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徐梵澄先生谈“儒学大义”
作者: 李文彬   来源: 国际汉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描述: 古代中国的精神运动呈自上而下的纵向品格,这是面对巨大人口最直接、最简易的方法。其核心概念就是孔子所谓的"",也即"神圣之爱",又可表述为"心灵""自我"。这是一转捩点,韦檀多学由此向内,儒学由此
儒家“熟”新探 中
作者: 杨建祥   来源: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研究  
描述: “熟”,是中国文化意蕴极深的儒家传统,意思就是化“”为德性、德行,化“”为功夫,化“”为做人、做官、做事、傲学问的基本原则,就是对“”的活学活用,从学“”到养“”、从化“”到用“
儒家“熟”新探 上
作者: 杨建祥   来源: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研究  
描述: “熟”,是中国文化意蕴极深的儒家传统,意思就是化“”为德性、德行,化“”为功夫,化“”为做人、做官、做事、傲学问的基本原则,就是对“”的活学活用,从学“”到养“”、从化“”到用“
儒家“熟”新探 下
作者: 杨建祥   来源: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研究  
描述: “熟”,是中国文化意蕴极深的儒家传统,意思就是化“”为德性、德行,化“”为功夫,化“”为做人、做官、做事、傲学问的基本原则,就是对“”的活学活用,从学“”到养“”、从化“”到用“
孔子的
作者: 孟杰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德情感     道德理性  
描述: 孔子思想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中国文化发展的所有丰富性特征都可以从孔子那里找到根源。孔子思想的主要特征之一便是他提出了著名的“”的思想,以至后来有人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仁学”。儒家传统道德修养观是
大仁不“”——《老子》对人为之“”的反思
作者: 暂无 来源: 哲学分析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老子     自然与人为  
描述: 经道家后学的更革,《老子》第十九章的文本呈现出弃绝仁义的极端倾向。通过比照郭店楚简原文,不难发现,《老子》对的思考远高于机械地排斥与抨击。立足于自然与人为的区分,《老子》以更深远的自然之来反观
我欲,斯至矣—对孔子的解读
作者: 冯晨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活方式   德性生命  
描述: 通过对孔子的分析发现,孔子之从结构上说分为道德动力和道德规则;从行的能力上说分为先天基础和后天因素。因此,无法仅仅用道德规则说明,行的能力也无法仅仅以后天的因素说明。为了充分解释孔子
论孔子的仁学
作者: 邹新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道德   孔子   天命  
描述: 本文自殷商至春秋时期的神人关系出发,阐述了在孔子仁学思想确立之前,自殷商至春秋时期的神人关系所经历的十分漫长的演进过程,本文把这一思想演进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殷商时期的“神权至上”阶段; 西周时期的“神民互补”阶段; 春秋中晚期的“人文思潮的兴起”阶段。殷周时期,在神人关系系统中,人经历了从“无我”走向“自我”,从“隐”至“显”,从“无主体性”到“自我发现”的漫长的艰难曲折的历程,人的自我发现和价值自觉为中国思想文化特别是儒家仁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思想资源和理论基础,孔子仁学思想的确立,正是殷周
孔子论新探*
作者: 张波   来源: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孔子   身心关系   人我关系  
描述: 是孔子学说的核心范畴。历代学者在解读时,往往立足于人与人关系的视域进行阐释。然而,从“”字的本源看,孔子论不仅就身心关系阐发,也从人我关系论述。就前者而言,指向的是主观的实践,即成己之道;就
浅谈孔子的“”“礼”思想
作者: 黄素华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孔子    
描述: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仁和礼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两个重要范畴,由于社会政治条件不同,各个时期对孔子、礼思想何为核心地位都有不同的看法。本文主要是对孔子的著作《论语
< 1 2 ... 332 333 33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