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伤寒论》在唐代失传了吗?
作者: 暂无 来源: 河南中医杂志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伤寒论》   唐代   《辨伤寒》  
描述: 清代学者教导弟子常说:“欲免俗儒需读史。”历史如镜,可观得失,可知传承。每一学科都有每一学科自己的历史。《伤寒论》也有自己的传承历史。《伤寒论》是中医的灵魂,从事中医工作者无不把此书作为第一必读之书,因此,了解《伤寒论》从汉代到目前近两千年的基本流传概貌,大体知道宋本《伤寒论》校定刊行以前还有哪些不同传本,存佚如何,这些不同传本具有哪些基本特点等等,都是广大中医工作者希望了解的事情。研究考证《伤寒论》流传演变历史比研究考证其他古代医书更加困难,除了古代《伤寒论》传抄本已经丢失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隋书经籍志·医方论》说:“梁有张仲景《辨伤寒》十卷。亡。”《辨伤寒》即《伤寒论》。“梁有”者,谓梁代著名目录学家阮孝绪(479~536)《七录》著录此书,“亡”者,谓唐太宗李世民贞观时期编撰《隋书经籍志》时已经亡佚。《隋书经籍志》所依据的目录著作主要是《七录》12卷及《隋大业正御书目录》9卷。这两部目录著作后均亡佚,但《七录》的主体内容却保存在《隋书经籍志》中。在编撰该书时,编撰人员曾经访问过孙思邈,孙老先生说:“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连博读医书的孙真人也没有见过《辨伤寒》十卷,以致《千金要方》收录...
茶与人生
作者: 暂无 来源: 农业考古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     文化色彩   中国人   南北朝时期   和谐相处   人生   自然  
描述: 茶介入人们的生活,恐在汉代,而作为一种文化则在西晋南北朝时期已初露其风采,茶含有了文化色彩便给人们注入了清新自然的气息,文人们更喜爱茶的性格:如水、隽永、清幽、雅儒,乐而不乱,因此嗜而敬之。茶还能引导人们摆脱尘烦,趋于安详静谧,在恬淡的心境中录求真淳,在沉思中对生存现实及人生进行反思和省察,给人以更多的生机和清新的血液。所以人们说,中国人的性格与茶性十分相似:清醒、理智地看待周围世界、不卑不亢,执着持久,与人和谐相处,能自省操守。随着历史的推移,茶与人便十分自然地融洽在生活里,人们从茶的品饮与相处中更加体味到茶的滋味与人的生活感受多么相近,甚至茶味与人的生存感情相合为一,所以不少对生活有艰难坎坷感受的人就很真率地说:人生如茶。因为饮茶中隐含了哲学,一杯清茗可相互作心灵沟通,洗涤心中尘垢,清除俗念,感悟人生,又联想到茶的冲泡,清香的散溢与人的品尝回味,多么与人生相近相似。尤在于茶被视为天地之灵物,吸收天地之精气,与人生精神相通,两者之间似有内在联系。历代文人学士、禅僧在谈到喝茶感受时,往往从茶味体验到人生之味,并悟出茶中之道,从而又使茶禅之意与人生哲理在平淡中同步出现,这确是一种智慧的体现。皎然《饮茶歌》中的“...
