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千古赤壁 英雄一战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收藏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英雄   国家大剧院   赤壁   三国志   参观者   怀古  
描述: 赤壁之战无疑是三国时期的标志性事件,也是占往今来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战役。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赤壁之战的意义已远远超过了它本身具有的历史地位,数说风流人物,品评成败得失,每个人都在其中寻找自己的英雄梦,人们更愿意相信,那一个个动人的传说故事就是历史的真实。诚然,历史上真实的赤壁之战并不如《三国演义》中那般精彩,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场大战绝非浪得虚名,跌宕起伏的过程同样引入入胜。 刘备的绝境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已经基本统—了北方,在征讨乌桓胜利后,他便在邺城疏通玄武池,训练水军,把主意打到了荆州刘表的身上。七月,近20万人马挥师南下,直指荆州。而就在这一紧要关头,时年67岁的刘表却抱病身亡(据说是被吓的)。二子争位,大臣分派,荆州顿时陷入了分裂混乱之中。 即位的小儿子刘琮懦弱无能,很快便向曹操竖起了白旗。而在刘备得知这以消息后,曹操的大军距离他所驻扎的樊城仅剩一天的路程了,匆忙之中只得撤退。一路之上,十几万军民随刘备同行,这部分人早就听说曹操很残忍,在徐州屠过五个城,又杀过袁绍八万名官兵,所以情愿背井离乡,而刘备在荆州地区的仁爱作风也让他们心甘情愿地跟随左右。 但是,如此多的难民,行进速度必然缓慢,曹操亲率五千“虎豹骑”很快就在长坂坡追上了刘备,一击而溃。虽然张飞带了几十个人断后,但只是疑兵之计,在桥边暂时阻挡了一下(演义中,张飞一人立马桥头喝退曹军确实威武,可惜并无此事),最后只能改路到汉水边,上了关羽的船才算逃脱。至此,刘备已经被逼入了绝境,而曹操则乘势占取了江陵。 周瑜的自信 孙权这一边,早在刘表去世之后,鲁肃就被派到了荆州,借吊丧之名行侦察之实。而鲁肃刚到荆州地界,荆州就已被曹操轻松拿下。没有了荆州这一屏障,江东一下子就与曹操铁骑针锋相对了。鲁肃当机立断联络上了刘备,商量两家结盟事宜。 新败之余的刘备,不曾想到孙权会派人先来找他,于是立即决定派遣特使前往江东面见孙权。此时,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正在孙权帐下效力,且与鲁肃交好,所以诸葛亮就成了前往江东的不二之选,诸葛亮也得以第一次在刘备军中崭露头角。(自从诸葛亮进入刘备的阵营后,并没有什么重要职位,只是相当于宾客、顾问、参议,火烧博望坡更是与他无关,赤壁之战后,诸葛亮的地位才开始逐步提升) 诸葛亮来到江东之时,孙权刚刚接到曹操的战书,“今冶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极具威胁性的话语让孙权阵营炸了锅。以元老重臣张昭为首的大多数文武官员纷纷主张投降,这自然不符合孙权的意愿,但形势的严峻不得不让他”内怀犹豫”。究竟诸葛亮如何向孙权陈述利害,相信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但“舌战群儒”之事则实属夸大,毕竟以刘备当时的实力和诸葛亮的声名,他还不具备在江东众臣面前夸夸其谈的资本。其实,早在诸葛亮之前,鲁肃、周瑜等主战派的言论已经打动了孙权,只是诸葛亮的游说更加坚定了孙权的信心,也促成了实力相差悬殊的孙权与刘备平等结盟,诸葛亮的功劳不能否认。 