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易经哲学中的价值根源之奠定过程:以天、神观念之转化与人为例
作者: 金圣基   来源: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联第四届会员大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本章的主旨是透过易经哲学天神、吉凶观念演变过程与其所突破的传统天神、吉凶观念作分析,以便了解其中蕴含的人自律扩大过程。本文既然运用「自律」观点要探讨易经哲学人的含义,笔者认为首先要分析易经哲学中天神、吉凶观念的意义。自律道德成立关键要素中一个即为是否自己就是普遍道德法则的制定者。因为由自然界的事物,受自然定律的支配,形成自然世界;而有理性者——人类—不受自然定律支配,却依「自律」而行为。换句话说,真正自律的人自己就是道德法则立法者。按照这种「自律」原理,本文为了了解易经哲学人观中自律含义,不能不重视其道德法则的所从来。本章先要了解易经哲学中天神、吉凶观念。 在本论文中将对易经哲学中天神观念之意义加以阐述,透过此可了解易经哲学中天神观念之脱人格神意义。然后再与自然义天神观念以及干道、易道的相配合.以便对天道与人道结合,并立加以讨论。本文的目的乃是阐明易经哲学的天神观念并不是外在的道德命令者、主宰者,而是易传的天神观念才可以奠定了人自律道德的根源。
汉语言远端教育文化圈:一个值得注意的远端教育文化构想
作者: 张亚斌   王淑娟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远端教育   汉语言   文化圈  
描述: 太平洋远端教育文化圈”两个子层次。本文对于“汉语言远端教育文化圈”内外的远端教育合作、尤其是远端教学资源建设的开发与共享合作,提出了一些具有建设的意见。
净空法师圣贤教育丛书 智慧教育+道德教育+人生教育+生命教育 套装共4本
作者: 净空法师口述   王海峰   施景培   来源: 北京:团结出版社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图书
描述: 《智慧教育》系从释净空老教授所讲述的600集《净土大经解演义》中,粹取有关内容编辑而成。是《圣贤教育》丛书四个分册中的第一分册。<br>本书通过对佛、佛教等司空见惯的名词术语的解释,以及释迦牟尼佛陀生平、传统佛学教育机制、寺院艺术教化形式等等一系列历史演变的陈述。明确指出佛教在现代社会的五种变质形态,提倡反对迷信,提倡智慧与理性。说明佛教的本质,并不是宗教,而是释迦牟尼佛陀所开创的对于生命与人生的智慧的教育。在佛学的学理中,包含了博大精深的科学与哲学的内涵,可以成为人类生活的精神指导。为高度繁忙的现代都市人群,从传统经验与教典中,提出最为适合于现代职场人士操作的“一门深入、长时熏修”的学习修养与成就智慧的方法。帮助人们瓦解紧张的现代生活的压力,获得心灵的支持和精神生命的升华。<br><br>《道德教育》系从释净空老教授所讲述的600集《净土大经解演义》中,粹取有关中华传统文教的内容,编辑而成。是《净土大经解演义菁华》丛书四个分册中的第二分册。<br>释净空教授结合他数十年的人生阅历和治学修养,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和角度,陈述中华民族圣贤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以传统的五伦十义、四维八德的文教理念而铸成全社会一致遵循的精神宪法,以及中华王国开放包容的文化胸怀,缔造了十七世纪以前的举世无双的文明与荣誉。检讨近代战争失败而导致的民族文化自信丧失,以至于盲目抛弃传统文化,从而带来今日社会道德的堕落。深入浅出地为现代中国人厘清了以往对中华民族历史与传统文化的种种误解。特别提出儒释道的三个根本修养,指出文言文是传承中华文明的瑰宝,以及传统胎教的良鉴,发前人之所未发。帮助现代中国人正本清源地认识到历史文化的真实相。尤其为今天处于精神迷茫中的许多中国人,提供了恢弘、博大而坚强的信念支持。<br><br>《人生教育》系从释净空老教授所讲述的600集《净土大经解演义》粹取有关端正思想观念以追求真实的人生成就的内容编辑而成,是《净土大经解演义菁华》丛书四个分册中的第三分册。<br>本书说明,时代在变化,观念在更新,人人都必须放下成见,开阔眼界,不宜固守已有的知识,应当突破现有知识的拘囿与视角的盲区,开放视野,去学习有关人生与生命的学问,才能看破人生与生命之真实相,才能放下烦恼,勇于担当,获取真实之成就。