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书林掇英 魏隐儒古籍版本知见录序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隐儒   清刻本   版本鉴定   图书版本   活字本   美术学院   李苦禅   古旧书刊   古旧书业   古籍善本  
描述: 的访得者,因为古旧书籍的来源,多是由于自己采访所得,才得流通,这就是走访各书店采购工作者的缘故吧?《书林掇英》所记录的书籍采访人有二希堂的王希华、三堂的于铭、大雅堂的李拔元、文奎堂的刘满进、文殿阁
诗词教学探微
作者: 暂无 来源: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诗词   文化人格塑造   学习兴趣   古体诗词   诗词教学   学员   老年人   古典诗词   老年大学   精选教材  
描述: 、背诵表演、诗词接力等等。学员们兴趣浓烈,课堂气氛活跃。通过教学,许多学员诵诗、背诗已成为生活中的一种习惯,生命中的一种乐趣。如78岁的老学员陈宛谋风雨无阻坚持上学,每天都要读背1~2首诗,连买菜
昨夜星辰昨夜风
作者: 暂无 来源: 书城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我拜谒他们的机会亦多。在见到陈先生之前的一九九五年尾,正读着《学海岸边》,他谈潘光旦诗稿“茶烟香袅逗高歌”,他感慨“寻颜乐处,所乐何事”,他直抒胸臆“为学术而学术”,令我心折。不久又在友人处大饱眼福
成钧诗笔 裁伪存真——许永璋的杜诗研究探微
作者: 暂无 来源: 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许永璋   以诗论诗   杜诗研究   以杜注杜  
描述: 的是楚人宋玉,即此诗首句“摇落深知宋玉悲”。对此,许先生品析云: “怅望千秋”,言尚之古人已不可复作,故难禁“一洒泪”;“萧条异代”,言宋玉萧条于前代,己则萧条于今代,同调而同一萧条,同心而
你,和少年的你
作者: 暂无 来源: 青年一代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文/于是 大街小巷的书报亭里都能买到韩寒的《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虽然中国不可能有严格意义上的公路小说,但多少那里有一辆车、一个妓女和一个想和世界谈谈的大男生,而且他们确实在国道上移动。这个故事似乎很能引起共鸣,尤其是回忆童年的部分。我们的童年记忆,大都还是王朔那根线索延续下来的,再加点赛林格。总之,如今大部分人的少年形象不是惨绿的维特。 这让我想起另一本写青春回忆的小说,出自上海小说家路内之手。负责任地说,路内的文字工夫远在韩寒之上,哪怕名声和销量和他没法比。想看好小说的同学,千万不要相信销量排行榜。 路内的《少年巴比伦》写的是上个世纪90年代的戴城。主人公路小路是个地道的愣头青,在一家化工厂上班,不知道未来和生活目标在哪里。跟着一个叫“老牛皮”的师傅混,没学会半点技术。在机修班,除了拧螺丝之外什么都不会。在电工班,就只会换灯泡。除此之外,还喜欢打游戏、翻工厂的院墙、打架。当然还追女人,他与一个叫白蓝的厂医产生了爱情,最终因为白蓝考上了研究生而离开了他。后来,30岁的路小路坐在马路牙子上对着他的情人讲述了那些年发生的故事。 《少年巴比伦》充溢着一种难以言喻的伤感,只有上世纪70年代末期出生的小镇少年才能懂得的忧愤。 在公路上、或马路牙子上回忆少年的人肯定是有的,在蜗居中想造反的人也肯定不少。浪迹天涯永远是浪漫的梦,但更多人囚于城市一隅,心甘情愿当宅人。 宅人也是可以有造反心的。最早期的电玩动漫宅人大概算是本格派,但随着时代发展,各式各样的衍生宅系都出现了。现在最流行的,恐怕不是有社交恐惧症的宅男,而是有奇思怪想、妙语连珠的新款宅男一一他们的运动神经很弱,开车肯定不如韩寒,顶多擅长脚踏车;他们的知识体系不弱,调侃的水平不亚于周立波,因为周立波的源泉也来自互联网。 这群宅人,有书为证,作者大名:森见登美彦。 “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大半是凭借着我们那丰富却又严苛的妄想而成立的。” 