面对曹操的破竹之势,周瑜向孙权申请了5万人马,而孙权一时之间只能凑出3万,任命周瑜为左都督,程普为右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兵发赤壁;而刘备这边虽然号称有两万人马,但实际上包括刘琦的水军在内,也就一万多人。 从表面上看,双方实力悬殊,孙刘联军难有胜算,但周瑜却自信满满。在他看来,曹操面临几大不利因素:一是曹操背后有马超、韩遂的威胁;二是北方兵士不善于水战,虽然收编了刘表的水军,但难以同心协力;三是水士不服必然疾病丛生。对于这些不利情况,老谋深算的曹操自然不会不知道,但之所以不管不顾急于进攻,可能是因为他怕自己已经等不起了(此时的曹操已经54岁了),而且他也相信自己在完全占优势的情况下,什么样的困难都是能够克服的。 曹操的溃败 十一月的某一天,沿长江南岸行进的部分曹军(北岸还有一部分)与周瑜的前锋部队在赤壁遭遇。连日行进的曹军此时已经十分疲劳,而周瑜这边则是以逸待劳,所以曹军很快落败,仓皇上船逃向北岸,与北岸的部队合兵一处。就这样,孙刘联军在南岸的赤壁,曹军在北岸的乌林,双方隔江对峙,等待时机再战。 这期间按照《三国演义》所述,发生了很多故事,蒋干盗书、草船借箭、庞统献连环计等等,都描绘得相当精彩。但真实的情况是,草船借箭子虚乌有,蒋干去见过周瑜却不在赤壁之战期间,将大小战船连成一片不假,但并非庞统设计(庞统并没有参与赤壁之战),而是曹操下的令,为的是减弱风浪颠簸,而且数以干记的船只不可能全部一字排在岸边,必然要连接在江上(相信周瑜的战船也得这样连接)。 久经战阵的黄盖建议火攻,周瑜采纳了(并不是周瑜和诸葛亮不谋而合)。于是,黄盖暗中向曹操遣送伪降书,约定了投降日期。这其中有一个“苦肉计”让人们印象深刻,而事实上,黄盖并不曾吃过这个苦。曹操很容易相信黄盖是真降:第一,他的兵力具有压倒性的优势,黄盖不愿与周瑜同归于尽合乎常理;第二,他知道黄盖是孙坚的老部下,资格比周瑜老,不想屈居人下也说得过去;第三,十几年的戎马征战,太多的猛将都投降了曹操,曹操受降已成习惯,对于黄盖来降他丝毫不感到意外。 到了约定好的日期,黄盖率令蒙冲斗船10艘,满载薪草,灌注膏油,外用帷幕伪装,驶向曹军水寨。说起来很巧,这一日,江上刮起了诡异的东南风(当然,绝不可能是诸葛亮借来的,冥冥中上天自有安排)。一声令下,各船同时点燃薪草,水军换乘小船退走。火船乘风闯入曹军船阵,顿时一片火海,并延及岸上营寨。 此时,周瑜率轻装精锐部队,在黄盖船队后面擂鼓大进,刘备军也从北岸向乌林前进,孙刘联军在乌林与曹军展开主力对决。此时曹军军中病疫已然暴发,战斗力大为降低,加上孙刘联军突袭成功,军中混乱,而新降的荆州兵并无斗志,无法组织有效抵抗,在水陆夹攻之下溃败。 曹操见败势已不能挽回,只得烧毁余船,率军经华容道向江陵撤退,路遇沼泽,道路泥泞,且大雾大风无处不在,“悉使赢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赢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刘备、周瑜水陆并进,一直追击曹操到了南郡(所谓关羽华容道捉放营的故事,只是后人的演绎而已)。匆忙之下,曹操留人把守江陵,乐进把守襄阳,自己率领余众退回北方。 赤壁一战,以曹操完败告终,刘备却成了最大的受益者,自此有了自己的地盘,天下三分的格局也得以成形。八年前(公元200年),曹操依靠他杰出的政治军事才能,在十分艰险的情况下,硬是扭转了十分恶劣的形势,于官渡大败不可一世的袁绍。不过,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八年后,他又重蹈了官渡之战的覆辙,只是这一次,他成了袁绍第二。 历史就是这么玄妙,纵使你巧谋深算,却往往无力回天。正如为《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所言:“至于赤壁之败,盖有运数……天实为之,岂人事哉?”