读者若能放下成见,以博大包容的人文胸怀,以理性的智慧去研究、去思考、去接受、去粹取本书中的观念,亦能对端正与升华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生命观,从而缔造幸福和成功的人生,提供有益的帮助。<br><br>《生命教育》系从释净空老教授所讲述的600集《净土大经解演义》粹取有关汉传大乘佛学净土宗学派的核心内容编辑而成,是《净土大经解演义菁华》丛书四个分册中的第三分册。<br>本书指出,盲目迷信与真实智慧的皈依,不能等同,必须明辨。才能赋予个人与社会以真实利益。释净空老教授以其深厚的功力和实际的修养,为人们开示释迦牟尼佛陀开创一代时教之核心精髓,和由中国精英知识阶层历二千余年持续不断之努力而总结完善的汉传大乘佛法净土宗学派的学理体系的基础内容,重点指出净业三福、五戒十善的修养基础,使男女老少、各行各业都能够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修养智慧跟福报,并且取得生命的圆满成就。说明人生百年功名富贵、生死荣辱,也只是无尽生命轮回旅途中短暂的历程。一个人必须切实履行现实人生的职责与义务,而后启发天然本具的智慧,认识生命本质,修心正行,返归自然生命之源头,才能把握把握真实永恒的生命。本书尤其指出,净土佛国、极乐世界事实上是建立在无私与仁慈、纯净纯善的人类心灵之中。<br>
七情病须七情医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华养生保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七情病   心理疾患   “七情”   临床实践   心理状态   心理活动   中医心理学   中医心理疗法  
描述: 口文/阮鹏 “心病当用心药医”,中医心理疗法真正做到了这一点。中医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疾患主要由“七情”引起,即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心理活动。其所致的疾病往往是药物无能为力的,并主张采用非药物的治疗:把七情用五行进行归纳,以一种心理状态治疗或解除另一种心理状态,以“心”为药治疗心病。这种方法经过临床实践证明具有神奇的作用,往往使药物不能控制和治疗的心理或精神疾患得到彻底根治。以下阐述中医心理疗法的原理与古籍中的一些具体操作例子。 喜 喜指狂喜,欢喜过度。中医认为大喜能伤“心”,轻者可出现心悸、烦躁不安、失眠等症状,重则可引发心肌梗死而亡。治疗可用恐、悲、怒。因喜属火,恐属水,水能克火。悲、怒和恐有相似作用。 恐治喜案 《儒门事亲》载:一人因喜乐过度而病,名医昔庄以为其病非药物可救,于是假装为其把脉诊断,谎称回去取药再来,结果一去不回。数日后病人产生绝望情绪,以为自己即将死去,惊恐不已,放声痛哭。昔庄此时才出现,一番说明,其病不治而愈。 悲治喜案 《续名医类案》中载:李某因其子中乡试,经常失声大笑;次年其子又中进士,笑症加重,以致通宵不能入睡。其子求于太医,太医告知李某其子已暴病而死,李顿时止笑,转而痛哭。十日后太医又告之其子被神医起死回生,李某不再哭泣,从此恢复正常。 怒治喜案 《续名医类案》载:一女子无故长笑不止,其母诊于郎中,郎中问:她平时最爱穿什么衣服?其母告知。郎中于是授意让其女儿穿上自己最心爱的衣服,令其母于酒饭间故意弄污她的衣裙。于是女子大怒,笑止病愈。 怒 怒指发脾气。暴怒伤肝,而肝管理着血液的存储与释放,怒者易导致肝气郁结,呕血、瘀血,严重者诱发心脏病而亡。治疗用悲和喜,悲属金,怒属木,金克木;喜为火,木生火,而火旺可抑制木。临床多运用喜,因喜较之悲和缓而便于操作。 喜治怒案 《儒门事亲》载:项氏之妻病怒不思食欲,经常呼叫怒骂,扬言杀人。项氏请来二人涂抹打扮极为滑稽,其妻见而大笑,怒渐消,并开始进食。 忧 忧指忧愁、苦闷、担心。忧愁者心情抑郁,意志消沉,悲观失望,可使大脑功能受到抑制。忧伤肺,使气体交换受阻,可出现咳喘、呕吐、食欲下降、阳痿、癫痫等症状。治疗用喜,喜为火,悲属金,火能克金。 《续名医类案》载:某官宴请客人,席间有一萝卜很大,客人夸之。此官趁兴说:还有大得像人的。客人都笑而不信。此官后悔所说,于是忧郁而病,医药无效。其子派人做了一个大如孩童的萝卜,再宴请宾客,强挽父亲出来。此官见状大喜,病得以痊愈。 思 思指思虑过度,空想以及猜疑。思伤脾,脾主管血液运化和肌肉四肢的功能。思则气结,使人消化不良,头晕目眩,怔忡心悸,失眠多梦等。治疗用怒,因脾属土,肝属木,木能克土。 《儒门事亲》载:一富家妇女,因思虑过度失眠两年之久,脉象微弱,药石无效。其夫遵医嘱,用其钱财在外面大肆酒肉,富家妇女知而大怒,出汗,当夜即觉得困倦而顺利入睡。从此极少出现失眠现象。 悲 悲指悲痛、哀伤。