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橙之良品
作者: 暂无 来源: 足球周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外的话。 ■特约撰稿 罗曼 破天荒的三战全胜,在南非世界杯的小组赛阶段,橙衣军团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气势拿满9分,进5球丢1球,以小组第一的成绩进入了淘汰赛。翻开历史,这竟然是荷兰队
领袖出访,引领民企挺进国际
作者: 暂无 来源: 黄金时代(社会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 所谓财经外交,是财政部国际司前司长光耀在一次座谈会上提出的概念:通过积极的外交手段、外交活动、外交磋商等,为本国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国际经济交往的氛围和环境。能否熟练运用和驾驭财经外交,关系到中国
南浔刘家百年儒商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方·文化周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洛杉矶主持了一个越剧艺术中心,向美籍人士传授中国传统艺术;刘世玢、刘世(/庶),一个是画家,一个是雕塑家,继承了其父刘旭东的艺术细胞;刘承干的大儿子刘沂万是著名书法家、昆曲专家;刘毅堂的大儿子刘世襄
论跨世纪台湾图像诠释的意义及其脉络-从现代诗创作抽样检视台湾图像的变异
作者: 暂无 来源: 华文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台湾意识   台湾图像   超台湾   区域文化  
描述: 台湾现代诗文化成为当代世界华人社会最杰出的地区之一,其主要因素就是对始终未曾中断的中华文化的传承。本文试图从台湾现代诗整体概观(抽样)呈现当代意义的角度,诠释台湾图像;同时,从其诠释的台湾图像反证它的当代意义。,另外,就跨世纪以来,现代诗多媒体化创作趋势的发展、不同世代诗人的创作现状,汇聚杂陈呈现的图像意义作初步解析。 关键词:台湾图像:超台湾;台湾意识;区域文化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77( 2010) 4-0072_08 自古以来,中国国土宽广,各区域由于历史沿革、地理环境与人文因素的殊异,形成不同质态的地方文化,例如有所谓“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陕秦文化”、“三晋文化”、“闽台文化”……等;各区域文化都有各自的“文化特征”①。本文提到“台湾图像”,也就是“闽台文化”的呈现,包含了历史上不同阶段所呈现的、存在过的当时民众的生活风貌、文化内涵及社会动态。本文的题旨,在于透过各年代台湾现代诗作品(抽样)反映该阶段的“文化特征”,呈现当时民众(尤其是知识分子)的生活风貌、文化内涵及社会动态。河洛中原文化是台湾历史、文化的渊源 日据时代,台湾人的传统汉诗社,最多曾经达到三百多家,主要目的就是要抗拒日本的殖民统治,延续中国汉族文化;台湾汉族社群流行的河洛话,正是传承自夏商周时期中原河洛地区的语言,是正统的中原文化。中国的传统诗歌,必须用河洛话朗诵,才能生动、动听,北京话(普通话或国语)反而无此魅力。 事实上,一般人都误以为传统汉诗已经没落。但有数据显示,直到千禧年之前,台湾传统诗社的数量,独步全球②。他们的成员包括各行各业,分布各地,活动频繁,只是缺少媒体的传播。当今的现代诗社团与之相比,则要膛乎其后。 这里必须强调,传统汉诗在台湾能够活跃如昔,只是中华传统文化在台湾获得传承的证明之一而已。 清王朝统治台湾共212年,从17世纪到19世纪末,这个阶段,正是台湾从蛮荒后期(当时,台湾的幅员尚有九成五未开发)到文明开化的演化阶段。台湾的人口,从清朝统治初期的90多万人,到马关条约割让给日本时(1895年)已经达到255万人。