开车去淘宝,游工在艺林
作者: 暂无 来源: 安全与健康·人车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文联大楼附近),也许你难以想象福州繁华的市区内竟有这样一处闹中取静、藏龙卧虎的艺术天地。福州市作协主席钟兆云在此举办市作协会议,陈章等名家的工作室长期在此经营。这让许多仰慕名家的人们多了亲近社会名流的机会
山阴公主,奉旨拥有30个男妾
作者: 暂无 来源: 爱人·月末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刘骏虽然是个与亲妈乱伦的变态.但对这个女儿还是具有人文关怀的,亲自为她挑选了驸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黄金单身何戢。 如果山阴公主跟何戢举案齐眉恩恩爱爱白头偕老.那她在史书上的戏份就会少得
“辩”、“变”之辨:读《声无哀乐论》有感
作者: 暂无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哀乐与善恶   天籁与人声   声与乐   精神与物质   声音与音声   表象与内容   主体与客体  
描述: 本质问题,音乐鉴赏中的声、情关系问题,音乐的功能问题等,提出了“声无哀乐”的观点。嵇康大胆反对了两以来把音乐简单等同于政治,完全无视音乐的艺术性,神化音乐、异化音乐的不正风气,这是有着极大的进步意义
廖晓义 敬天异物就是环保
作者: 暂无 来源: mangazine名牌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四月末的北京,早上的天气仍有些寒凉,廖晓义身穿-牛绿色夹衣,深棕色的宽大裤子,风一样的走进会议室,不施粉黛,没有任何的首饰,她把短发随意地拨到耳后,掏出一台黑色的小笔记本便开始忙碌起来,半小时后她要做一场矢于社区低碳生活的讲座,现在正是最后的准备阶段,她最终决定再加两段视频使讲座更有说服力,于是不断叮嘱工作人员:“音响—定要帮我调好啊,不然效果不好 。” 忙碌中她给记者找名片,不停地翻弄着随身带的有点发旧的黑色的帆布背包,“哎呀,我总是找不到自己的名片。”她挠挠头,不好意思地笑笑,犯迷糊的样子像个孩子。名片限简单,关于她的身份介绍只有短短的一行:“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主任廖晓义”名片是再生纸制作的,右下角赫然印着—枚小小的循环再生标志。 脱去外衣,里面仍是一件绿色的宽松毛衣,熟识她的人过来寒暄:“廖老师,今天来听你的讲座我特意穿了绿色的衣服,与你保持一致。”廖晓义呵呵笑了,对记者说:“我在城市里总是喜欢穿绿色的衣服,因为城市的绿色太少了,不过我到农村就总是穿红色的衣服,农村的绿色多啊。” 她说的农村是指四川彭州通济镇大坪村,5.12地震给这个乡村带来血泪冲击,廖晓义带领团队在废墟上建起生态建筑、发展生态产业、建立乐和家园,“乐和”二字,寓意是希望大坪村村民们敬天惜物、乐道尚和。现在她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呆在那里,很少回北京,回京也呆不了几天。 56岁的她仍然保持着充沛的精力和旺盛的活力,工作人员搬来椅子让她坐着讲,她却摆手谢绝了,“我喜欢站着说话,站着说话就可以手舞足蹈。” 每个人都是地球的儿女 1995年,廖晓义离开在美国读博士的丈夫,带着女儿和电视专题片《地球的女儿》回国,这部耗尽她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时攒下的两万美元制作的片子成为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民间组织论坛的中国骄傲,从此“地球的女儿”也成为她的代名词,她说:“每个人都是地球的儿女,自然是母体,我们是胎儿。” 廖晓义喜欢彝旅诗人吉锹马加的诗句:“一个孩子站在山岗/双手拿着被剪断的脐带,充满了忧伤”。