悲伤心包,心包是心的外围,具有护心作用。心包出现的病症与心是一致的。悲还能耗伤肺气,导致咳嗽、肺痨、失眠、癫痫等症。治疗用喜,因喜属火,悲属金,火能克金。 《儒门事亲))载:一人因其父被山贼杀死而悲痛大哭,事后觉得心痛,医药无效,名医张子和请来巫婆,与病人一起观看,其间张子和起身学巫婆的动作和发音,以戏谑病人。病人不禁大笑,疼痛消失,数日后胸口肿块也消散了。 恐 恐指恐惧不安、紧张和继发的胆怯。恐伤肾,而肾掌管着生长、发育和生殖,并连通着大脑。人体元气由肾生成、储藏,恐使元气下陷,耗伤元气,影响人体生殖功能,严重者可出现精神失常、癫痫等症。治疗用思,思属土,恐属水,土能克水。 案例如《晋书》“杯弓蛇影”。乐广朋友因误以为弓影是小蛇,惊恐不安而病重。乐广得知后让朋友间接明白其中道理,朋友思之并豁然明朗,疾病不治而愈。 惊指突然遇到惊恐之事,以致惊慌失措,恐怖不安。惊伤胆,而胆与决断、情志、睡眠有关。胆虚则产生恐惧,以致气血失调、心神不宁、失眠、心悸和惊厥。治疗用恐,即以惊恐抑制惊恐,使患者习以为常,病即可痊愈。 《儒门事亲》载:因夜遇盗贼,某人妻受惊而病,以后每遇声响必惊恐不已,用人参、朱砂镇静安神药治疗无效。名医张子和便用恐治疗,叫其家人当面敲响物品,久之习以为常,病于是痊愈。 (地址:610083成都军医学院)
台湾民间信仰的发展趋势
作者: 暂无 来源: 汉学研究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In this paper, we shall pay attention to a series of problems which concern the recent development trends of folk religion belief and activities in Taiwan. Three categories are divided: basic theological ideas, the management of temples, and the religion movement. In the first category, we shall notice some important problems. New gods and goddesses increase gradually. The spirit worship and the hero worship are the main factors which are dominating the occurence of these new gods and goddesses. Although we know that Chinese would like to worship many gods and goddesses at a same time, it is true that the monotheism exist actually in Chinese society for a long time. This monotheism is not an exclusive monotheism, but a henotheism. The famous Eternal Mother belief is the best example of this henotheism. The belief of the Eternal Mother is very popular in modern Taiwan society. We can trace its history back to the Sixteenth century. On the other hand, a confused style of religious belief which mix with the Taoism, Buddhism, and Confucianism,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t makes us deduce the distinctions between these religions and philosophies. Many famous temples put the gods of three religions together. In the second category, we shall discuss the management of the temples. Due to the lack of a temple's own properties,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believers