当时的人口结构,据日本政府调查,福建人占83.7%,广东人占15.60/00。固然很多来自大陆的移民多是单身汉,和原住民结婚很多,但是,生活传承的文化仍然是汉族文化。台湾在一种由移民化社会转为土著化社会的本土化过程中,其人文要素具有海洋性格、重商的特性。 十九世纪中叶,汉族的移民随着官制组织的建立、行郊以及公共事务、宗族组织与聚落的形成、寺庙与祭祀圈的形成,逐渐建立了传统的汉人社会④。在郑成功时代,陈永华建孔庙,兴学校,开启文运,发扬儒学,传承中华文化于台湾;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工商发达,不但公私立书院林立,义学、社学遍布城乡,民间科举鼎盛,科举造就很多台湾传统文学作家、民间文学发展,传统诗社林立⑤;十九世纪末叶,由官方与传教士引进西式教育⑥;民间教育、艺术,包括南管、北管等音乐,也都由大陆传人,中华传统文化儒、释、道深入民间信仰,在台湾居民的生活中,从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到文教生活、休闲娱乐,都已经建构为典型的传统中国文治社会。 1895年,中国清朝政府把台湾割让给日本时,移民台湾的汉族及其中华文化,已经根深蒂固。台湾的民众遭遇历史上第一次重要的转折。 台湾新文学的发轫 中国人有安土重迁的习惯,二、三百年间陆续自大陆移民来台湾的汉族,已经从移民化社会转化为土著化社会,完成本土化的过程。进入20世纪前的台湾,是台湾从成长到成熟为中国传统文治社会的历程,这也就是日本占领台湾后,始终遭逢激烈抗争的原因。 台湾的武装抗日一直到1915年西来庵事件才告结束。1920年后,改为政治、社会运动的抗争;以近代意识形态结合的政党或团体对抗统治者,自“台湾文化协会”开始,发行《台湾青年》,三十年代后,强调要以台湾社会、人物作为文学主题,这种文化动因,促成标榜“台湾意识”的台湾文化主体性的形成。 台湾的本土诗人,从1920年代,呼应当时的政治文化运动,以及和当时世界脉动接轨,像杨炽昌引进超现实主义,创立“风车诗社”,就是一个显例,印证当时台湾的文化已经具有相当的水平。当时的《台湾青年》、《台湾新民报》,各种民间创办的文艺杂志,蓬勃发展,许多作家诗人出类拔萃,例如赖和、吴新荣、杨逵、张文环、叶荣钟等等⑦,加上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威尔逊总统发表“十四点”,尤其是1919年中国的“五四运动”,经过求学于大陆的张我军大力推动,引发当时台湾的文学革命,那种风起云涌正显示当时的一种“台湾图像”。 二、三十年代台湾的政治运动特色是,思想多元,包罗万象,受当时世界思潮的影响;当时抗日的知识分子社团的共识是:“台湾是台湾人的台湾”,这是因为台湾被祖国割让给日本,成为异国的殖民地。当时的台湾知识分子思索着为台湾文化定位,这种“当家做主”的思维,促成标榜“台湾意识”的台湾文化主体性,这种意识形态当时充斥于文学、美术、音乐、雕刻等文化作品⑧。 这种台湾图像表明,当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台湾知识分子,其思想正在经历一种现代化蜕变。 因此,当时的诗人所写的作品,语言和词汇已经相当现代,表达的思维相当前卫,那时,张我军在《台湾民报》转载各种题材的大陆著名作家的作品,推动五四白话文运动(同时也有人推动“台语文学”运动)。吴新荣(1907 -1967)的诗作《农民之歌》发表于1936年7月《台湾新青年》,表达的是台湾历代的移民,形成多族群的历史传承,尤其是来自大陆东南福建广东的汉人农民的垦植、坚毅精神。杨华(1906-)的诗作《女工悲曲》则反映日本殖民台湾时,榨取台湾人血汗的悲哀,他因为违反“治安维持法”,在被监禁期间所写的诗集《黑潮集》,对殖民主义者提出强烈批判。而出身于1921年的陈秀喜,在后来的诗歌作品《我的笔》中将女性的脸孔化成一种隐喻,深沉表达对殖民者的抗议。 当然,本文开头提到,当时民间流行组织汉诗社曾经达到三百多家,那种盛况反映了另一批崇尚中华传统文化的知识分子的心灵图像。 