在她看来,这就像人与自然关系的—种隐喻,人类总想征服自然,他以为他长大了,机械革命使他增长了筋骨,拥有机械能力:发现石油和电力,获得了物质能源;信息革命又给了他电脑,从躯体到能源到大脑都被机械武装了之后使他认为自己完全可以脱离开自然的母体,可以随意的控制自然改造自然,然而实际上剪断了那根脐带之后,“人是很苦的,不只是环境恶化,还有心灵硬化和身体退化,整体的生存状态痛苦而难以延续,人应该重新捡回并且再接上这根脐带,尊天敬德,乐道尚和,放弃蛇头吃蛇尾的发展,最终吃到自己的脖子根。不是说对自然不再开发利用,而是要尊重自然,要取之有道、有度、有情。” 言语中的廖晓义带着一股悲天悯人的情怀。多年哲学的修养,让这位女性在环保战场上充当一位布道者的角色。而生活中的她,则是不折不扣的环保身体力行者。能坐公车就不打车,能坐火车就不搭飞机:能不开空调就不开,尽管自己和女儿已经汗流浃背,却说这是自然排毒有益健康。而对于那些不愿意放弃空调的人们,她则提议环保地使用空调。北京空调夏天高一度冬天低—度的口号就是她倡导起来的。身边的朋友也提过:这样的生活是否太艰苦?廖晓义却用“价值观不同”轻松化解问题她说自己不是一名牺牲者,只是做了自己认为最要和最有价值的事,在追求幸福的动机上和大款追求财富并没有十么区别,只是对于幸福的理解不同而已。 从城市到乡村的乐和 在城市推广环保,在廖晓义看来不过是“一抹浅绿”。好比她早期倡导的空调度数调节法、垃圾分类、节能节水都是建立在现代物质上的,是对于现代人无法摆脱物质文明生活的一种退而求其二欠的做法,“不能说是城市环保’。学哲学的她,希望有一个能够从根本上和整体上解决的办法——文明模式的转型。显然,这种模式在城市很难实现。“比如说在城市里很难选择你的这种叫低碳建筑也好,绿色建筑也好,你很难选择你的能源消费方式,污水处理的方式等等,城市之间也很难做真正的那种彼此之间像—个家庭—样的。那么在城市推动这种产业转型创意产业、养生产业、教育产业、养老产业等等,它也受很多的限制。但是在乡村就还有这中空间。”廖晓义现在的关注重点就是如何把“一体深绿”在乡村中建立和推广起来。这个“一体深绿”,就是乐和。“注意和那个‘乐活’是不一样的,‘乐和’注重的是‘和’。其实就是一个从失和的世界转向乐和的家园,其实这个和就是人与天和,个与群和,人与心和,力与力和,心与智和,它是一个整体的和。只有一个整体的和,才能解决人和自然的这种和谐。”位于四川省彭州市通济镇的大坪村就是廖晓义的乐和家园。它包括了生态文明系统的六个方面:乐和人居——建造乡村生态民居:乐和生计——发展乡村生态经济:乐和伦理一一修复乡村精神家园;乐和治理——完善村民参与机制:乐和养生一一建立乡村保健诊所;乐和生态——实施乡村环境管理。其中乐活生计避免了乡村以牺牲环境发展经济。村民们用生态养殖和种植致富,绿色中国消费联盟成为该项目的绿色时尚的订购者之一,大坪山的手绢已作为特别的礼物走进了一些重要会议,还作为载着汉字和英文的交流载体被送到—些国际改要如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和联合国官员手中。 环保的中国智慧 廖晓义是中国第一位获得有“诺贝尔环境奖”之称的“苏菲环境大奖”的民间环保人士,澳大利亚最高环境奖“班克西亚国际环境奖”获得者,2008年又获得“全球公民奖”,给她颁奖的正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这些国际场合,穿着旗袍、画着淡妆、操着一口流利英语的廖晓义总是不遗余力地分享和推广她的环保的中国智慧。可是—旦来到乡村,她的装束和行为又_与一般的农妇无异,“村民们都喊我廖嬢”。 她笑称自己是个“虔诚的好学生”,—直跟着西方入学环保,却发现西方的环保虽然有很好的经验但却有自己的问题,他们把过度消耗物质资源的生活方式当做既定的前提,将环保理解为纯技术的话题。于是她将西方的环保经验与中国的哲学智慧相融合,便有了环保的中国智慧。“中国智慧很简单,说到底就是天人合一,也就是人这个胎儿怎么和自然这个母体形成一种中敬畏和谐的关系。”在她看来,中国“敬天惜物”的传统就是最大的环保,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五个方面——儒、道、佛、医、艺从不同的角度为环保提供启迪。“儒家讲人事,就是个体和社会怎么合一;道家讲人本,那是物我合一;佛家讲人心,心灵和知识之间如何合一,不仅有知识还要有德性道心;中医讲人身,告诉我们精气神如何合一:至于艺,人居,琴棋书画帮助我们对生命的理解、使情感倾注到细微处,一种诗意的栖居。” 这个创办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的村长显然更加喜欢乡村生活。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口号的世博开幕期间,她依旧扎在乡村,因为“乡村让生命更真实”。