becomes the main source of the temple's income. How to attract a huge number of people to visit the temple? It is the major theme of the management of the temples. We select the Fo-kuang-shan-shih (佛光山寺) as the best example for discussing the management problems. We also notice the pilgram activities in modern Taiwan. It is a combination of religious and travelling purposes. In the third part of this category we may notice the money income and the social philanthropies of the temples. In the third category, we shall notice three important trends in the religious-social aspect. The first, the spirit medium, or shaman, and his private chapel increase rapidly. Because it is a kind of folk medicine for releasing people's psychological anxiety in a serious competitive society. On the other hand, the utilitarianism is the basic philosophy of this religious behavior. The second, the cultural and religious revital movement occur in the last decade. It is accompany with a rapid social change. People who leave their native homes to metropolitan for seeking jobs. They suffer isolate, unfamiliar and unfriendly, and heavy living pressure. Some people hope eagerly to touch again the life of country style, so that they participate different religious groups which stress the traditional way of life style, human relations, and mutual helpfulness. Under such a condition, some folk religious sects, such as I-kuan-tao (一贯道), Ju-chung Sheng-chiao (儒宗神教), Tse-hui-tang (慈惠堂), etc., grow up very quickly. These sects are majorly branches of the Eternal Mother belief. Religion is a part of cultural and social system. It is influenced by other parts of the society. Chinese folk religion has no special doctrines and philosophy, it is confused with the Confucianism and the morality of daily life. When the changes occur in the daily life, the religion produce responses. In general, folk religion suggest and provide some methods and chances to release the anxieties which is accompany with the social change.
中国为何盛产“公公知识分子”
