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春秋集注
作者:     张洽撰   来源: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古代史   春秋时代   中国   春秋   编年体   注释  
描述: 本书是书析《三传》之异同,溯关洛之本统,仿朱子《论》、《孟》集注之体,泛取先儒之至当精义,间附已意。时为举子必读之经,至明初仍为学官。
仪礼经传通解
作者:     朱熹撰   来源: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图书
描述: 本书初名《仪礼集传集注》。朱熹以《仪礼》为经,将《礼经》及诸经史杂书所载有及于礼者,皆以附于本经之下,兼采后儒注疏,加以解说。现名为朱子晚年修葺更定。朱子生前本书未宛全写完,由其门人黄士等人续编完成。但本书现存部分无续编内容。
豫章罗先生文集
作者:     罗从彦撰   来源: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图书
描述: 本书是罗从彦文集。罗从彦家学深厚、自幼文采出众,师从杨时、伊川先生程颐,与杨时、李侗、朱熹共称“闽学四贤”。集群儒讲学论道,门人皆为当时理学名流。治学严谨,学识渊博,深得伊川渊源之奥、议论益博。
干一行 爱一行 钻一行:记南京军区某师报道员德宝
作者: 暂无 来源: 军事记者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家协会   执着精神   文学   南京军区     报道员  
描述: 一身书卷之味,儒稚中透着豪迈之气。他叫德宝,是南京军区某师报道员,驻地作家协会成员。他以“燃烧激情.写意人生”的执着精神不懈努力,其言谈中无不流露出对新闻和文学的虔诚和热爱,他“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锐气也足以让人佩服!
韩愈年谱
作者:     吕大防撰   徐敏霞辑   来源: 北京:中华书局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图书
描述: 》,也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但他过于追求新奇,不免流于险怪,强调“以文为诗”,又不免使诗变成“押韵之文”。有门人李汉所编《昌黎先生集》传世。魏仲举所辑《五百家注音辨昌黎先生文集》40卷、《外集》10卷较完善
衢州孔氏南宗嫡派及家庙
作者: 暂无 来源: 寻根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孔氏   宋高宗   南北宗   铜印   孔子   家庙   南宗   衢州   北宋   行宫  
描述: 一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秋,高宗于扬州行宫郊祀,孔子48世孙、衍圣公孔端友(字子交)及从父、中奉大夫孔传奉诏侍祀.嗣后,金兵大举南下,锋芒直指淮扬,高宗君臣仓皇南渡.在孔传的支持下,孔端友奉
论宋玉的思想
作者: 暂无 来源: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荀子   新儒家   宋玉   思想  
描述: 关于宋玉的思想,近百年来,在学术界还没有全面系统的研究,略有涉及者亦多浅尝辄止;关于宋玉思想的归属,则多出歧说,或说归属道家,或说归属儒家,或说道与儒兼而有之,莫衷一是。有鉴于此,我们对宋玉作品作了全面的分析,对作品中反映出的宋玉思想作了认真的梳理,并将宋玉的思想与荀子的思想作了全方位的比照。由此得出结论,宋玉的思想有一个发展过程:在襄王时,主要是委婉的政谏;在考烈王时,主要是自律修身;在幽王时,主要是抒写对自己失职的悲怨,对国家政衰的忧虑和对君国未来的祈祷;在楚亡后,则表现出复国的愿望。综合宋玉一生的思想,具有与时迁徙的时代特征和进步意义,当归属于战国末期荀子所构建的新儒家思想。
宋代著录石刻纂注
作者: 刘昭瑞   来源: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石刻  
描述: 本书将宋人所著录石刻分为六类,即碑志(包括墓碑、墓志、舍利塔铭等),刻经(包括儒、佛、道经典刻石等),造像记(包括历代佛、道造像记、画像题记),诗文(包括诗铭赋述、颂德碑铭等),题识(包括题名、题记等),杂刻(包括法帖等)。
宋代相权的兴盛
作者: 暂无 来源: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宋代相权   相权兴盛   共治天下   士大夫集团  
描述: 初在权力结构的调整中对相权进行了分割,但考察宋代实际的权力运作,宋代的相权自始至终处于兴盛状态,对相权所采取的几项措施都没有对相权产生实质性的削弱作用。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宋代所奉行
宋朝建康府学研究
作者: 郑雪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府学   建康   书院   宋朝  
描述: 宋代教育事业在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历来对宋朝官学的研究多集中于中央官学如太学、国子学等,而对地方州(府军)县官学的关注甚少,并且对宋朝官学的研究多是通史性的泛泛而论,对宋朝地方官学的研究也大都限于面上,几乎没有对某一具体州县官学的个案研究。建康府学作为北宋大府、南宋陪都之官学,颇具规模,地位重要,甚有影响,且现存相关的资料较多,有一定的文献基础。本文通过建康府学这一个案的研究,研究和探讨了建康府学的发展及其教学、管理制度,并阐述了建康府学与明道书院、南轩书院以及科举制度的关系,从而剖析和研究宋代地方官学制度,力求从一个点来看出整个宋代地方学校教育的层面,以助于宋朝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研究的深化,为今日之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建设提供历史的借鉴。 本论文主体共分五章。第一章通过背景性的描述,勾勒出宋朝的社会概貌和州县官学、建康府学的基本状况,宋代对后世诸朝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均产生了深刻影响,尤其是州县学教育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建康府学地位重要,现存的相关资料较多,故有研究的的文献基础和价值。第二章介绍了宋朝建康府学的学官与学生的主要情况,对它的教学及管理的情况也做了研究。宋代官学教育尤其是制度完备方面有着长足的进步,有关地方官学学官与学生的规定和设置是宋代地方官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章具体分析了宋朝建康府学的经费情况,包括建康府学经费的来源与支出、管理与经营。第四章以宋代明道书院与南轩书院的情况为侧重点,描述了南宋书院的繁荣状况,对建康府学与明道书院、南轩书院的关系从多个方面加以比较和分析。第五章主要是对宋朝科举制度与建康府学之关系的研究,从科举制与建康府学的教学内容、科举取士制度与建康府学学生的出路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综上所述,建康府学作为北宋大府、南宋陪都之官学,颇具规模,地位重要,甚有影响,且现存相关的资料较多,有一定的文献基础。通过对建康府学的研究,有助于剖析和研究宋代地方官学制度,可以从一个点来看出整个宋代地方学校教育的层面,利于宋朝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研究的深化,亦可为今日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建设提供历史借鉴。
< 1 2 ... 13 14 1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