中华传统文化的维护者 1949年对当代中国历史是一个重要分水岭。 抗战胜利后,台湾光复,不久却发生“二·二八事件”。1949年,国共内战后,国民党政府迁徙到台湾。两百万的新移民给台湾带来更大的冲击和变量。然而,台湾从光复后,政府积极推动“国语政策”,提倡中国传统文化的政策,努力普及国民义务教育,配合执政的整体改革行动,稳定台湾政局,发展经济,提升全民生活,而在文化版图上,中华传统文化进一步在台湾生根,随着五、六十年代的耕耘,编织出一幅台湾民生小康的图像。 从1949年政府就开始推动所谓《战斗文艺》,这种政治性的文艺政策雷厉风行的结果,就是产生反弹,1953年前后,“现代诗季刊”(纪弦创立)、“蓝星诗社”(覃子豪创立)及张默、洛夫、痖弦同时创立“创世纪”诗社,当时,这些诗刊的主编,缩衣节食,甚至典当自家财物,维系刊物的生命,开创了台湾现代诗的新版图。 五、六十年代,这些诗刊园地,为当时处在经济、社会结构的中低层,为许多学生、军人、教师和公务员,提供了创作的园地和心灵的窗口,他们的诗作吐露了个人的色彩和自主性。当时所谓“台湾奇迹”刚开始起步,物质环境逐渐丰饶,通俗文化蓬勃发达,这时,这批诗创作者,不愿意随波逐流于庸俗商业化的产物,获得开展精神境界的文学创作园地,对那个时代台湾高层次文化的提升,赋予特别的意义。 那个时代诗人的奋斗,写下了当时的台湾文化图像,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这个图像反映的是:导因于五十年代对充斥文坛的反共八股文学的一种抵制,使当时社会知识分子对恐怖、低压、窒闷时代和社会环境的投影,以规避社会现实的方式,耽溺于艺术的象牙塔内,呈现一种五、六十年代台湾特殊的图像。 相对地,在当时的时代氛围下,知名诗人创作的作品塑造了一种深入探索人类处境的独特语言,对后来诗人产生悠远的影响,从文化生态的视角,呈现诗坛的当代意义。 当然,从日据时代就开始写作的本土文学家,因为失语的关系,反而就此搁置写作。台湾光复,国民政府接收才满一年,执政当局就宣布全面禁用日文,铸成一般民众,尤其是知识分子,成为“失语的一代”。并且因为政局恶化,主政者采取白色恐怖政策,本土文化的某些特色被解释为日本殖民统治的余毒
论《西游记》的悲剧意蕴
作者: 暂无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专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对于《西游记》喜剧性意蕴的阐释无疑“前人之述备矣”,然而对于其“悲剧”性意蕴的阐述鲜有深入探讨。本文从孙悟空:英雄的悲剧、神魔:秩序的悲剧、取经:信仰的悲剧等三个方面探讨了《西游记》主题的悲剧性意蕴,并认为《西游记》主题有着对人类某种悲剧性命运的隐喻: 关于《西游记》主题的研究,较有代表性的有三种学说。 第一种是阶级斗争说。代表性的研究者是张天翼。他运用阶级分析方法从小说中神与魔的斗争“联想到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与人民——主要是农民——之间的斗争”,说作者是“借妖怪们的造反来描写农民起义”.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少学者深感从这部神魔小说中归结出一个政治性的主题确实颇为枘凿。认为:“对现实政治的讽刺顶多只是这部神魔小说的附带性的内容,是信手之笔,是讽喻世态人情中的涉笔成趣。”② 第二种是反映现实说。代表性的研究者有林庚和蔡铁鹰。林庚认为:“《西游记》是一部以取经故事为主体的讲史性传奇和江湖上的历险记”,“西天之行的危险行程便是闯荡江湖的集中与变形”,“孙悟空是一个闯荡江湖的英雄形象”③。蔡铁鹰则把《西游记》中各情节与明代社会现实一一对应,可以说他是把《西游记》看作一面映照社会的镜子,如天宫责任分配相当于明代政治结构,唐僧之无束缚(因其亦可能脱离取经队伍)反映出权利的缺乏制约与人治因素等等:这些观点固然道出了小说的文化学意义,但忽视了小说内容的意蕴层面,因而很难揭示出小说的深层意蕴。 第三种是游戏说。代表性的研究者是鲁迅与胡适。