作者: 暂无 来源: 杂文月刊·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口叶匡政 “公公知识分子”成为网络热词,还进了《南都周刊》的热词榜。公公知识分子与公共知识分子只有一字之差,含义却大相径庭。公公学名太监,因没了男根,对于权贵主子自然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这里的男根在我看来,就是知识分子的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是对真理、正义、良知的信仰。 中国历代都有对“公公知识分子”的批判,孔子就给这种人取了个名字,叫“乡愿”。所谓乡愿,就是一乡之中谁也不得罪的好好先生,唯唯诺诺,左右逢源。孑L子认为这种人是道义德行的祸害。孟子更反感这类人,直接说“阉然媚于世也者,是乡愿也”,这里“阉然媚世”就是指像公公一样被阉割的媚世者。孟子这样说他们:这种人你要指责他,找不出什么大毛病;他们同于流俗,合于污世,为人好像忠信,行为似乎廉洁,他们也自以为是,但与真正的道义是完全背离的,他们是人类品德中的败类。 孔孟当年所说的为士之道,与我们今天对公共知识分子的定义大意相同,强调的也是知识分子的独立意识与批判精神,以及对公共事务的关注。他们期望知识分子奉行的是独立的道统,而不是与君王同心同德的“妾妇之道”。妾妇之道,意味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无论君王做什么,都得昧着良心奉陪到底。 “妾妇之道”与“听话哲学”,是这类“公公知识分子”奉行的准则,也成为今天中国学术的基石。在他们眼中,真理不过是服务于既得利益者的意识形态,知识也平庸成可以沿街叫卖的产品。他们被关在体制的温室中,成为这个社会最安全、最少异议的人群。他们或者把自己禁锢在学术小世界中自我陶醉,只关心自己学术地位的升迁,不敢惊动任何人任何事;或者像狗一样被权力和媒体随唤随到,为了趋附某种利益、权力或权威,可以做任何观点的改变和妥协,更别说葬送什么公共利益了。 随机应变的活命主义和功利主义,是这类“公公知识分子”的真正信仰。虽然他们有时也自叹是体制的牺牲者,对体制意识的空洞无物也心知肚明,但正是有这种认知使他们的行径更为卑贱,知识界也因这种卑贱在一天天地堕落。在“公公知识分子”看来,生活和活命好像也能体现一种尊严,虽然这时他只剩下一个活动的躯壳。那些公然站出来反抗者,反而成了他们眼中的小丑,他们甚至把反抗看作自杀,把批判精神看作是对平静生活的废黜。这种心理,使得“公公知识分子”能坦然参与到任何共同犯罪的机制中,成为罪犯天然的帮凶。 我们曾把知识分子看作是用知识和真理为社会寻求正义的群体,所以他们会用知识来挑战一切权势压迫下的沉默。那虚假、乐观的公共话语想误导的,从来是知识分子力图揭示的。他们会用自己对真理的热情,来表达我们面临的真实境遇,这种对抗存在一天,至少表明我们还拥有一天的内心自由。但“公公知识分子”不同,他们指东道西、言不由衷,反而率先成为今天精神世界中最先腐烂的伤口。他们对危险无知,对杀戮麻木,他们以沉浸学术为借口,理所当然地逃避着世间苦难。他们躲在学术那貌似傲慢的屋檐下,其实不过是顺从权力的牺牲品。他们就像儿童一样,始终在等待家长们恩赐一点权利,在完全远离现实的学术世界中焦虑、堕落、穷尽一生。 孔子对这类知识分子还有一个称呼,叫“小人儒”,荀子更是直呼“贱儒”。他为“贱儒”画过三幅像,我看也很适合用来描绘“公公知识分子”:一类帽子戴在头上也显得颓废而没有精神,谈吐平淡无味,却故意模仿圣人的样子;一类外表衣冠整齐,脸色庄重,一副自得的样子,整日不发一言;还有一类,懒惰懦弱胆小怕事,没有廉耻却贪图吃喝和利益。 看了荀子的画像,我们会发现这个时代确实盛产这类“公公知识分子”。孔子说,君子不器,这里“器”的意思就是指囿于某一专业,不关心世道人心。而“公公知识分子”却往往以成“器”为傲,根本不会在意学问背后.是否还有什么活的生命法则和真理法则。今天的中国学术殿堂,早已成了这类“公公知识分子”买卖学问的菜市场,只不过这个市场的规则,要复杂一点抽象一点。真正能保持公共知识分子风骨的人,反而越来越少了。 【王翔宇荐自《余杭新闻》2010年6月4日】
企业家需要怎样的管理哲学
作者: 暂无 来源: 浙商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   大学教授   专访   管理哲学   哲学家   国际学术研讨会   夏威夷   成中英  
描述: 。 《浙商》:触及到根源的反思相对比较少。 成中英:除了少部分企业家会考虑价值观问题,其他更多的还是想怎么赚钱。包括目前流行的一些国学班,也是从中国文化中提炼了一些为人处事的方式
明代文臣气节述论
