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两晋南北朝美学研究二题
作者: 暂无 来源: 枣庄学院学报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水画   世说新语   儒道融合   自然美   陶渊明   人物品藻   东晋南朝   魏晋玄学   精神美   审美理想  
描述: 魏晋南北朝政治上的动乱局面,冲垮了汉代独尊儒术的一统思想,出现了儒、道、佛汇流现象。魏晋玄学兴起,儒道融合,清谈之风侵及朝野,南北朝则佛、道、儒并进。品藻人物是晋人清谈的内容之一。本来品藻人物是关乎人的精神美丑的议论,但它影响到艺术,当时许多重要的艺术概念和审美范畴,源于人物品藻。本文要阐明的第一个问题,即两晋品藻人物所体现的审美理想及其对艺术的影响。东晋南朝之际,人们不仅对精神美津津乐道,而
佛学与哲理、禅趣诗刍议
作者: 暂无 来源: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禅趣诗   谢灵运   佛学   士大夫文人   “理”   陶渊明   诗歌创作   王安石   禅宗   日常生活  
描述: 本文选取历史上一些著名诗人陶渊明、谢灵运、王维、杜甫、王安石、苏轼等富有哲理、禅趣的诗作作为典型的案例加以剖析、以探求佛学东渐与中国本土的儒、道思想相交相融,不仅影响士大夫文人的心理建构.而且影响他们的诗歌创作的审美追求的轨迹。
道与中日文学
作者: 暂无 来源: 日本学论坛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与谢芜村   日本江户时代   道家思想   王维   陶渊明   玄言诗   山水田园诗   中日文   神仙思想   道教思想  
描述: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家思想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之一,在我国封建社会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鲁迅曾评价:“中国的根抵全在道家”(《致许寿裳》1918年)。道就是“无为而无不为”’或“无为自化、清静自正”,与儒学一样为封建社会统治者所利用。“内道外儒”是历代统治者采取治政的基本手段,一明一暗,贯穿着封建社会政治、文化的各个方面。道主哲学艺术,儒主政治伦理。本文中的“道”包含二层意思,一为道家,二为道教。道家思想属于哲学范畴,而在东汉时期形成的道教则是一种宗教,但它的思想根源来自道家哲学,视老子为教主,称为“太上老君”,把《道德经》作为经典。道教在发展过程中,吸取了很多佛教的内容,充实了教义,戒规仪式也得到了完善。南北朝的道教大师陶弘景在构造神仙世界中也“融佛入道”,在茅山立佛道二堂,隔日礼拜。道教与儒佛的关系一方面相互排斥,一方面又相互吸收,道教是一个各种思想融合一体的宗教,主要是神仙思想,其次是庄周思想和佛教思想,还有一些儒家思想。宋明理学的哲学体系就把道儒佛三家的某些思想融为一体。唐太宗李世民立国之初,出于政治上的需要,为巩固政权,利用老子姓李,当做远祖同宗加以炫耀,晋封老子为道教...
“体道”的文学与“说道”的文学
作者: 暂无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体道”   文学作品   人的危机   自我拯救   才性   精神胜利   道家思想   老庄思想   陶渊明   两汉王朝  
描述: 本文从如下的事实展开我的话题:以老庄思想为核心的道家学说在其诞生四五百年之后重新成为知识界的显学,乃是一个阶层在精神上自我拯救的必然结果。但是,道家之学是否真正地解决过这些人的危机?换言之,本文要说的不是受道家思想影响的文学作品的现实,而是文学家们的生存现实。 立国四百余年的两汉王朝的走向溃烂.不仅结束了一个时代,而且宣告了士人阶层笃信恭行的在“博施济众”中实现人生的精神实践的破产。帝国对儒术的提倡不过是对坟墓的粉饰,“外儒”遮掩下的“内法”不过是“以刑去刑,以杀去杀”(韩非语)的酷烈。世代奉儒的士子们在汉末的绝望心情仅举仲长统以“大乱、小乱、大乱”的恶性轮回的概括对既往历史的诅咒,
陶渊明反佛说辨异——兼评逯钦立先生论陶文之疏漏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影神》   兼评   陶文   游魂   陶渊明   玄学化   佛教哲学   逯钦立   辨异   顺化  
描述: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后期,且与佛门人士多有往来。但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都否定他与魏普佛教思想有联系。四十年代,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先生就说:“渊明之思想为承袭魏晋清谈演变之结果及依据其家世信仰道教之自然说而创立新自然说。……故渊明之为人实外儒而内道,舍释迦而宗天师者也。”(《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
林语堂人生探索中的矛盾与困惑——读《人生的盛宴》
作者: 暂无 来源: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生哲学   资产阶级   人生探索   陶渊明   基督教   生物学   林语堂   人生观念   人生理想   矛盾与困惑  
描述: 在近代史上,林语堂是一位与众有别的文人学者。他“脚踏东西文化”,徘徊于西方的基督教与中国的儒、佛、道之间,游移于当年的进步文化阵营内外,其复杂的思想,多变的品节,纷芜的言行令评论界争议不已。读一读《人生的盛宴》这部反映着林语堂大半个世纪对人生种种探索与理解的文集,人们会清楚地看到林语堂思想上的混乱导致他对人生的看法同样充满着矛盾与困惑。基督教的教义,
田园诗人——陶渊明
作者: 暂无 来源: 课外语文(初中)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族   九江市   陶诗   语言特色   陶渊明   个人简历   思想   田园诗人   积极进取   文学家  
描述: 个人简历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文学家。名潜,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出身于没落的仕宦家庭。在家族中,他既(?)敬曾祖陶侃的积极进取,又特别赞赏外祖孟的冲淡自然,思想中融入了儒、道两种精神。前期(41岁以前),他渴望进取,渴望干一番事业,做过江
陶渊明尊孔与悖孔思想探析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尊孔   论语   倾向性   学派   孔子思想   陶渊明   思想核心   重大变化   统治阶级   思想探析  
描述: 魏晋时期,儒佛道三家思想活跃,广泛流行,但仍以儒家为当时社会生活中唯一正统的学派。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时代,自然受其社会影响。他既奉行孔子标举的“名教”观念,又追求老庄崇尚的“自然”意识,在他的思想范畴
简论庄子之观及其影响
作者: 暂无 来源: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老子   境界说   庄子哲学   陶渊明   庄子美学   诗文创作   庄子思想   人生观   相对性   阮籍  
描述: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云:“庄子者,蒙人也,名周。”“蒙”在何处?自来异说纷纭。近来,有人以为在今河南商丘附近,有人以为在今安徽蒙城。然而,历史地理有沿革变化,硬指派庄子为某地的乡贤先正并无实际意义。我们应该在一定的历史范围内去认识庄子。鲁迅说:“察周季之思潮,略有四派。一邹鲁派,皆诵法先王,标榜仁义,以备世之急,儒有孔孟,墨有墨翟;二陈宋派,老子生于苦县,本陈地也,言清净
“一从陶令平章后 千古高风说到今”——陈洪绶《归去来图》观
作者: 暂无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归去来兮辞》   古代知识分子   陈洪绥   田园生活   陈洪绶   陶渊明   周亮工   兼济天下   终极价值   中国文人  
描述: 历来传统中国文人,以儒为经、道为纬,内心的精神格局常是二者交糅并杂。儒家倡导“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道家则主张“万物与我并存,天地合我为一”,出仕用世与归隐遁世这两种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心灵。当清明政治不可遇,“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终极价值难以实现时,他们常常由官场而隐逸山林,由尘世而遁
< 1 2 3 ... 13 14 1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