明清以来的许多评点者认为《西游记》是一部参禅、悟道的宣传宗教的奇书。从而认为:“悟之者在儒可成圣,在释可成佛,在道可成仙。”……以猿为心之神,以猪为意之驰,其始之放纵……而归于紧箍一咒,能使心猿驯服……盖亦求放心之喻,非浪作也”⑥。鲁迅与胡适批判了这种牵强附会的“微言大义”式的研究,认为:“此书实则出于游戏”⑦,“全书以诙谐滑稽为宗旨。”这大概是游戏说的滥觞了。然而这种观点几乎否定了《西游记》深刻内蕴存在的可能性,实大可商榷。 对于《西游记》主题意蕴特别是喜剧性意蕴的阐释无疑“前人之述备矣”,然而对于其“悲剧”性意蕴的阐述虽在评论中偶有所见,如:“孙悟空的大闹天宫最后仍以失败告终,它寓言般地概括了封建社会人民斗争失败的历史悲剧”,但鲜见深入探讨。据此,笔者拟从三个方面对《西游记》主题的悲剧性意蕴进行探讨。 一、孙悟空:英雄的悲剧 说孙悟空是一个悲剧性英雄,并不在于其大闹天宫失败后被如来佛祖收伏压在五行山下而最终皈依佛门,而是当把其放在整个人类的历史中来观照时,会发现孙悟空的命运其实是英雄的悲剧性命运的隐喻。 小说在孙悟空这个形象身上集中了人类的种种美德。如:嫉恶如仇、坚忍不拔、见义勇为、诙谐幽默等等。诚然许多神佛的本领都比他大,但他们却没有像他一样自由的心,即所谓的“妖气”,而正是这种“妖气”使孙悟空超越了一般神佛。夏志清认为他“不满于田园生活之乐以及追求力量和知识的抱负,可以看成是自觉的追求完善的标志”。孙悟空形象实际上代表了人类对于自身力量所能达到的高度的一种理想。 照世俗的逻辑看来,孙悟空是天地所孕的仙胎,这种不平凡的出生注定了其生命历程中将承担更多的责任。所谓本领越大,责任越大。然而孙悟空并不认同这一点,因为这并不符合他的天性,因此他只想摆脱各种束缚。如张书绅所说:“《西游》……始终不外一心字,是一部《西游》,即是一部《心经》。”而孙悟空的生命历程,就是一个想要使“心灵从矛盾中挣脱出来”追求“自我统一”的过程。孙悟空的悲剧,并非是失去自由的悲剧,而是在无穷尽的限制与束缚中永难实现其追求的悲剧。他总在做着没有终点的事,他一次次地降妖除魔却又一次次地最后让他的俘虏被各类神佛带走。他就是古希腊神话中那个一次次重复推着巨石上山的西绪福斯。他超越了生死的轮回却也失去了用死解脱痛苦的权利而不得不在五行山下寂寞地生活五百年。他冲出了五行山的束缚却又不得不受制于紧箍咒。然而,最大的紧箍还在于唐僧的“义”加给他的巨大的责任。在这种责任面前他无可逃遁。因为如此,诸天神佛也都有了教训和协助他的理由。孙悟空终于一步步由叛逆者转变成为现存秩序的维护者从而完成了他的皈依之旅。然而通过小说文本,我们却发现了唐僧所谓的“义”其实与其“昏”是一张纸的两面,众神佛的协助又与他们的纵容妖邪是密不可分的。孙悟空的悲剧性就在于:他越努力维护的东西却越显露出巨大的荒谬性。当然,孙悟空并非一个被嘲弄的对象,他是一个英雄。他的徒劳无功并非没有意义,恰恰相反,他事实上隐喻着人类所追求的恰恰不在其结果而在其过程。如林庚所分析:“西天取经为整个故事设置了一个最终目的并由此而展开了整个故事过程。而这个过程中孙悟空所起的作用就是围绕着护送唐僧而展示他作为英雄好汉的全部品格与行动。这与取经的结果并无直接关系。孙悟空关心的是这个过程,而不是这个过程的结果。”当然,这也是英雄们命定的悲剧,抑或是人类命定的悲剧。 二、神魔:秩序的悲剧 在宗教观念和社会意识中,神与魔是正与邪、是与非、顺与逆、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的象征,前者应予肯定,后者应被否定,这就是秩序。神佛就是这种代表正义与永恒的秩序的建立者与维护者,妖魔则是这一秩序的反动。《西游记》中群妖的遭遇整合起来,其实可以看做是小说的另一条相反而并行的线索。如傅修延所说,妖的生活实际是对取经五众的“模拟”。后者“都是因为没有遵守正统的秩序而沦为异类,又都回过头来追求正统终成正果”,而妖怪与之有相同的前因,却成就了相反的后果。然而作者却对神与魔一视同仁,道教神玉皇大帝、道教祖师太上老君、西方佛祖释迦如来,都是被揶揄、调侃、捉弄的对象,至于天将神仙、菩萨金刚和诸路神祗更是不在话下。不少妖魔倒是可亲可爱,有人情味。