作者: 于蕾蕾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臣   气节   程朱理学  
描述: 气节,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心理养成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了屈原、苏武、文天祥、岳飞、辛弃疾、丁汝昌、谭嗣同等无数气节典范,“苟以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趋避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都是气节的体现和流露。但是,纵观整个中国历史不难发现,明代在气节方面是空前绝后的,其人数之多、坚定性之强、表现方式之极端、社会影响力之大是其他任何朝代所无法比拟的。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可以有很多方面,其影响也需要一分为二地看待。明代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程朱理学思想的顶峰时期,“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在这一提倡“忠”、“义”、“道”、“节”的思想的影响之下,中国社会对“气节”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处于这种社会背景之下的明代文臣群体也深受其影响,并成长为封建礼教的忠实卫道士以及忠国忠君的气节典范,在明代的历史上写下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诗篇。本文仅就明代文臣气节的彰显、形成原因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进行分析。本文的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明代文臣气节的表现。包括以壬午殉难和甲申殉难为代表,能在国破家亡时舍生取义的殉君之臣;面对朝政的昏庸腐败,能够不畏强权威胁、君王训斥甚至于遭受贬黜、廷杖的惩罚以道事君、直言谏诤的死谏之臣;嫉恶如仇誓死与朝中宦官、女祸、奸佞等恶势力斗争到底、坚持正义的忠正之臣。本文的第二部分详细论证了明代文臣气节的形成原因。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程朱理学空前兴盛的思想根源。对于这一问题又从统治者的推崇、科举制度的推动两个方面来论证,指出了统治者对于孔氏家族的尊崇、对崇儒重道行为的旌表、对直言进谏和忠义守节之臣的赞赏以及入仕必由科举、科举必由学校、程朱理学在学校教育和科举命题中的绝对地位、八股取士对封建士人思想的钳制作用等几个方面的特点对于明代文臣气节的养成和程朱理学的深入人心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也是本文的写作重点。其次是君主专制极大加强的政治背景。具体从封建帝王对功臣宿将进行打压以避免其功高盖主的用意以及明朝建国之初在政治、军事、律法等方面采取的一系列巩固统治的措施两个方面进行论证。最后,简要分析了明代重视节烈、崇尚气节的社会风气对文臣气节的养成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本文的第三部分一分为二地对明代文臣气节进行了简要评价。正面作用包括:对君主、宦官、外戚势力的牵制;对正义、耿直、忠贞精神的弘扬两个方面。负面评价包括:空谈道义、忽视能力;盲目忠君、违背规律;蛮力抗争、损失人才。小结部分主要探讨了明代文臣气节在大力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公民道德修养、呼唤社会道德回归,加强官员廉政建设、不断巩固执政党地位的今天具有的现实意义,同时为我国建立科学合理的国家公职人员管理制度提供了必要的历史借鉴。
瑜伽经典系列 老子道德经与瑜伽心法
作者: 邱显峰   来源: 喜悦之路出版社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图书