游走在滇南的文学”骑士”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华儿女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出版发行   调查   关键词   大地震   中国妇女   通海县   采访   缠足   滇南   云南  
描述: 精品工程”入选作品奖。   解密通海大地震   杨杨的另一个传奇经历,是他第一个解密了通海大地震的真相。   1970年1月5日凌晨1时,在杨杨的家乡云南省通海县发生了一次7.8级
浅析萧绎《金楼子·戒子篇》的教育教育思想
作者: 暂无 来源: 作家·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之道 萧绎《戒子篇》中训诫后辈修身之道所用引文篇幅最大,其中又可大致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立志 萧绎开篇通过批驳东方朔诫子之言以鼓励儿子们立志。东方朔《诫子书》开篇即
谁是真正江南魂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方·文化周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责编 龚宇文 小号鲨鱼图 CFP设计 武林 随手翻书,见王世贞《忆江南》句:柔绿篙添梅子雨,淡黄衫耐藕丝风。旖旎清丽,信是江南风韵。 不知为何,读这两旬的时候,心里出现的是黄蓉以女儿身份初见郭靖那一幕。书中她是如此出场的: “突然身后有人轻轻一笑,水声响动,一叶扁舟从树丛中漂了出来。只见船尾一个女子持桨荡舟,长发披肩,全身白衣,头发上束了条金带,白雪一映,更是灿然生光。”这段描写,季节服饰与词句全然不对,意象气韵却颇多吻合。看过一则轶闻:当初拍射雕选角时,也作了类似今天的海选。翁美玲是最终入围的五人之一,五美并具,权衡来去,委决不下。某日编剧和作者聚会,翁着戏中装束,分花拂柳突然出现在金庸面前,盈盈下拜,说道,小女子黄蓉,参见金大侠。——恰如书中走出的人物,于是一锤定音。这故事听起来有趣,细想漏洞甚多,多半后人附会。总而言之,传说而已。斯人已逝,哪里考证去。 蓉儿的形象的确很符合文人墨客心目中的江南。聪灵俊秀,清新绝俗,却又不是瑶池仙子般高不可攀,而是别有一种邻家女儿的宜嗔宜喜,可亲可爱。相比王语嫣、小龙女等人,黄蓉更有人间烟火气。“少女”一词,似是为她而设。及至年长,属于性灵的青春稚气渐渐褪去,她也蜕变成神雕里平凡琐碎的妇人。冰雪聪明化为些小算计,不复可爱,却更加真实。有读者不喜欢这样的变化,曾写信向金庸抗议,当然无效。人物性格脉络如此,一旦在笔下成型,便会自行成长,就算作者自己,也未必拗得过来。春去也,总难留。 另两位典型的江南女儿,是《天龙八部》里阿朱、阿碧。听香水榭一节,段誉这位大理王子如坠温柔乡,吴依软语,美食佳人,正是整本书中最令人心旷神怡的描写。也因此我对朱、碧偏爱犹胜他人。然而同样是蕙质兰心的少女,黄蓉得到了她平庸的幸福,阿朱与乔峰的塞上牛羊之约,最终却化作怆然一梦。至于阿碧,谁又能忘记天龙结尾处,她那凄楚却坚定的“心满意足”?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江南春夜的缠绵月色中,马春花被薄情公子一曲箫声引诱,最终将一生轻易交出;同样是爱上,洞庭湖边药王庄,有着一对大眼睛的平凡女子程灵素,瘦弱的身躯里却蕴含着无忧也无怖的勇气。人生七苦,所谓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前四样是自然规律,无人可免;后三者则是只属于内心中的贪恋痴嗔,偏偏如飞蛾扑火,挣脱不开。来来往往,是刀光剑影,也是真实复杂的人性,到头来只得一声长叹。