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陆九渊与象山精舍
作者: 暂无 来源: 教育研究与实验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黄宗羲   学生   陆学   南宋书院   讲学   象山书院   学案   白鹿   陆九渊   全祖望  
描述: 南宋中期,朱熹创立的朱学和陆九渊创立的陆学,是学术界两大学派。他们利用书院,建立门户,传播学术,影响之大,延及几代。陆九渊的象山精舍在南宋与白鹿、岳麓、丽泽齐名天下。全祖望说:“予尝考其始终,盛衰
白鹿洞书院略述
作者: 暂无 来源: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南宋书院   朱熹   南康   九经   学术辩论   国子监   白鹿洞书院   我国古代   理学   儒家  
描述:白鹿洞书院”位于庐山五老峰下,早在宋代,它与嵩阳、岳麓、睢阳并称四大书院。南宋淳熙年间(1179~1182年),还被誉为“海内书院第一”。“白鹿洞”在唐贞元年间(785~804年)是李渤、李涉兄弟隐居读书的地方。南唐升元中
白鹿原的男人们
作者: 暂无 来源: 颂雅风(艺术月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格类型   电影   不同角度   社会声望   陈忠实   白嘉轩   鹿子霖   朱先   族长   白鹿原  
描述: 电影《白鹿原》热映热议之时,不少读者又拾起原著温故,我完全是在一种倍感沉重的压抑与亢奋中阅读完了整篇小说,而最让人欷嘘的是浓墨重彩描绘出来的几种人格类型。神人整个白鹿原上,骨头最硬的数白嘉轩和朱先生。一个是德高望重的族长,一个是朝野钦佩的硕儒,两个人从不同角度都获得了极高的社会声望和地位。
胡居仁《续白鹿洞书院学规》
作者: 暂无 来源: 朱子学刊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代初期   致知   胡居仁   贞元   书堂   程朱理学   李渤   醇儒   白鹿洞书院   教育思想  
描述: 书院的学规,是书院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章程。宋代,庐山白鹿洞书院因朱熹重修和制定《白鹿洞书院揭示》而名扬国内,成为全国四大书院之一。到明代,白鹿洞书院的学规制度,最著名是胡居仁的《续白鹿洞书院学规
关于朱熹兴复白鹿洞书院的刍议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教育史   朱熹   南宋书院   理学家   书院官学化   岳麓书院   陆九渊   公元   白鹿洞书院   吕祖谦  
描述: 白鹿洞书院始于北宋。仁宗皇祐末(公元1054年)毁于兵火。一百二十五年后,孝宗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由朱熹兴复。全祖望在《答石痴征士问四大书院帖子》中讲:“自金源南牧,中原板荡……岳麓、白鹿以张
为鲁迅的话下一注脚:《白鹿原》重读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学评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教文化   白嘉   朱先生   陈忠实   《白鹿原》   中国古代文学   主要人物形象   人物塑造   子霖   寻根文学  
描述: 陈忠实以"地方志"和"家族史"模式结撰《白鹿原》,尽管田小娥等个别人物塑造集"柳青传统"之大成,更多人物则散落于密集的事件铺排而难以获得立体呈现。"事件大于人"本质上是"文化大于人",白嘉轩等主要
白鹿洞书院能称是北宋四大书院之一吗?-北宋时期白鹿洞书院规模征实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西教育学院学刊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玉海   书院志   北宋时期   朱熹   庐山国学   文献通考   王应麟   白鹿洞书院   书院制度   吕祖谦  
描述: 白鹿洞书院始于宋初。长期以来,被称为天下四大书院之一,或北宋四大书院之一。毛德琦《白鹿书院志》说:白鹿洞于“宋初置书院,与睢阳、石鼓、岳麓并名天下。”最早把白鹿洞列入四大书院之中的是吕祖谦。他在《鹿
南宋书院的发展:以白鹿洞书院为例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方企业文化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书院   白鹿洞   南宋   发展  
描述: 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特有的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起了促进作用,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白鹿洞书院是中国古代最具有代表性的书院,南宋是中国书院的发展兴盛时期。了解
“关中大儒”非“儒”也:《白鹿原》及其美学品质刍议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学评论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关中   道德行为   美学品质   现实主义   道德哲学   “新历史主义”   《白鹿原》   “史诗”   现代主义   白嘉轩  
描述: “新文化运动”以来的经验告诉我们,启蒙断裂之时正是新复古主义崛起之日,反之亦然。《白鹿原》是90年代历史语境的产物,杂“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于一体,其美学风格的驳杂与非确定性,以及象征意味之悖论,使理想人格范型的意义消解,而落入“后”的空虚之中。
“关中大儒”非“儒”也(《白鹿原》及其美学品质刍议)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关中   道德行为   美学品质   现实主义   道德哲学   “新历史主义”   《白鹿原》   “史诗”   现代主义   白嘉轩  
描述: “新文化运动”以来的经验告诉我们,启蒙断裂之时正是新复古主义崛起之日,反之亦然。《白鹿原》是90年代历史语境的产物,杂“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于一体,其美学风格的驳杂与非确定性,以及象征意味之悖论,使理想人格范型的意义消解,而落入“后”的空虚之中。
< 1 2 ... 4 5 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