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改造人性论,开创新儒学
作者: 郭沂   来源: 纪念孔子诞生255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引 言 一个半世纪以来,如何处理中学与西学、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中国思想界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虽争论的波涛此起彼伏,意见纷呈,但问题依旧,令人茫然。今反观这段历史,不难发现,对这个问题的研究,空谈甚于务实。那虚浮华丽的言辞掩饰不住思想的苍白,那躁动激昂的情绪遮盖不了内心的空虚。如此何能够以切实地解决问题!
活跃于变革(幕末维新)的日本儒者——楠本端、硕水兄弟
作者: 福田殖   来源: 2004年当代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幕末维新期   日本儒家   楠本端山   儒学思想   民族文化   硕水兄弟  
描述: 本文讨论从幕末到明治期间,儒学处于解体之中,作为山崎简斋学派中的朱子学者,端和硕水兄弟是如何应对这种局面的,对此进行检讨,可以说对于认识处在剧烈振荡时期的知识分子特别是儒学者的时代观,解读日本遭遇危机时的民族性格,以及探索变革时期日本思想文化的概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儒关系看明清时期基督教的中国化趋向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耶稣会士   基督教   文化碰撞与适应   儒学  
描述: 本文拟从明清时期基督教和儒学的关系来考查基督教对中国社会的适应程度.笔者认为,尽管儒之间的巨大差异与矛盾大大限制了基督教对中国文化环境的适应,但两者之间的相通与互融之处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基督教的中国化趋向.
华夏传统宗教文化的新视角
作者: 暂无 来源: 当代宗教研究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圣的突破   宗教史   著作研究   中国   从世界文明视野看儒佛道三元一体格局的由来  
描述: 自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学界兴起来势迅猛的文化热潮之后,有关中国华夏传统文化的探究可谓层出不穷,煌煌巨著与洋洋洒洒的学术论文是连篇累牍,于今都似乎有被炒滥了的感觉。随着人们研究热点的转移,近年来好像在文化上,尤其在中国社会儒、佛、道文化相互整合
张宇初的道、心、思想
作者: 暂无 来源: 宗教学研究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宇初    
描述: “道”、“心”、“”是中国道教探讨的主要问题。天师道自建立伊始 ,就对此进行了关注 ,但真正十分系统地阐发 ,却是在儒释的影响下进行的。隋唐以降 ,在儒释道融合的趋势下 ,天师道领袖一改只重符
道家·黄老·秦汉政治实践与学术发展——重读熊铁先生《秦汉新道家》
作者: 暂无 来源: 史学月刊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术发展   儒道合流   政治实践   新道家  
描述: “因阴阳之大顺 ,采儒墨之善 ,撮名法之要”是对黄老道家的学术概括 ,“新道家”的提出则填补了学术空白 ,对深化研究有着启示意义。战国时期以帛书为主体的黄老学派标志着新道家的形成 ,《吕氏春秋》是其发展形态。西汉前期的政治是新道家的全面实践。东汉前期的“吏化”儒生和对谶纬的控制 ,使士人的学术路径转变 ,导致儒法统一和儒生对新道家的重新取舍 ,儒道合流。
儒风古韵谱新曲——山东省曲阜市保安服务公司发展巡礼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保安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程公司   服务质量   保安人员   公司发展   保安服务公司   保安员   曲阜市   电视监控   要害部位   联网报警  
描述: 儒风古韵谱新曲——山东省曲阜市保安服务公司发展巡礼
关于儒家价值观的普世与儒学新形态的思考
作者: 吴光   来源: 2004年当代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德行本体伦理   儒家思想   普世伦理   儒家价值观   权利伦理   儒学  
描述: 伦理”的问题,并提出了他的独特哲学概念——“融”理论。 当代儒家的主要代表杜维明、刘述先则一再论述了儒学与非儒学的沟通交流及实现儒学的创造转化的思想,并在理论与行动上“积极参与全球伦理
创新与典范-论宋明学术之所以“极”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州学刊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和合转生   经典解释   人文理性   学术典范  
描述: 中國學術發展到宋明而達高峰,之所以如此,就在於學術創,創體現了這個朝代的學術精神和特性。理學學術的轉生擔當了儒釋道三教兼容並蓄、學術整合方法的落實,使中國傳統學術文化獲得的生命智慧。宋學義理解
创新与典范——论宋明学术之所以“极”
作者: 暂无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和合转生   经典解释   人文理性   学术典范  
描述: 中国学术发展到宋明而达高峰 ,之所以如此 ,就在于学术创新 ,创新体现了这个时代的学术精神和特性。理学学术的转生担当了儒释道三教兼容并蓄、学术整合方法的落实 ,使中国传统学术文化获得的生命智慧
< 1 2 ... 69 70 7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