起初,我以为这只是一本无聊的自白书,管他是京都大学的高材生还是泛滥网络的日本宅男呢。然而读到这句话的时候,好像突然被掐中了穴位。想到在上海这座城市里宅着的人,比如自己,事情就很明显了:这个把大学拖延到第五年还不毕业的宅男,在寿司店打工,晚睡晚起,因而早已忘记“丑时三刻”的恐怖;有过一个不甩他的前女友,还有几个志同道合的宅男益友;玩手办,看动漫,吟古词,以宅人特有的独白腔掉书袋。他们和我是同道中人。 “如果半吊子地去和外界接触,肯定会被孤独感所困扰。”森见登美彦说得很对,宅男宅女并不缺乏应对社会的能力,只是骨子里、血液里、头脑里与之抵触,排斥并被社会完全吞没。这巨大的吞没,就像鲨鱼的肚子,泥沙俱下,苦乐齐全,包括情爱这等美妙的事也会因为你的抵触而变味。朋友,你只交往那些深居简出的孤僻人。不管是借着咖喱饭大赛蹭饭吃的胖子,还是留着寒酸的胡子的独立电影人,你能透过外貌(甚至误会)看到他们心底的天真无邪。如他所言,很多宅人都“贝类般无害”的。 但你抵触的消费社会、你所在的人类身躯,都会叛离你单纯的初衷。大学校园里青春活泼的女生让你感到自虐般的快感,浪漫的情侣们让你备感压迫。正常的同龄人们乐衷于社团活动、甚至过时的“男性美学的断简残篇”,女生们也有犀利的“邪眼”能刺中你的心虚、胆怯和谎言。就连身体也有自己的主张。虽然宅人大都过着禁欲的生活,但在这“以下克上”的年纪,不和欲望妥协也没有出路。所以也要感谢情欲镜头肆虐、消费方便的硬碟店(或网络),让那些看似挑逗的东西成为身体的避雷针。就这样,真的,像贝类一样无害地生存着,却时时刻刻被挑战着宅人的极限。如果可以,真的恨不得像蜗牛那样背着家到处走啊!为了一个人泡咖啡、抱布偶、躺着抽烟、随意看书,不爽的时候就闭门。但你还要文凭、工资、甚至女友。 一帮没有女友的宅男会在准备火锅时各怀心事,用下流话骂白菜,想着色情镜头切鸡胸肉。 因为“圣诞节和恋爱礼赞主义产生信念上的恶质融合”,连手机之类“区区一个电器用品”都能光明正大而且自动化地反叛宅男宅女寂寞的骄傲。歌咏幸福,是多么暴力的事!所以要阻止!于是,宅男们莫名其妙地决定在圣诞夜发动一次“不好吗甲”运动(典故详解参见该书117页)。 这件事,其实和宅不宅的没关系。重点在于:拒绝无聊的典型的幸福。这群苦闷的大学生,想把失恋、受伤、贫穷、孤独这些精神的势能转换成动能,哪怕主流社会会谆谆诱导说那都是负面的东西。可究竟谁有终极的判定力,判定何为积极、何为消极?每一代人都有过类似的主张、动作,甚至搞大一点就像上世纪60年代的嬉皮运动。 剩女和宅男们都有交友困症。但其实,他们,我们,并不觉得这是某种缺憾。书中坦言: “人们总是欢天喜地投身那疯狂的深渊,在众目睽睽之下沉溺于其中。而那些还没有投身深渊的人,则是希望自己能够尽早投入。他们认为没有跳下去就是不幸福,甚至是一种羞耻。”因而,作为在另一个城市的同质化宅人,我无比赞同他的结论, “恋爱这种东西,说到底,是一种悖德的喜悦。” 盲从主流幸福观的人一茬一茬走过青春期迈人中年再是老年。闭门的异类忍受着全社会给予的蔑视和忽视,也一样可以走过青春期迈人中年再是老年。谁都可能怀疑或羡慕别人的幸福,可见“幸福”天生就有传说的特性。是传说,而不是主流的指标。所以,就跟斑马对狮子说“吃青菜吧”差不多,敬请世人善待贝类宅人,别老是居高一等地礼赞恋爱。 恋爱啦、圣诞节什么的,真有可能只是为了促进消费。在这个时代。真正听从青春期荷尔蒙去痴恋的人,大抵是很少了吧。 或许,这就是法式爱情故事经典不衰的原因。人们总还相信,浪漫本身是存在的,哪怕有时会有点乱,或有点傻。 乱,说的是多角混战。但法国浪漫能做到即便是混战也要保持腔调。201 0年,有两家出版社不约而同地再版了一本法国经典青春爱情小说,一个译作《祖与占》,一个译作《儒尔和吉姆》。同学们请注意,这完全是同一本书。 这本书说的是:法国小伙吉姆与德国青年儒尔在巴黎相遇,性情相投,趣味相近,很快结成莫逆之交。他们在咖啡馆谈诗论道,结交女孩,无拘无束,青春放荡。儒尔带吉姆回家乡看望旧日女友。吉姆和儒尔的求婚对象露西互萌情愫。回到巴黎,他们的生活中又出现了德国美人卡特,她古希腊雕像一般的神秘笑容令人倾倒。后来卡特与儒尔结合,一起回了德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把两人送上了各自国家的前线。战争结束后,吉姆去德国看望儒尔一家,发现任性的卡特婚外情不断。在儒尔的期许下,吉姆与卡特相恋并同居,以这种三人游的方式为儒尔留住了卡特。卡特与吉姆虽然深深相爱,但却彼此不断伤害。