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在文化背景中解读文学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学遗产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出版公司   中国传统文化   文学   诸子文化   思想体系   解读   文化背景   传统文化影响  
描述: 葛景春近年来一直孜孜不倦于李白与文化的研究,前此曾有《李白与中国传统文化》由台湾群玉堂出版公司出版。在那部书中,葛景春把李白置入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中予以考察,揭示了李白思想与儒、道、释、兵、侠等诸子文化的深层联系,认为:中国的多元的传统文化影响并塑造了李白融通百家的开放型的杂家思想体系。这种结论无疑为李白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说解。
六朝文学研究的新突破--《魏晋玄学与六朝文学》评介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汉论坛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文心雕龙》   魏晋玄学   山水田园诗   东晋玄言诗   六朝文学   山水诗   玄学思想   新突破   文学理论  
描述: 陈顺智先生的专著《魏晋玄学与六朝文学》最先吸引我的,是它的封面。浅灰色方格为底,印着一幅水墨画:大树掩映着茅舍,旁边的草地上,三位魏晋名士在清谈。用它来揭示此书的内容,十分形象传神。及至读完全书,我
评《汉魏六朝道教与文学
作者: 暂无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太平经》   道教   玄言诗   中国古代文学   汉魏六朝   山水诗   志怪小说   文学史研究   文学理论  
描述: 评《汉魏六朝道教与文学》徐新平任何一种文学,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与它相关的哲学思潮的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家鼎足而立,均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儒、释两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前人多有论述。但是,对作为鼎足之一的、地道的中国本土的宗教──道教,由...
文学理论:面向21世纪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外文化与文论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艺术实践   有中国特色   电子文化   科学主义   辩证唯物史观   理论体系   人文主义   世纪   文学理论   创新  
描述: 我国文学理论在20世纪有很大的发展和带有根本意义的创新。它从我国古典的源自儒、道、释三家的、虽不乏精到之见却又不够系统、比较杂驳的理论见解走出,借鉴和移植了西方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种种理论体系,特别是接受了以辩证唯物史观为基础的马克思
好个儒将王殿仁(报告文学)
作者: 暂无 来源: 当代小说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好个儒将王殿仁(报告文学)
儒道文学理论在言意冲突中走向互补的学术文化背景
作者: 暂无 来源: 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道两家   魏晋时期   人主体   学术文化   儒道互补   文化背景   “立意”   经典文本   文学理论   儒家经典  
描述: 儒道两家文学理论从冲突走向互补有其相应的文化背景。经学是古代中国的学术宗教,在汉代经学推动儒家思想占据了文化的中心地带,成为汉代的显学。在魏晋时期,道家思想通过彻底的解构性操作使儒家的经典文本在误读
论王弼“圣人有情”说及其社会影响和文学意蕴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   “建安风骨”   《文心雕龙》   社会影响   魏晋玄学   自然之性   圣人   魏晋文学   魏晋时代   王弼  
描述: 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继先秦“百家争鸣”的辉煌之后,能以人生思考和人性探求在士林中凝成风气而大放异彩的,无疑当首推魏晋时代了。千里来龙而在此结穴的“魏晋风度”浸润着士人的每一根神经,浇灌出思想园圃的一簇簇瑶草奇花。这里既有“世积乱离”、“风衰俗怨”的“建安风骨”和“梗概多气”.又有名士风流的百心洞见和妙赏深情。清峻、通脱、贵无、练情、放达、叛逆、逍遥、清谈……伴随着“正始之音”传来的节拍,共厕鼓荡起冲破中世纪人性禁锢的洪流,涤除了中古世纪纬神学的迷雾,使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和以儒家为尊的思想界骤然改观。在这百花齐放、形神兼美的时代,尽管人们的生活到处点缀着浪漫和良惨,但在对理想人格的建构和追求上,人们却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正因如此,“理想的圣人之人格究竟应该怎样”才成了魏晋时代一般思想的“中心问题”,使魏晋时代的思想表现出异乎往代的特殊精神①。虽然“圣人”以“自然”为体、与“道”同极、“无为而无不为”的观念是魏晋时代上林的共识,但在“圣人是否可学可至”、是主“儒圣”还是主“道圣”、圣人“有情”还是“无情”等一系列问题上,人们还是各有取舍、互有争鸣的。其实,这本身就是那个时代思想开放、富有生机和创造性的自然表现。...
文学家兼地理学家的元代道士朱思本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玉隆万寿宫   许有壬   张留孙   儒家思想   舆地图   地理学家   道士   龙虎山   朱思本   文学家  
描述: 元代缁衣黄冠的道士群体中,不乏有成就的文人学者,朱思本就是其中之一。明吴宽在朱思本《贞一稿》后跋中云:“故元文章之盛,虽方外道流亦有其人。”认为朱思本所著诗文,“尤为精深”。其实,他还是一位杰出的地理学家和梵文翻译家。阮元《四库未收书目提要》认为,中国地图“计里开方之法,至思本而始备。” 日本学者内藤虎次郎说朱思本的《舆地图》“为数百年来中国地理学界之权威。”(见《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七卷二号,吴晗译)《元史·地理志·河源附录》讲到朱思本精通梵文,曾以“华文”译梵字地理图书。但这样一位很有成就的道士,因正史无传,其事迹又不见方志记载,所以至今鲜为人知,这实在是学术界的一件憾事。 一 朱思本字本初,号贞一,江西临川人。他在一首诗的题目中云:“至大四年辛亥(1311),予年三十九。”由此推知,本初当生于南宋咸淳九年(1273),即元世祖至元十年。他的祖父曾做过南宋的地方官。欧阳应丙《朱炼师文集序》云:“本初大父以科举仕宋,至淮阴宰。”刘有庆、吴全节在《贞一稿序》中讲到他的家庭出身,或云“故礼义家”,或云他为“儒家子”。可见他是出生在一个南宋下层官吏的知识分子家庭。 朱思本从小受到良好的儒家思想教育,后来虽然做了道士,但儒家思想几乎左右着?
《性命圭旨》是《西游记》的文化原型
作者: 李安纲   来源: 首届《西游记》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文以载道是古代文学语言文学大师进行创作的不祧法则。道即是人生和宇宙运行的规律,随着作者自己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认识而在文学作品中有着不同的表现。《西游记》小说的作者是一个精通佛道儒三教、易经八卦、阴阳五行、中医经络、金丹大
茅盾作家论的美学创造
作者: 暂无 来源: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鲁迅小说   王统照   作家论   艺术创造   茅盾   赵树理   长篇小说   论创作   许地山   艺术特色  
描述: 我国现代文学巨匠茅盾在他的杰出文学评论中,作家论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他在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评论作家最多,评论中肯精到。在他半个多世纪的文学评论实践中,他先后评论了鲁迅、冰心、王统照、叶圣陶、许地山
< 1 2 ...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