明月当空,照一地落花如锦。 武侠名家里,古龙生于香港,梁羽生祖籍广西,三人中唯金庸与江南渊源最深。他本人便是浙江海宁人,生于斯长于斯,自然会在作品中反映出来,是以有关江南的描写也最为真切。《碧血剑》中青青与袁承志相约温家堡,月色、箫声、玫瑰……缠绵旖旎。《射雕英雄传》里的江南七怪,或许便从扬州八怪中动了灵机。最典型的莫过于《书剑恩仇录》,用了许多笔墨追忆海宁故物,如钱塘潮、春晖堂,连一碗小小的桂花糖藕,也煞费笔墨,娓娓道来。表面上只是寻常描写,内中却暗含着游子对故乡的一份心结。作为金庸酋部武侠作品,书剑于1956年在明报连载刊登。此前,镇反运动刚刚结束,金庸的父亲在这场斗争中被冤杀而死。消息传来,为人子者独自痛哭了三日。书剑第八回有很长一段篇幅写陈家洛在母亲忌日那天潜回家中的情景。家中已空无一人,只剩下当年侍婢,为他整理衣裳, “眼泪一滴滴都落在长衫下摆之上”。小时候追求情节,这一段看得颇不耐烦,如今再读,方才品出其中滋味。在当年情势下,金庸本人大约是有家归不得的。 百无一用是书生——这是文人自嘲,其中却有无可奈何的孤愤与辛酸。正因为这样,文人往往将“剑”与“侠”作为笔下理想化的代表,于是武侠小说应运而生。“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声一例消”——龚自珍此句,是书生侠客写照,所谓允文允武,亦儒亦侠。然而在金庸笔下,儒者之侠的形象并不突出,《书剑》是金庸第一部武侠,陈家洛是金庸小说中唯一一名书生侠客主角,而性格悲剧的刻画究竟与众不同。其根本缘由,或许就在于金庸本质上仍然是~名清醒的现实主义者,所以才能明明白白地看到了“笔”与“剑”的差异:那是理想与现实的遥远距离。倒是另一位作者梁羽生,塑造了不少这类人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萍踪侠影》里的张丹枫。书生侠客其实难写,品格不高的作者,往往欲彰其温文而显酸腐,欲形其洒脱而成做作,包括梁自己后来的作品,也有类似问题。只有张丹枫真正做到了亦狂亦侠亦温文,出于他人之上。究其实,是骨子里那一份“真”。至今还记得张丹枫初出场时那一番痛哭狂歌, “谁把苏杭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是天地皆有情,岂独长江万古,潇洒之外别有一份年少轻狂的天真气,为人所不及。 但书生也自有属于书生的做骨。历史上的江南少见侠客,却多书生。即以金庸故乡海宁为例,著名的读书人便有王国维、徐志摩等。好不容易出了一位将领蒋百里,也还是儒将。然而蒋百里曾两次自杀谏国,王国维自沉昆明湖,徐志摩则可用“天真至死”来形容,骨子里都有一种不肯随波逐流的迂阔气。这和传说中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江南文士大相径庭,却正是江南山温水软之外,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明末清军入关,北方政权已然摧枯拉朽,反而是被视为文弱的南人,上演了最激烈的抵抗。扬州、嘉定、南京……一路烽火,那一点文宗气脉浮沉辗转,竟未摧折于刀斧。连秦淮烟水中的青楼女子,也别有一份刚烈决绝。《鹿鼎记》中陈圆圆歌道: “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虽是文人夸张,却也未必不是实情。 这才是江南之魂。绿篙黄衫、藕风梅雨的轻倩流丽背后,是磐石一般的坚执,蒲苇一般的柔韧。唯其坚执,才能有深情婉转;唯其柔韧,才能够宁折不弯。是以才有襄阳城破之日,黄蓉的以死相殉;石桥雷雨之中,阿朱的为爱舍身。风流辗转,一脉相承。 突然想到那个结尾,关于另一段故事:一匹白马,一片黄沙,一个美丽的姑娘。 “白马带着她一步步地回到中原。白马已经老了,只能慢慢地走,但终是能回到中原的。江南有杨柳、桃花,有燕子、金鱼……汉人中有的是英俊勇武的少年,倜傥潇洒的少年……但这个美丽的姑娘就像古高昌国人那样固执: ‘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偏不喜欢。’” ——谁人行过江南雨。游子情怀、过客心思莫不如此。真正的江南,那如丝烟雨、如缕深情只能在追忆中出现,纵然归来,也早物是人非,不复当年风景。 是向来痴,犹存旧梦;便从此醉,不问来生。