疲惫的吉姆终于决定另娶。疯狂的卡特带着吉姆驾车坠河,留下失去挚友、至爱的儒尔独自面对余生。 在这个故事里,男人之间的默契既表现为对同一类美女的欣赏,也落实在不同程度的对女人的厌烦。他们是彼此的救星,也是背叛对方的最佳人选。 傻也可以很美。比如再版的《岁月的泡沫》,法国小说中最奇异的个案之一。情节简单却诱人:富家公子获得爱情,却终于人财两空;为了治好爱人的病,痴情男人不惜倾家荡产。然而,写法却不是庸俗的煽情,幻想、错位、奇幻般的布景……最大程度发挥语言的魔力,让阅读也成为一次绝妙的想象。玫瑰色的云团会裹着恋人散步,小灰鼠会追逐着阳光碎末嬉戏,钢琴会根据不同的音乐调制出不同的鸡尾酒,而爱人的胸口却会长出一朵不能根除的睡莲。在维昂的笔下,万物皆有灵,而各种爱情都不完美,各种爱情甚至都很危险。为了存活,她只能用鲜花的味道抵御疼痛。这空灵的假想曾感动了几代法国青年,被誉为“最纯粹至极的爱情”。 写出奇书的作者维昂也是法国特产的浪漫才子。 他是鬼才小说家、诗人、爵士乐评论家、剧作家。他也是机械工程师、画家、数学爱好者、酒疯子、演员、作曲家、爵士乐小号手、老婆被好友萨特拐走的失爱者、个性杂志创办者、与超现实主义流派交往密切却总被人归入存在主义者。他是裹挟在法国左岸超现实主义文艺气息最浓处的鬼才,就连死亡也离奇:1959年6月23日心脏病突发死于电影院时,屏幕上正在放映他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 读这本书,你需要尽可能跟上文字的幻想,其中有妙不可言的乐感和惆怅。如果说《岁月的泡沫》是纯粹至极的爱情小说,是对青春与纯真的一次缅怀与肯定,或许,在那童话般的淘气语调中,我们也能读出,作者对现实本身的不信任,乃至嘲讽。 青
《三侠五义》对《水浒传》侠义精神的继承与重铸
作者: 暂无 来源: 青年文学家·上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私交, 以立强于世者。”○ 1 为了达到个人目的这些豪侠往往借着侠名进入政界、军界。董卓、孙权、曹操、刘备等, 个个都是豪侠出身或是豪侠之人。这些豪侠重尚义、知恩必报,虽然和古侠有相同之处,但他
游龙舞凤 奇趣横生——嘉兴博物馆藏《寐叟未椟册》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硬纸板   嘉兴   20世纪   龙舞   奇趣   馆藏   60年代   古旧书店  
描述: 内容均未作解读。遂不揣孤陋,择其中四通录出介绍,亦祈为沈氏之研究资料添砖加瓦。 信札一:纵23、横14.2厘米,纸本。(图1-3) ★★ 叔节仁兄大人阁下: 两奉赐书
茶经悟 土者之香君子之道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西部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写茶诗最多的是梅尧臣、苏轼、陆游,还有欧阳修、蔡襄、苏辙、黄庭坚、秦观、杨万里、范成大等。原因是魏晋之前文人多以酒为,如魏晋名士:“竹林七贤”,一个中山涛有八斗之量,刘伶更是拼命喝酒, “常乘一鹿车
中国人的“圈子效应”
作者: 暂无 来源: 畅销书摘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都有自己的家规家训,并被他们的子孙世代遵守着。中国人对他们悠久的家庭史感到骄傲和自豪,有的家族甚至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一些有名望的家族能考查到每一代祖先的姓名。其中广为人知的恐怕就是氏家族
圣源寻圣
作者: 暂无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空间   建构   课题研究   文化品格   华夏民族   发祥地   山东济宁   农民起义   圣人   梁山  
描述: 口魏东建 一 一直醉心于“‘华夏民族’精神空间与文化品格的建构及发展”这个课题研究的我,对于山东济宁这个地方,很是牵肠挂肚,认定走进这个既有、孟等诸位圣人生存地的儒学发祥地
< 1 2 3 ... 240 241 242 24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