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传统文化维度中的“为官之德”及其现代价值
作者: 吴延芝   来源: 2012年山东社科论坛:“公平正义与社会和谐”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道德底线   以德治国   无为而无不为   为官之德  
描述: “为官之德”,简言之,就是主政掌权者的道德修为,属于为官者的必备素质 之一。中国古代文明的主流——儒、道两家对此问题都曾经进行过探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历 史和现实不止一次的告诉我们,“官德”绝非小事,更非私人之事,官德建设始终与国家的政权安 危紧密相连,官德兴,政权安;官德衰,政权乱。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始终遵循着自己的规律, 探寻过去,温故而知新,从古老深厚的中华文明中寻求治吏良方,有助于我们把握今天,开拓未 来。
以儒治企,打造百年方太
作者: 暂无 来源: 创新时代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文化教育   中国企业   企之   道常   管理制度   企业利润最大化   侯王   无为而无不为   身股   家族企业  
描述: 在中国企业中,第一个建立孔子堂的是方太。方太的思维方式与众不同:可以治理国家的思想,一定可以管理企业。"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这句来自《道德经》的话既是方太二代领导者茅忠群的处事之道,也是方太的为企之道。对于大多数刚接手家族事业的第二代企业家来说,因为受到过良好的教育,通常会借鉴西方的管理制度来改造传统的家族企业中的弊端。方太创始人茅理
以儒治企 打造百年方太
作者: 暂无 来源: 国家电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企业   西方管理模式   道德经   管理制度   无为而无不为   思维方式   孔子   领导者   身股制   治理国家  
描述: 在中国企业中,第一个建立孔子堂的,是方太。方太的思维方式与众不同:可以治理国家的思想,一定可以管理企业。"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这句来自《道德经》的话既是方太二代领导者茅忠群的处事之道,也是方太的为企之道。1999年,茅忠群开始引进世界500强的高管来企业任职,初衷是学习西方管理模式。但很快暴露弊端,"在外企的制度中,外国人看到的是规矩,但中国
试论儒释道之联结点
作者: 暂无 来源: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知天命   八正道   创始人   传入中国   无为而无不为   儒释道   四谛   联结点   释家   印度佛教  
描述: 研究中国古代哲学,特别是汉魏以后的哲学,势必涉及儒、释、道三家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非常复杂,本文仅对三家之联结点作一尝试性探讨。所谓儒、释、道三家,系指我国古代哲学史上的三大学派。其中,儒、道二家皆创立于先秦,释家则乃自后汉之初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始有之。从此,儒、道、释三家并立,成为我国古代哲学舞台上的三个主角。毫无疑问,儒、道、释这三个主角之所以能够在同一舞台上表演,并在发展中趋于合流,就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同一性。这种同一性,当然包括三者之间互相贯通的关系。本文所谓的“联结点”,正是指其相通之处而言的。我们说儒、释、道本来就存在着相通之处,这当然是指在它们的创始人的学说中就已内在地包含了某种相通的思想。这种相通的思想体现在他们所提
论作为思维方式的“无为”
作者: 暂无 来源: 晋阳学刊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老子》   《庄子》   认识论   思维方式   韩非子   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而治”   吕氏春秋   道德修养   社会政治观  
描述: 论作为思维方式的“无为”徐克谦“无为”的思想不只属于老子、庄子或黄老学派,它普遍地存在于先秦儒、道、法等主要学派代表人物的思想学说之中。“无为”在各家各派的学说体系中虽然有着不同的含义,但从实质上看,“无为”其实是一种思维方式,具有方法论的意义。“无...
谈韩非《解老》中两个有争论的问题
作者: 暂无 来源: 湖湘论坛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不法常可   工人数   儒家思想   上德   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思想   仁义礼智   道之   《韩非子》   解老  
描述: 《韩非子》中的《解老》篇有两个问题曾引起学术界的争论:一是《解老》开头几段文字对仁义礼智等儒家思想的评论,与韩非反儒的思想是否存在矛盾;二是在“工人数变业……”一节说“有道之君贵静,不重变法”,与韩非“法与时转则治”的变法主张是否抵牾。有不少学者把这两个问题归结为《解老》同韩非思想体系的矛盾,主张把《解老》从韩非作品中分离出来;也有学者认为《解老》实际上
老子“无为”本义探源
作者: 暂无 来源: 长沙水电师院学报(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淮南子   范畴   本义   探源   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思想   庄子   相互关系   董仲舒   唯物史观  
描述: 本文用唯物史观的考察方法探讨了历史上道、儒两家“无为”论的相互关系,认为儒家“无为”说只是“援道入儒”,为儒所用而将老子“无为”儒化的结果。并引证《庄子》、《墨子》、《淮南子》及《老子》原著,证明老子“无为”原义是要求排除经世治国中的个人目的与私欲,而并非主张无所作为。“无所作为”说只是历代经学家们对“无为”范畴的曲解。
中国思想文化的开山纲领——《老子》
作者: 暂无 来源: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思想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始基   物物者非物   老子思想   常善   无为而无不为   问礼   损有余而补不足   史著  
描述: 现行的哲学史思想史著作,多把建立中国传统文化始基的功劳归之于孔子,因而《论语》成为论者们所乐于称颂的“经典”。而早于孔子且影响过孔子的老子却受到冷落。这似乎不太公正。谈起传统文化,人们自然会想到儒、道、释。“释”是汉代的“舶来品”,它能在中国生根立足,仰仗的是汲取儒、道思想之功。而儒、道两家一经考察就会发现都源于《老子》。
论老子书的“食母”与“教父”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史哲 年份: 196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无为思想   老子   教父   无名   儒家思想   自生   无为而无不为   思想体系   圣人   养生  
描述: 老子書在第二十章里提出“食母”,在第四十二章里提出“教父”,“食母”指道說,“教父”指不道說,它是反复在談道与不道的道理。一无为是道,有为是不道。天与人的关系,有为与无为的关系,是儒、道两家思想体系的分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誠者、天之道,思誠者、人之道”,以有为为基础,来說明天人合一的关系,是儒家思想重点之所在。天道无为,人道为无为,以无
先秦“无为”思想简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老子   先秦时代   思想家   君道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   西周初年   庄子   人生观   重要思想   虚静无为  
描述: “无为”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思想.先秦道、儒、治刑名法术的学者无不讲它;汉代不仅学者讨论,还被施诸实践,造成了汉初“无为”而治的盛世.它对后世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无为”内涵十分丰富,包括自然观、政治观、人生观诸方面的内容.它是不断发展、不断丰富、不断完善的.对于它的内涵和发展情况,学术界还没有人系统论述过.本文只试图就它在先秦时代的情况作一些探索. 先秦“无为”思想大体上可以分成四个阶段:(一)从西周初年(《诗》、《书》)到西周末年(《周易》),是“无为”思想的萌芽阶段;(二)春秋末年(《老子》)是“无为”思想的形成阶段;(三)从春秋末年到战国中晚期(庄子及其后学,治刑名法术之学的学者如稷下先生、慎到、尹文、申不害、韩非,马王堆古帛书等),是“无为”思想的发展阶段;(四)秦王朝建立前夕(由吕不韦组织编纂的《吕氏春秋》),是“无为”思想的初步总结阶段.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