新单车少年之梦
作者: 暂无 来源: 足球周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的罗比尼奥、甘 内马尔在29场比赛中打入27球。2009年和2010年,他为桑托斯出战74场,,进41球。2010年4月,在一场巴西杯比赛中,内马尔个人独中五元,帮助桑托斯以8比1狂胜瓜拉尼在
斗智美人茶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智慧(故事)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文/叶梓 茶王 江南卢天林已经连续三年博得“茶王”的美誉。这件事很有些稀奇,卢天林没有茶庄,没有茶田,更不是德高望重的茶博士,可每年斗茶,他的茶总能高出别人一筹。品好茶,犹如看山看水,而品卢天林的茶,却如看美人。茶在口中,一股美人香便弥散于唇齿间,如曼妙美人亭亭玉立面前,令人神清气爽。 不过,也只有在每年斗茶的时节,才有几位老茶仙喝得上卢天林的两盅美人茶。美人茶产量极少,据卢天林说,后院两株茶树虽被悉心养护,长得却不旺盛,每年只能采得三两。二两送入京师进贡,一两用来斗茶,连卢天林自己都喝不上三五回。众人啧喷,说卢天林的美人茶不是茶,而是金子。 方季儒也曾是茶王,在卢天林种出美人茶之前,他年年夺得擂主,他家的茶庄财源滚滚,大半个江南,卖的都是方家的茶叶。可自从“茶王”花落卢家,方季儒的茶叶生意大受影响。虽然仍卖得很多,但没有了“茶王”之誉,价钱也就打了折扣。所以,方季儒心里一直疙疙瘩瘩,视卢天林为死对头。他不明白,一样的山一样的水,甚至连红土都一样,为什么卢天林后院中的茶就有美人香,而别处的却没有呢?方季儒也曾请教多位茶博士,却没人能参透其中玄机。 转眼到了斗茶时节。方季儒知道,再不弄清美人茶的来历,这“茶王”美誉恐怕还是轮不到自己。三年连败,已经脸上无光,此次斗茶再输,他这偌大的茶庄,怎么在江南扬眉吐气?冥思苦想几昼夜,方季儒有了主意。 几天后,一个名叫阿三的机灵伙计来到了卢府。卢府大管家因老母病故回家奔丧,急缺个跑外跑内的管事来顶缺。卢天林一见阿三,见他谈吐有致,语调温软,当下便留了下来。 阿三谨言慎行,眼睛却很管事。出入银钱,买卖东西,他都一一记在心里。可一连半个月过去,没有一笔账目和美人茶树有关。在他看来,这两株树应该得到悉心呵护,小心守候的。可现在,人们似乎只拿它当两株寻常树,并不在意。阿三怕惹人生疑,也不敢频频靠近茶树。 这天傍晚,阿三外出归来,却明显感觉卢家气氛不对。众人忙里忙外,采买了许多女孩应用之物。而西厢房里,还隐隐透出女孩的轻声哭泣。从半掩的窗子,阿三看到一个面容秀丽的陌生女孩凄凄哀哀地坐着。他好奇地向家仆打听,家仆支支吾吾,半晌才含混地说:“今天八月十五,年年都要在这个日子买年轻女孩的。” 阿三觉得蹊跷:八月十五,卢天林买女孩上供?真正稀奇! 入夜,阿三双目微闭,耳朵却一直竖着。更鼓敲过两响,他刚要蒙咙入睡,却听到院中传来女子的哭泣声。从窗口探出头,只见一个约摸十五六岁的女孩被绑住手脚,拖到了茶树之下。远处,卢天林站在门口,一脸冷漠。女孩背对着阿三,两个虎背熊腰的大汉站立两侧,似乎在等待卢天林的指令。 天清气爽,明月高悬,院正中早摆好香案,插着几对香烛。卢天林跪倒在地,朝着天空虔诚叩拜。片刻之后,卢天林直起身,挥挥手。一个家丁手起刀落,女孩顿时人头落地。阿三死死地闭上眼睛,心几乎蹿到了喉咙口。天哪,杀人了! 接下来,卢天林令家丁将女孩的尸首深埋茶树之下,重新填土。阿三紧紧咬着嘴唇,蓦然明白:这是古老的祭祀方式——祭茶!为了获得好收成,民间茶农一直保留着祭茶习俗。可是,他们都是用糕点、水果或者是猪头为茶神上供,而像这样用活人祭茶,他还是头一回看到! 整整一夜,阿三眼都没合。 斗茶 阿三寻了个机会,将这一切密报给了方季儒。他本就是方季儒安插在卢家的内应,目的就是获得美人茶的秘密。 听阿三讲到“祭茶”,方季儒的手一抖。这卢天林真是胆大包天,竟敢用活人来祭茶神?怪不得那寻常茶树竟采出美人香,秘密原来在此。可人命关天,方季儒得好好想想这件事。他让阿三赶紧回去,有情况随时联络。 方季儒在屋子里踱着方步,脑子里渐渐有了主意。 转眼二十天过去,一年一度的斗茶又开始了。