如鲁迅所说:“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严整有序的天上世界本是一个至高无上的存在,但在未人正道的孙悟空这样的妖的面前却显得那样腐朽无能、外强中干、色厉内荏,以至于不堪一“闹”。在这里妖构成了对现存秩序存在的合理性的嘲弄。而取经途中,那些妖魔大都和神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神下凡可以成魔,魔升天则成神。如:比丘国的国丈是寿星的一只白鹿,平顶山金角、银角大王是太上老君的两个童子,通天河魔头是观音菩萨莲花池里的金鱼……这些妖魔或者私自逃人人间,或者是有意驱遣下凡,这些都可以说明神佛统治的腐朽和天界秩序的紊乱。而人间国度里也是“文也不贤,武也不良,国君也不是有道”,到处都呈现出阴阳错乱,世道颠倒的不祥气氛。国君沉溺声色,宠信道术、道士,妄求长生,而那些道士、全真,无一例外都是别有用心的妖精所幻化,如乌鸡国的全真意在篡位,比丘国的道人想吃小儿心肝,车迟国的三位“大仙”把持朝政,四处捉拿和尚服役,凡些种种描写,从嘉靖皇帝崇信道教的活动中,都能找到明显的痕迹。 神佛费尽心力建立起来的秩序从某方面来说实际上也束缚了自己。秩序,简言之即是把一切神无法管理的统称为妖,然后由神(天宫)一概加诛,而佛则在一旁做适当和解以缓和矛盾,而神自己也必须服从命运与秩序:玉帝需修一千七百五十劫才能登基,奎木狼与披香殿玉女唯有下凡方可来往@…… 这样,我们应该可看到,在这一神佛世界上有一更高意志支配着宇宙,无论神还是人都无法逃避。这一更高主宰的手掌,恐怕连如来也难以跳出,故只好以“空”来逃避——这亦是无奈与悲凉。另一方面,神佛的存在也需依赖妖的存在.“灭尽了妖怪,他无边的佛法便无从施展,西天的统治自然失去了合法性,留着几个妖怪正好凝聚众佛之心”,所谓“烦恼即菩提”,“普度众生乃佛祖的大慈,天路无极是为佛祖的大悲”。如来在收大鹏妖时也要许之以口祭。 本来人类为了处理好关系,解决矛盾,根据各种公认的法则建立了秩序,其初衷无疑是好的,然而这种秩序一旦被建立起来后却由于缺乏与时俱进的内驱力而日益僵化,最终反而成为一种异己力量奴役人类自身。因此,《西游记》其实可以看做是人类秩序的悲剧的隐喻。 三、取经:信仰的悲剧 小说中的取经事业经作者的反复渲染,成了一项光明、正义又极为艰巨的事业,这可以理解为人类的某种信仰。为了追求这种信仰,唐僧师徒历经八十一难,终成正果。这体现了人类为追求理想而坚忍不拔、勇往直前、不胜不止的奋斗历程和积极进取的顽强毅力和摧毁一切邪恶势力、征服大自然的愿望。然而小说在最后却消解了人类的这一努力。神圣的取经事业最终只不过是天地神佛的一场游戏。那些阻挠的妖魔皆与他们有亲,被孙悟空打败的妖魔们最后都被其主人们收去照样为神,在天国里享受永恒的幸福,根本无需历经八十一难。这对唐僧师徒无疑是一个讽刺
阅读沙龙 《中国古典艺术观照》:流光溢彩的梦华
作者: 暂无 来源: 语文新圃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赵建忠 还记得艾略特笔下万物瑟缩、生机寂灭的荒原吗?他写的是一个唯有幻灭绝望、令人奄奄一息的精神荒原。恐怕很少有人记得了,因为繁复、斑驳的生活让人们忘却,而且世人一般都愿意做空心人,做彼此依靠着填塞起来的稻草人,舞在沉醉中,舞在精神的荒漠中。 然而,世上也还有独清独醒者和冷眼旁观者。 停舟傍河浒,四顾尽荒原。吾友吴祚来就是一个守望在文化流域的清醒者与思想者。文化荒漠的阗寂唤起了祚来兄的古典情结,笔触伸向了深美宏约、奥妙精微的古典文化与艺术的堂奥,行文时若水流花放,时若飞鸟出林,气韵流淌,一气呵成了古典艺术的全息图像。为之作评,心惶惶兮,莫因我之庸騃误友人华章。 古典文化与艺术是中国人文知识分子化解不开的情结,在心的角隅微微震颤着,是遥忆往昔时亦真亦幻又美轮美奂的华梦,流光溢彩,情韵并美,青铜、乐舞、建筑、书法、绘画、诗篇、鸿文等等,不一而足,蔚成大观。这样驳荦的艺术盛宴难免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该如何兼顾整合?《中国古典艺术观照》一书中,祚来兄以文化精神贯注其中,如链串珠,衔接起中国古典艺术的类种。 