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孔子政治伦理思想初探
作者: 张文超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礼治     政治伦理   孔子     德治    
描述: 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是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的双向互动。在这一过程中,伦理道德与政治相互交柔、渗密不分。本文就是针对该种情况,分别从基本概念(“仁”、“礼”)及其关系;哲学起点(人皆有道德属性且倾向善);社会政治理想(理想社会:以“仁”为本质特征的“大同”;现实社会:以“礼”为本质特征的“小康”);伦理道德与政治之关系(从道德与刑政的关系——“德”主“刑”辅、政治的实施过程——道德修养和感化、君臣关系——不只是权力制约关系,而且主要是道德调节关系三个方面说明:伦理是政治的基础和出发点;政治是伦理的旨归、目的
试论孔子的“德治”思想
作者: 谢菲   来源: 湖北省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活动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善政   用贤   教民   德治   爱民   富民  
描述: 孔子的“德治”思想长期以来颇受人们关注,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应归功于这套理论本身的逻辑性和体系性。爱民、富民、教民是其理论的根本出发点;正己、善政、用贤是其实现该理论的方式和手段,上述一切均是为了实现孔子所向往的“大同社会”。
论柏拉图《理想国》的蓝图:兼与孔子的德治思想比较
作者: 刘丹忱   来源: 中国世界史研究论坛第五届学术年会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比较   柏拉图   孔子   仁政   德治   理想国  
描述: 合作”;理想国中的教育是培养治国人才。他根据本人的观点分析了希腊各种政体的弊端。本文对柏拉图理念政治的“善”和“正义”同孔子德治的“仁”与“礼”的异同处做了比较;对柏拉图的哲学思考、对孔子“好古敏求”、“有教无类”等进行了评析.概述了柏拉图和孔子在历史上的作用与重大贡献.
德治与法治
作者: 暂无 来源: 北台湾科技学院通识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德治   封建制   法治     法家   宗法制   儒家  
描述: 4龟,台思想是中圆的政治传统主要的精神是统治者以自身的道德晶化力 量来教化臣民。路持种定的社会秩序与政治安定﹒ 德治思想是特定时﹒宜背 景下的产物﹒ 起海於别代﹒ 周朝初年,周公制权作乐!以索法制
简析儒家的“人性善”与人治
作者: 暂无 来源: 创造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伦理学   “人性善”   人治   德治   文化研究   儒家   传统文化  
描述: 儒、道、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派别,它们相互影响,对中国政治思想的演变产生了很大作用。这里要讨论的问题,是自西汉以来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儒家强调“人性善”,而人的“善性”主要由“圣贤君子”来体现、发掘、弘扬;当“小人”没有行“善”的自觉时,就要由“君子”来教化;在“教化”失效时,就得靠政治权力来强治。这样就走向了以道德立国,把道德政治化、刑律化的道路,使中国社会陷入了“人治下的法治”、政治伦理化的境地。
荀子的治道及其当代价值
作者: 韩星   来源: 儒学全球论坛(2007临沂·苍山)暨荀子思想的当代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荀子   礼治   治道   德治   法治   集大成  
描述: 三皇时代以道治,五帝时代以德治,三王时代以功治,五伯时代以力(法)治。荀子以儒为主,集儒家以及百家之大成,其思想主体是讨论治道。论文梳理了荀子治道的基本内容:人道政治——治道总论;隆礼重法——礼法合
陆贾:向非儒文化观挑战的汉儒第一人(下)
作者: 暂无 来源: 皖西学院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统治者   《史记》   文化观   文化价值观   德治   政治主张   陆贾   《论语》   价值取向   政治国家  
描述: 四 陆贾所谓仁义政治的首义在于德治无为。在他那里,德治很明显是针对春秋季世以来日益得到发展的政刑政治而言的。其实,早在《论语》中,孔子就曾尖锐地指出: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为政》)
西汉的儒法治道:兼论《荀子》与《盐铁论》、《汉书‧刑法志》的传承
作者: 暂无 来源: 先秦两汉学术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刑罚   《汉书   德治   《盐铁论》   刑法志》   西汉   儒法治道     《荀子》  
描述: 苟子为战国後期的赵国人,曾经居住於兰陵,着书数万言。苟子为儒者,也以维护 儒家为职志,他提倡性恶,兼法後王,将儒家的「礼」由封建社会的仪式转化为治国环 节的一种制约,并且不排斥刑罚,认为适中即可。苟子的弟子有李斯、韩非、浮丘伯, 而浮丘伯又传汉朝的楚元王、申公、白公等人,可见苟子的学术一脉传至汉代,并且对 法家有重大的影响。 西汉文景之时,揭示黄老之治,却睹好刑名;汉武帝标榜儒家为治国准则,却是「阳 儒阴法J '宣帝治国以王霸之道相杂;这些都是以儒法相杂为主的治国策略。苟子的思 想适合西汉的政治情况,可以说是影响西汉最深的儒者。西汉前期的贾谊、董仲舒等有 影响力的大臣,或多或少皆受苟子影响;中期的《盐铁论〉之中,也可见到苟子思想端 倪;班回记载与评论西汉之事的《汉书〉在(刑法志〉之中,多处引用苟子之言,并且 赞同儒法相合的思想。 本文以《盐铁谕》与《汉书﹒刑法志〉之中所呈现的理念,寻找与〈苟子〉治国观 念的关连,并且解释西汉儒法治道的缘由。
儒法互补
作者: 暂无 来源: 哲学动态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释   中国传统文化   君臣父子   儒道互补   仁政   德治   儒法互补   法家   儒家   血缘伦理  
描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仅存在着儒道互补、儒释互补,而且存在着儒法互补。儒家是要“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法家则要“正君臣上下之分”,两家的目的是一致的,只是手段和途径不同而己,即所谓“同归而殊途”。儒家标榜仁政和德治,着重从血缘伦理方面来区别亲疏贵
法治·德治·人治—王船山政治思想探要
作者: 暂无 来源: 船山学刊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法”   王船山   执法   探要   治国之道   德治   政治思想   已矣   法治   政治观  
描述: 王船山用进化论的历史观,把儒、法的治国之道,放到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来考察,分析丁法制、德治、人治的关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政治观,很有点辩证思想,今天仍能对人有所启发。
< 1 2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