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李卓吾与利西泰万中西超儒之晤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化杂志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本文引述比照各种有关李贽与利玛窦于1599年至1600年间先后“三度”接触往来的中外文献资料,推论两人有所默契进而深交的特定时代与人文背景,誉之为“万中西超儒之晤”,侧重于对李、利二位文化巨人之
清朝基督教弛禁的澳门交涉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化杂志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1704年11月2日,罗马宗教法庭对中国的礼仪问题作出“裁决”,挑起了在基督教入华史上具划时代性质的“礼仪之争”;1705 年,教皇特使铎罗(Charles-Thomas Maillard de Tournon)由澳门入华,传达教宗敕令,废止耶稣会士奉行的在华传教的“合儒”政策,康熙皇帝与教皇格勒孟十一世的争执加剧;1706 年,清廷实行西方传教士入华必须持有“印票”的制度(清政府向尊重中国礼仪的传教士核发的特许证),无“票”者的活动将被查禁,他们多被逐往澳门;1725 年,即位不久的雍正发布“禁教令”,把天主教作为违禁教派明确载入《大清律》,使禁教由文化政治举措提升为法律乃至国策规范。自此以降一百二十年,对基督教的查禁政策,清朝始终奉行不替,且愈益严厉。此一局面到鸦片战争之后方才改观,禁教政策一变而为弛禁政策。此乃清朝国策的重大修改和有清一代外交和宗教政策的重大变动,联系到此后延绵不绝的民教冲突的发生,联系到此后教会在华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活动,这纸弛禁令的意义就愈发大了。对于这一重要事件,揆其内幕,仍有不少疑点有待澄清。而颇有意思的是,弛禁交涉主要在澳门进行。迄交涉几近三百年前,澳门是明清之际天主教传入中国的最早地区,时光荏苒,此时澳门又成为基督教弛禁交涉的谈判处所。其中缘由恐亦绝非偶然。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