描述: 近十多年来,瑜伽在世界各地蔚为风潮,它的触角已深入人们心灵与生活的各个层面。一时之间,瑜伽的宇宙观、生命观与生活方式成为许多人的人生指南。瑜伽本身拥有相当多的典籍和故事书,其中不仅有实证的哲学,还有许多实修的功法。然而有众多印度瑜伽大师发现,《道德经》就如同瑜伽界最高的指导经──《博伽梵歌》一般,具有无比的光辉,两者可相互辉映。《道德经》与瑜伽有著共同的心法《道德经》的核心思想是(以道为尊,以德为贵。道法自然。以道为依皈。道、天、地、人是域中四大。)而瑜伽则是以相似于(道)的(至上意识)为尊,以相似于(德)的(造化势能)为贵,以(一切万有要依循造化势能在(至上意识)(或(上帝))的旨意下所形成的运作法则)为(道法自然),以相似于(以道为依皈)的(天人合一、与至上合一)为目标,并以相似于(域中四大)的(场)为论述的核心议题。两者的心法几乎毫无差异,其不同处仅在应用层面而非精神上。虽然《道德经》不像瑜伽提供很多实修的功法,但其中的心法却可成为各种修法的最高的指导原则。综合上述可知,研习《道德经》有助于瑜伽的进步。一本真正以瑜伽心法来阐述《道德经》精髓的书老子《道德经》虽然受到众多瑜伽练习者的重视和喜爱,但是真正以瑜伽心法来阐述《道德经》精髓的书仍不多见。所以笔者不揣浅陋,尝试以瑜伽哲学为主、儒、释、道哲学为辅,来与大家分享《道德经》的微妙心法,以期读者能融会贯通老子和瑜伽的哲学。所以《老子道德经与瑜伽心法》除了以传统的儒、释、道观点解说道德经外,还特别以瑜伽最重要的七大部经典──《胜王瑜伽经》、《哈达瑜伽经》、《王者之王瑜伽经》、《博伽梵歌》、《数论》(印度最古老的哲学)、《奥义书》(吠陀的灵性哲学)、《印度道经》(吠檀多最重要的一部经,旧译为《梵经》)来论述。而为了让读者更容易理解,笔者也特别写了全经导读,希望透过导读提供一个初略的轮廓。《老子道德经与瑜伽心法》的其它特点道德经的版本甚多,《老子道德经与瑜伽心法》是以王弼版、河上公版和帛书老子为主,并参酌其他版本,以提供读者一个较正确又易读的原经文。为方便现代人研读和了解,《老子道德经与瑜伽心法》原文加了注音和标点符号,并附有详尽的各章解说、语译和章旨与应用。阅读老子就如阅读自己一样甜美老子《道德经》与瑜伽的本质都不是宗教,它们是来自大自然和人类心灵底层的声音,想要了解它们并不需要经由学习,只要我们能放下(我执)和多欲的心,便不难发现它们就是你的本来面目。同时也将感受到,阅读老子就如阅读自己一样甜美。《老子道德经与瑜伽心法》适合一般读者、哲学喜好者、灵修者和瑜伽爱好者。
眠阁锦月
作者: 暂无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   《眠阁锦月》   散文   苏缠绵  
描述: 文/苏缠绵 图/失落帝国社团 深深深几许, 堆烟,帘幕无重数 熙攘的街道上噪音震天,掺杂着路人谈笑声、车轱辘声、偶尔的汽车喇叭声,以及最响亮的,来自卖报小贩的吆喝声。这看似升平的繁华下,却弥漫着散不去的硝烟味。 昨夜,定又是一场杀戮。君不见那扑灰的地面,似乎还有残余未清的血迹。一辆黄包车碾过,车中端坐的男子指尖一扫,略过鼻翼,却仍荡不去这抹除之不尽的腥味。 他下车买了一份报纸,插进西服内侧口袋,待转进一条胡同后才拿出仔细翻阅。 报纸上写,政府昨夜围捕大批致兴会党羽。 他将帽檐压得越发低,加快脚上步伐,拐过数个弯,才行至胡同深处。 不远处,开着一扇镂空雕花的木制宽门,门后是一座双层阁楼,红木为柱,房顶还镶了橘黄的琉璃瓦,在这寂静的胡同深处,颇有些遗世独立的意境。 他整整衣衫,并俯身弹了弹皮鞋上的灰尘。就快看见她,他喉咙一热,暂且将所有俗事抛诸脑后。 眠阁。男子抬头轻念牌匾上的文字,抬手敲门三下,内里便传来软儒的女声,请进。 他走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厅里摆放着的,各式各样的古床,皆是上好樟木所制,散发出阵阵好闻的香。所雕之花纹仅有三种龙、凤、与残缺的月。 自清帝退位以来,西学更加疯狂地涌人中国.一并影响了大众的审美。世人都以西式风格为潮流,反倒对这般的古床不甚喜爱了。 眠阁,正是制作与贩卖古典中式床的店,所有款式皆由老板宝月珑亲自设计。 宝月珑自内屋走出,双手并在左腹前福了福身,许公子,你来了。 她的声音不含一丝悲喜,冷冷地,刺穿了许邵阳的心。他苦笑着打量她,一身月华色旗袍散发出淡淡的光芒,领口与袖口处绣了水蓝的花,黑发拢起一层斜盘在脑后,使一枚月形发钗别住,剩下的,任它们懒懒披散下来。她还是那般秀丽高雅,与他,隔了数也数不清的鸿沟。 月珑,几日不见,怎得又清减不少,是否这地方住起来不甚舒坦?他为她瘦削的身子骨心疼万分。 宝月珑别过脸,月珑命苦,好容易有了落脚的地,又焉有嫌弃之理。若许公子不为看床而来,便请回吧!说完,她回身欲走,许邵阳一把抓住她的手,红血丝爬进他的眼睛,像是要滴出血来。 你……仍恨我吗? 月珑: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我恨他吗? 我时常这么问自己,恨,是否意味着咬牙切齿地念他的名字,一遍一遍,在静谧的深夜,直到念出泪来。 我当然应该恨他。