中国艺术的诞生与延续离不开中国文化发生、发展的生态场——我们世世代代栖居的这片广袤的土地,正是文明前夜的生态环境使得中西方以不同的途径跨入文明时代。中国地处温带和亚热带,自然环境优越,食物获得以采集为主、渔猎为辅,形成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用直觉领悟和移情式的想象对待外物并注人情感,使万物皆著我色,所以中国的艺术精神效法自然。《中国古典艺术观照》开篇即阐释了中国艺术以自然为本体,各门各类都崇尚自然。融注中国艺术、与自然精神相随始终的还有道德理性。儒家伦理因与政治统治合拍受到推崇,其影响力贯穿了整个古代历史,中国艺术顺理成章地打上了“和”与道德理性的儒家烙印。 祚来对中国古典艺术的观照,是一般社会史为起点,继之结合政治剖析时代文化与时代风貌,再探寻文化精神,最后落脚在特定历史时期的艺术成就.这种探本索源的追寻发挥了其专业文艺理论的特长,精彩的论断、灵动的真知灼见比比皆是,历时态中有艺术精神的流动,共时态中有艺术成果的展示,脉络分明又水乳交融,努力对历史作出一种原生态式的把握,尽量地贴近历史的实际情状,读之即令人手不释卷。 祚来是在中西对比的视域中开始对中国艺术的追溯。万载蒙昧的光阴在人类的无知无觉中倏忽而过,文明时代到来了。中国是早熟的东方国家,史前艺术的多元起源大都和生活有关,而西方一以贯之的是宗教精神。人类学认为,中国审美心理自发形成,而西方审美心理来自人为构筑和自觉反思,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发展演变轨迹是人类历史的一个常态。中国文化多源于生理和心理的需要,有着深厚的生活属性与原始理性,陶器制作是为了实用,乐舞是为了怡情悦性、祭祀神祗与调和自然,我们的先人在简单、祥和中优游卒岁,又度过了几千载,我们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艺术风貌已具雏形。 艺术符号中隐藏着历史的真相,从彩陶狞厉神秘的线条里,我们嗅出了浓浓的血腥味,青铜器一脉承之,人类开启了历史长河中战争频仍的端绪,“国之大事唯祀与戎”。西方虔诚祭神之时,我们的卜巫祭祖文化风生水起,显示国家权威美学的青铜器的发达正是得益于这种统治文化与祭祀文化。这一时期的礼乐文化承接三皇五帝时的乐舞文化,用权力来分配文化资源,学在官府,用道德与制度来规范,是一种注重宏大场面与文化的权力美学。这一时期,还存在着长江流域独树一帜却瑰丽无比的巫楚文化,有巫觋歌舞戏、帛画,还有难能可贵的屈子的悲剧精神。 刘再复在《传统与中国人》一书中认为,文字发明之后人类的知识和经验都在加速积累,是一个蕴着不同质的统一体。当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传统就发生分化,也就是不同的质分流,士人各执一端深入阐释就形成各家并激烈交锋。百家争鸣在本质上是中国文明自有文字以来的传统的分化与重新解释。没有统一思想的支撑,人心涣散,秦二世而亡,汉继之而立,历史到了一个文明的岔道口,初始的选择是随机的,后世的惯性却使得这种选择举足轻重,文明的主流也因这种选择而固定。儒家是这场角逐中的胜出者,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伴随皇权始终,贯穿人们生活始终,艺术中的神道设教逐渐降格和淡化,道德理性由此强化。秦汉雄风,这一时期是集权美学大盛时期,士大夫美学与民间美学虽有发展,却无力与之抗衡,气势恢宏的秦兵马俑、汉俑、汉石雕群及礼乐尊威的汉宫乐舞都是皇家美学的典范之作。 魏晋南北朝时期,短暂的统一后是漫长的分裂,角争日起,兼外族蛮邦入主中原,思想文化走向边缘,士大夫的诉求空间是狭窄的,以啸傲山林求全身于乱世,这一时期人性是自由的,文化也是自由的,因此艺术熠熠生辉却散点辐射难成大观,如建安之风的慷慨悲凉、竹林七贤的霁月风光、王羲之书法的飘逸绝美、顾恺之绘画的金相玉质等等等等,这一时期还有一个重大的文化现象就是佛教的东渐,使得中国人的灵魂有了委身之处,寺庙纷起,洞窟打开,给后世留下了极为宝贵的艺术财富。 