到19世纪中叶哲学史上的重要学术体系.它肇端于唐中期的儒学复兴运动,主要的思想家集中于宋、明两代,理学思想一直绵延至清代中叶.宋明理学是立足于继承先秦儒学,整合儒、道、佛三教,为中国后期封建社会奠定新型意识形态的学说,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从“寂然不动,感而遂通”看佛学对宋明理学体用观的影响
作者: 暂无 来源: 前沿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学   体用观   宋明理学   《易传》  
描述: 自南齐道士张融将"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从《易传》中摘出来调和佛道二教之后,佛教也采用这种说法有意改造中国本有之经典来表达自己的理论,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体用对举的思维;宋明理学家吸收了佛教的体用思维
二程的佛教观及其思想史意义
作者: 暂无 来源: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教   二程   宋明理学   儒佛关系  
描述: 的认知、理解和评价,含有极具启示价值的信息:第一,佛儒关系讨论旨.趣的转向;第二,偏颇的文化选择态度;第三,对佛教的自觉性误读;第四,对宋明理学中佛儒关系的初步预制。
马复初哲学中的“全体大用”探析
作者: 暂无 来源: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复初   “全体大用”   宋明理学   伊斯兰哲学  
描述: 大用借用朱熹的概念,但与宋明理学认知宇宙本质的直观知识之认识有所不同,被赋予了伊斯兰教天堂和后世的理性。
佛教逻辑对宋明理学理论思维的促进
作者: 暂无 来源: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教逻辑   宋明理学   理论思维  
描述: 道家和道教从不同方面继承了《易》的象数论;佛教与古代印度数论哲学接近。佛教、道教均主出世,较易融通。儒佛都主张心性本善;佛教的知识论(现量说)、自性论与儒学原有的自省观和心性观有相通的潜在因素,可在思维逻辑上对理学的形成产生作用。
儒学重构对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启示
作者: 暂无 来源: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宋明理学   儒学   现代化  
描述: 宋明理学是援佛入儒、对儒学进行改造的产物。这一文化融合模式为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当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出路在于吸收现时代的先进文化,对自身的形式和义理进行现代化的重构。
略谈李贽的反封建思想
作者: 暂无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贽   反封建思想   宋明理学  
描述: 李贽批判假道学、提倡个性解放、揭露封建王朝的腐败,其矛头都是对准宋明理学.宋明理学是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是封建主义思想的重要表现.不论是李贽曾经说过自己是"儒",还是别人说过李贽遵奉"圣教",这些
关于“三教合一”与理学关系的几个问题
作者: 暂无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教合一   宋明理学    
描述: 上归向心性的趋向;宋明理学是唐宋以来儒、释、道三教归一趋势发展的其中一个主导性理论成果;三教合一既是理学形成的重要原因,也是理学的基本特征;理学在本体论、人性论和修养论上都体现出以儒为主、融合佛、道二教的特征。
宋明理学与佛学关系蠡测:“格物贯通”与“渐修顿悟”之比较
作者: 暂无 来源: 学习与实践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学   渐修顿悟   宋明理学   格物贯通   儒佛关系  
描述: 儒佛关系是宋明理学研究中重要问题。比较"格物贯通"与"渐修顿悟"的异同是重新研究宋明理学与佛学关系的具体切入点。"渐修顿悟"是中国佛教在探讨"渐次修行"和"直下了悟"的关系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渐修
宋明理学和谐思想探微
作者: 暂无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性论   知行关系   宋明理学   本体论   和谐  
描述: 宋明理学在儒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儒、道、佛"三教的融合与会通。学界曾对宋明理学中理气关系、心理关系、心性关系以及知行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普遍探讨和争论。从和谐的视角来看,过去人们简单地批判"理本论"而肯定
< 1 2 3 ... 8 9 1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