幼时,我曾那么亲热地唤他邵阳哥哥,可我的邵阳哥哥,带了一帮土匪军阀抄了我的家。爹爹因悲愤一病不起,却无钱医治,就那么撒手人寰;额娘思念过度,便追随阿玛而去,自缢粱上,只剩我一人在偌大的北平流浪。这一年,我才十四岁。 那些日子,是我一生的梦魇。 后来,辗转得知许邵阳进了北洋政府工作。他开始动用一切关系寻我,几个月后,我自动现身,他便买了这栋阁楼供我居住。他该不会以为,这就能补偿我几年来所受的苦,就能清还他从我身上夺走的一切,甚至,他竟敢厚颜无耻地直呼我,月珑。 他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他眼中是令人作呕的虚假疼惜,因此当他靠近我时,我毫不留情地挥出巴掌,啪一声,他硬生生用脸接下来,疼了我的手。 月珑,你疼吗?他的关心显而昭彰,我决然闪身,只冷冷道,许公子,我们并非那么熟识。 许邵阳眼中的火花渐渐熄灭,他把双手插进裤兜,无奈地耸肩道,是我对不起你,需要帮忙尽管开口。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开始执笔画各式各样的木床,许邵阳见我画得好,便联系了一位木匠师傅,在阁楼后院辟一方地,搬来工具,做成一间像模像样的木艺工厂。我画,师傅做,再由许邵阳寻觅买家,替我担当义务销售员,妄想通过这般小恩小惠,求得我的原谅。 我走讲内屋,木匠师傅正抽着旱烟,我朝他一点头,他便咿咿呀呀比划起来,打着手语向我说,宝小姐,许公子是好人。 好人?我不屑一顾地笑了,我敬他年岁大手艺高,怎料竟被许邵阳洗了脑。 木匠师傅比划不清,拉过桌上的纸笔写字。我觉得奇怪,这位又聋又哑的乡间老人,除了木匠手艺好,居然还会写字。 他字迹不怎么工整,间或夹着错字,但勉强能够阅读。他说,许公子曾四处张贴画像寻你,我身有残疾,那阵穷得过不下去,于是冒认是你在乡下的远房亲戚。许公子知道后并不怪我,他见我生活不便,无法跟人交流,就教我认字写字,还介绍我去做木工。 我咬紧嘴唇,心底淌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疼,胸口那抹堵塞的窒息感挥之不去。原来,许邵阳对任何人都那般好,却偏偏轻易抛弃了我对他的信任,只送我四个字:家破人亡。 为何独独是我,让他毫不心疼地放肆摧毁,摧毁我的家,更摧毁我的爱。 蹋散芳英落酒卮, 一点微酸已著枝 今年冬天来得特别早,才十月下旬,腊梅就已跳上枝头,引来一点一点细碎的雪花。 宝月珑就是在这时遇见方历书的,尽管遇见的过程让她害怕,可事后想来,能遇见他,她仍是非常非常开心。 那日,宝月珑去一家新开的百货公司购置御寒的冬衣,街上行人不太多,冷风呼呼直往黄包车里灌。她紧了紧身上的披肩,不住哈气暖着双手,祈祷它们千万别生出难捱的冻疮。 百货公司一到,她直奔大衣柜台,可才刚拿起一件衣服放在手心,便听见尖锐的一声枪响。起初,是片刻静寂,时间仿若凝聚在那一秒;紧接着,尖叫声,嘈杂声,混乱的脚步声交错辉映,带给百货大厅一种恐怖的气氛。下一秒中,空中抛来一个不明物体,不偏不倚落在宝月珑面前的摊位上,离她的手不过一米距离。 是一把散发着火药味的手枪。 哨声自远处响起,逐渐跑近了,两名警察提着警棍停在她身边,逼仄的姿态令她不自觉后退两步,不小心碰上那把银黑色的枪。 带她回警署!警察架住她的胳膊,她连忙辩解道,枪不是我的,不信你们问售货员! 她抬眼一看,先前的售货员早已不知去向。 宝月珑眼前一黑,被黑布罩住头,不由分说带回了警署。在茫然的黑暗中,她心里只能呼唤一个人的名字,邵阳哥哥,救我。 不知过了多久,灯骤然亮了,刺得她睁不开眼。此刻,她正坐在警署的审问室,早就听说,进了这种地方,不留一身伤是出不去的。宝月珑抱紧自己,眼泪在眼眶里盘旋,稍有不慎便怕崩溃决堤。 她真的好怕,这种恐惧,堪比当年军阀抄她的家时,她看见为军阀带路的许邵阳。 一阵眩晕中,审讯室的门开了,有人走进来,她努力想看清他的样子,多么希望,他会是她的邵阳哥哥,一如五年前,那个总喜欢逗她开心的邻家少年。 进来的男子不可思议地看着宝月珑,是你!? 你是谁?他当然不是许邵阳,可她觉得眼熟,却一时想不起在哪见过。 男子关上门,忽然单膝跪在他面前唤道,宝格格! 宝格格?她愣了愣,已经多久没听过这个称呼,至少十二年了罢。十二年时光弹指即逝,她早就不是金枝玉叶的格格,她的爹爹亦早就不做一品文官。她只愿家人生活安顺,可就连这一小小奢望,也在十四岁那年万劫不复。 男子试图勾起她的回忆,宝格格,我是历书啊,方历书! 噢,方历书。宝月珑想起来了,方历书是陪她念书的几名小书童之一,长她几年,爹爹在她七岁时辞去职务,遣散家丁,于是他也跟她说再见了。没想漫漫时光之后,他们真的能再见,更重要的,他还救了她。
< 1 2 3 ... 3090 3091 309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