到了豪迈超绝、气来、神来、情来的盛唐,我们在艺术上收获了整片森林。科举制的推行,寒门士子有了晋身之路,是历史上一次尤为重要的文化举措。皇家美学与士大夫美学齐头并进,诗篇、乐舞、建筑、雕塑、书法、绘画等艺术的分支都取得了空前绝后的艺术成就。 至宋,国家积贫积弱、崇文抑武,外起狼烟内蕴奸权,因此宋人的文化精神含蓄内敛,艺术上尔雅婉约、温煦淡远。经过前代长期外邦与中原、南朝风尚与北朝文化,儒释道三教的激荡、融合的积淀,宋代文化艺术复杂而灿烂。值得一提的是民间艺术的长足进步,说唱与讲史勃兴,杂剧南戏又异军突起。元代,异族统治中原,开拓了中国最为辽阔的版图,然而艺术成就寥落不堪。野蛮的统治者不懂中原文化,还没等到弄懂中原文明的就里,就匆匆谢幕,中原重新恢复了汉族统治。皇家美学是相对薄弱的,士大夫在被排斥和打压中混迹于民间,可以说元代是民间艺术的风头强劲,浅白俚俗的元曲大放异彩。随后南戏兴起,戏剧逐渐成长为中国艺术的主要种类之一。 至明,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中国古代的艺术形式众体兼备了,清代集其大成。中国古代的艺术愈至后世,种类愈是繁多,形式愈是复杂。不同的时期,重复的艺术形式不同的是艺术精神和时代风貌,某些艺术形式的技巧是在历史的时空中积累、变化而渐趋完善的,而另一些艺术形式,灿烂于一个特定的时代,空前绝后的达到极致后走向平庸。《中国古典艺术的观照》对这种艺术形式本体中流变给予了相当关注。 “气韵流淌的性灵之美”是《中国古典艺术观照》的副题,可见,祚来对艺术的观照在其“韵”,在文化精神与艺术精神的深度阐释,使孤立的艺术品回归时代,在时代中鲜活起来,而后带给今天的人们艺术享受,有点叔本华用艺术鉴赏摆脱人生痛苦的意味。 写至此,抬起头来眺望窗外,落日缓缓沉入山背,几只归鸟飞掠在将熄未熄的天空,建筑物的轮廓明灭在晚霞中,陶醉在古典艺术中的我现在看什么都有点艺术的味道。 (作者系天津师大教授、红学与古典文学专家)
徐德凝:专业修复“古建筑 ”涵养修复“心灵 ”
作者: 暂无 来源: 现代企业教育·卓越管理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建筑的不解之缘说起…… 专业修缮古建筑 名留世界文化遗产 2004年7月1日,辽宁五女山山城遗址(高句丽遗址)、沈阳故宫和盛京三陵(永陵、福陵、昭陵)获全票通过,被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正式列入
中国书画升值加速
作者: 暂无 来源: 今日湖北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书画作品成交价超过亿元。它们是: 黄庭坚《砥柱铭》书法手卷,成交价:4.368亿元; 蒙《秋山萧寺图》绘画立轴,成交价:1.36亿元; 钱维城《雁荡图》绘画手卷,成交价
黄公望隐居地怎么建
作者: 暂无 来源: 观察与思考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富阳市   富春江   专家学者   记者   富春山居   故宫博物院   国际学术研讨会   文化研究   黄公望   题画诗  
描述: 。 台北故宫博物院书画处原处长、台湾艺术大学造型研究所教授耀庭说:“我们今天来到黄公望隐居地,山上景色非常迷人,再加上很诗意的富春江,与我在古画上看到的是相似的意境。我年轻时就在
中英茶文化内涵在精神层面上的对比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教育导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1.“合”与“分”。 汉字“茶”拆开就是“人在草木中”。茶生于山川流水之间,中国人发现并利用了茶,再结合自己的审美价值赋予其天地人之道,本身就蕴含着天人合一的意趣。 中国的哲学基础
< 1 2 3 ... 510 511 51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