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双重跨越与整体表达——辜鸿铭儒经英译的跨文化阐释
作者: 暂无 来源: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外译   辜鸿铭   跨文化阐释   儒家经典  
描述: 典籍是承载一个文化体系主要特征的显性符码,而典籍翻译则是一种显明的跨文化阐释行为。在儒经英译过程中,辜鸿铭构建了一条“归化性文化阐释”和“补偿性文化阐释”互相作用的文化阐释路径。辜译儒经通过归化性文化阐释,实现了朝向西方性和现代性的双重跨越。通过补偿性文化阐释,以核心概念词特殊英译形式和副文本阐释的方式,形成了一种指向儒家文化乃至中华文明本质的整体表达。辜译儒经的成功经验,对当前中华文化对外输出提供了有益启示,只有在对传统典籍进行归化性文化阐释的同时,保持典籍文本的整体性意涵,才能有效推进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
儒家经典之确立及其特征论析
作者: 暂无 来源: 周易研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经   权威性   经典化   典范性   儒家经典  
描述: 儒家经典之确立,当在儒门内部具有相当的权威性。儒家经典文本具有典范意义,其文辞体式为后世文章取材之渊薮、制作之模范。儒家经典组合有其时代性,儒门五经从确立以来一直地位稳定。较之西方,儒家经典虽更近于古希腊之专门经典,但却亦有类神圣性经典的准宗教性特征,与此同时,又表现出包容性和对他派典籍相当的容忍度。儒家经典的确立与流传皆同传注笺疏关系密切,可谓"经传一体,以传存经"。此外,经典确立过程中选择视角颇为重要,此一特征,中西皆然。
论儒家思想对外传播之比较——以《春香传》与《瓦尔登湖》中的人格修养论为例
作者: 暂无 来源: 边疆经济与文化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格修养   《春香传》   《瓦尔登湖》   对外传播   儒家经典  
描述: 儒学思想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而且对东亚乃至世界的文化发展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东西方的很多文人墨客创作的小说、散文中直接或间接地引用儒家经典,既传播了思想文化、又反映了社会现实,思考了人生、社会和价值观念等。朝鲜古典小说《春香传》与美国超验主义作家梭罗的散文《瓦尔登湖》中体现的儒家思想,尤其是其中的人格修养论,反映了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之间的利用与融合的复杂性,而儒家经典的世界性传播往往是在异国既定的意识框架下进行,对其中的伦理思想进行"适合自身口味的吸收或改变",凸显出儒为外用的目的性和可接受性,以更好地传承文化经典,弘扬民族文化。
“礼之用,和为贵”是维护纲常礼教的理论命题——以朱熹的专制主义和谐观为典型例证
作者: 暂无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朱熹   专制主义和谐观   纲常礼教       儒家经典  
描述: 朱熹以四书为核心经典,以天理为最高范畴,以纲常为核心内容,以中和为理想境域,论证礼与各种范畴的共同属性及内在联系。他从礼为和之节,和为礼之用;礼与天理、仁义、纲常异名同实;礼为各种治道的总称和总则等角度,对儒典的礼乐中和之治作了必要性辩护、可行性论证和理想化描述。他掩盖了一个事实,即儒者之礼乐中,和有其阴毒、冷酷、血腥的一面,却又道出了一个事实,即恪守纲常伦理是要吃苦头的。事实表明,“礼之用,和为贵”是维护纲常礼教的理论命题,堪称专制主义和谐观。中国学术界必须积极探索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的正确途径,避免“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正确的方针被盲目“弘扬传统文化”“弘扬国学”“弘扬儒学”的学者们糟蹋。
与俗龃龉——《丁元公贝叶罗汉册》赏析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品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赏析   史料记载   生卒年   书画家     罗汉   传世作品   儒家经典  
描述: 丁元公,字原躬,生卒年不详,据相关史料及传世作品可大致推断其生于明天启年间,清康熙中叶逝世。丁元公原本是浙江嘉兴一介布衣,家里世代崇儒,他自小学习的也是儒家经典,早年间去州县做过小吏,后来才出家为僧。有关他的史料记载并不多见,仅散见于朝鲜人《皇明遗民传》,朱彝尊《明诗综》《静志居诗话》,李桓《国朝耆献类征》,李浚之《清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