这回,应方季儒的建议,斗茶就选在了卢家。卢家后院敞亮,两株绿油油的茶树下,排好桌椅,可以坐下当地几十个乡绅。正中是主持斗茶的吴县令。几位老茶仙则分坐他的两边。 斗茶本是群斗。但这几年,却一直是在卢、方两家之间争斗。要说方季儒,这个前茶王也绝非浪得虚名。他一辈子种茶炒茶,走遍名山大川寻找名贵茶树,他的茶在卢天林的美人茶横空出世前,根本无人可比。 只见方季儒坐定,炒好的清茶端了上来,有专门的茶博士三泡三冲之后,紫砂壶中极品毛尖散发出浓郁的清香。茶香扑鼻,众人连声叫好。几位做评判的茶仙端起茶盅啜饮,茶水在口舌之间悠来绕去,茶香回味无穷。 方季儒微捻长须,脸上露出微笑。今年的茶叶,品相、味道格外好。几位茶仙喝罢茶,和吴县令低语几句,吴县令微微点头。片刻之后,以清水漱口,喝上半盏白水,等待须臾,卢天林的美人茶已经烹好。 茶博士正要将茶逐一倒人杯中,却见方季儒站起身,阻止了他。吴县令不解,方季儒上前一步,说这美人茶怕是喝不得。众人面面相觑,吴县令问道:“为什么喝不得?莫非真的喝下了美人不成?” 大家哄堂大笑,方季儒却不笑。他朗声说道:“早听人说卢先生善于祭茶,最近却有人亲眼目睹卢先生用活人祭茶!” 一听这话,卢天林脸色大变。他站起身,大声说:“哪里传出来的谣言?我怎么会用活人祭茶?”转过头,他要吴县令一定替他主持公道。 方季儒冷笑,见卢天林目光躲闪,根本不敢与自己对视,便一指旁边的茶树说:“八月十五月圆之夜,卢天林将妙龄少女杀死之后埋到茶树之间。这件事有证人在!” 卢天林额头冒出冷汗,他结结巴巴地说:“你,你不要血口喷人!我没有用活人祭茶!”可他的辩解,听上去却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吴县令紧锁双眉,对方季儒说,祭茶虽是上古传播下来的传统,可活祭却从没听说过。这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莫非方季儒对卢天林有误会?方季儒强压怒火,觉得吴县令明显是在偏袒卢天林。他几步走到茶树边,一指下面的新土说道:“如果我所言有假,从此再不斗茶。” 见方季儒发下重誓,众人交头接耳,更有伏在墙上看斗茶的民众大声说:“挖开看看。如果真的有活人祭茶,这茶树一定得砍了!” 吴县令看看卢天林,见他面如土色,不禁心下生疑。他一挥手,过来几个衙役七手八脚挖了起来。新土并未压实,不过几十锹下去,土中竟露出了一角女人的红裙…… 茶王的秘密 看到有女人裙子,众人大骇!而卢天林早被人看管起来,动弹不得。终于,新土全被掀了起来,下面露出了完整的人形。有人小心翼翼地将女尸翻转过来,众人都伸长脖子探出了头。可是,茶树下哪里有女尸,分明是一具木偶!腐木做成的人形,已经腐烂殆尽! 方季儒眼前一黑,差点儿晕过去。他转过头,见卢天林正摇着折扇,面露微笑。原来,这是卢天林故意用的障眼法!方季儒又羞又气,哑口无言。一顿足,他朝吴县令拱拱手,拂袖而去。斗茶,自然又是卢天林胜出了。 阿三被卢天林逐出门。其实,卢天林早识透了方季儒的伎俩,不过是想陪他好好演出戏。现在,戏演完了,跑龙套的阿三自然也没了用处。 将“茶王”的牌子放正,卢天林叫过管家。管家忙不迭地过来,小心地捧上半两美人茶。这卢天林虽然年不过三十,却足智多谋。那木偶女,那哭声,都是专门演给阿三看的。可更深的障眼法还在这两株茶树——它们不过是平常树种,产的自然也是庸常之茶。这样的地方,怎么可能采得美人茶? 美人茶,其实来自后山悬崖峭壁处。两株阴阳老茶树隔山相望,中间却长出几株小茶树。卢天林偶尔行走其中,闻到异香,采回烹煮,竟有女人香气。只是,这几株茶树长得并不旺盛,一年只能采得三两。他试过移植,试过栽种,均无效果。后来偶尔看到一群野蜜蜂在茶树间飞飞停停,卢天林恍然大悟,美人茶之香全拜蜜蜂所赐!而蜜蜂留香,又是因后崖山竹花而起。 自此,卢天林断了贪念,小心守候美人茶的秘密。至于茶王之争,他其实另有想法。方季儒虽然表面温良恭顺,内里却囤积居奇,欺行霸市。让他得了茶王之名,他更将变本加厉,为所欲为。卢天林与他斗茶,旨在灭其锐气,挫其精神,让他在茶行出不了头,霸不了市! 卢天林品一口美人茶,微微眯起
< 1 2 3 ... 662 663 664 665 66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