智囊
作者:     冯梦龙原   史海洋   来源: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中国   明代   笔记小说  
描述: 、民国而后至今都广泛流传,不仅得到引车卖浆的平民百姓的喜爱,也受到硕儒名士的青睐。1964年1月,毛泽东主席就特意派人去章士钊处借得此书,置于案头反复阅读,留下许多圈点和评注,从中可看出他对此书十分重视
文化传播与仪式象征 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与道教祭祀仪式比较研究
作者: 张泽洪   来源: 成都:巴蜀书社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西南地区   道教   少数民族   宗教   祭祀   研究   宗教仪式  
描述: 宗教学研究中的信仰与仪式密切相关,信仰与仪式始终是宗教的两个重要范畴。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宗教文化呈现出多种形态。在中国传统的儒释道三教以外,中国少数民族宗教是另一并存的宗教形态。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宗教,以它优美的神话传说、丰富的祭祀经典、原始的神灵信仰、古朴的祭祀仪式,构成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秦汉以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基本形成,这为西南少数民族宗教与道教相互融摄提供了条件。本书以文化传播视野下的信仰与仪式为中心,具体探讨西南少数民族与道教的关系,比较分析原始宗教与神学宗教融摄互补的文化意义。本书充分吸取比较宗教学的理论方法,运用西方人类学的文化传播理论、象征理论,对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与道教的祭祀仪式进行实证研究。本书在道教传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历史,南诏大理时期的道教,梅山教的源流,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的坛场科仪,西南少数民族与道教的法师及其威仪,西南少数民族祭祀的科仪格式,西南少数民族法师的禹步、掐诀、存想、符咒、科仪文书,瑶族度戒仪式道教化的宏观、微观考察,西南各民族宗教的传度仪式,西南少数民族宗教与道教的超度仪式,西南少数民族民俗活动的道教色彩等诸多方面,都有作者新的思考与见解。本书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观为指导,通过道教在西南少数民族中的传播影响,来探索中国文化大传统与小传统相互结合的路径,有力说明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认为当今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传承的道教,是经历长期历史文化积淀的结果,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与道教的关系是双向渗透、相互影响的,从而形成具有中华特色的道教与西南少数民族传统宗教。本书资料翔实、立论严谨、分析深入、文笔流畅,独具特色。
渊源流长的河南中医文化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医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医文化   河南  
描述: 年,殷墟甲骨文就有人体解剖描述及疾病记载[1]。二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东汉时期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南北朝时期褚澄的《褚氏遗书》、金元四大家之一张从正的《儒门事亲》等中医药经典和我国现存
茶乡茶韵
作者: 暂无 来源: 蚕桑茶叶通讯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绿茶   药用   茶乡   食用   婺源  
描述: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的发现、利用可追溯到4 000多年前的神农时代,其间经历了从食用、药用到饮用的漫长过程。婺源初始产茶,应在晋到南朝时期。从那时起,茶就成了历史的一部分,和世代先民岁月相依,兴衰
“四川近代人物”开栏语
作者: 暂无 来源: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近代文化   民国时期   治学   巴蜀   四川   大师   同盟会   孙中山   护法   政治事件  
描述: 自西汉文翁兴学始,巴蜀大地人才辈出,固有“人文之盛,天下莫与京焉”之说。后“唐皇幸蜀”,更有“天下才人皆入蜀”之兴盛。然近代以降,外侮不断,民生多艰,泱泱帝国残败,对川人政治、文化心理形成巨大冲击,其忧虑愤然尤以文人志士为最。在近现代维新变法、辛亥革命、讨袁战争、护国护法、抗击外侮和国共之争的一系列重大政治事件中,巴蜀之士以“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精神,有的抱儒治世冲出夔门而成蛟龙,有的守道言佛潜心治学敢为大师,他们济苍生于政治权力中心,或治问学游弋于政治主流之外,默默地为保存华夏文化根脉做出自己的贡献。巴蜀大地,历来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晴雨表,又有“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之说。四川近代知名人物的活动广泛涉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国际关系、学术研究和教育等领域。发掘和研究四川近代人物,管中窥豹,可透过他们的人格风貌、命运遭际,探索百年来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许多在近代文化史上起过重要作用的人物或成为批判贬低的对象,或被屏蔽于主流传媒而鲜为人知。随着文化研究的深入,这些在近现代史上叱诧风云的人物,开始引起学界的关注,以至有“重写现代史”的主张(谢泳)。为此,本刊特开辟“四川近代...
中华成语故事
作者: 臧瀚之   来源: 北京:京华出版社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图书
描述: “国学”,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兴起于二十世纪初,鼎重于二十年代,八十年代又有“寻根”热,九十年代“国学”热再次掀起至今,无不是对传统文化在今日中国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一次次定位固基。 —般来说,国学指以释道儒三家学问为主干,文学艺术、戏剧音乐、武术莱肴、民俗礼仪等等为枝叶的传统中国文化体系。 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他列从属地位;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 近代学者邓实定义国学说:“国学者何?一国所自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者也。……国学者,与有国以俱来,本乎地理、根之民性而不可须臾离也。君子生是国则通是学,知爱其国无不知爱其学。”邓先生的国学概念很广泛,同时也强调了国学的经世致用性。 总的来说,国学是有别于西方学术,独具特点且自成体系的文化形态,是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人文理念和认识方法。其博大精深之内涵,雄厚内敛之魂魄,足以令壮人千百年传诵。可以说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根基,其中蕴含着前人洞察世事的精妙哲理。学习国学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为人处事的方法,增强个人的文化修养,使思想在“润物细无声”中得到浸润和升华。 为让广大读者能够真正与国学亲密接触,京华出版社去芜存菁,在卷帙浩繁的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中精心挑选出一系列国学经典。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通过释疑、修饰、考证、援引等,汇编成为《中毕国学传世浩典》丛书,以飧读者。 您现在所看到的《中华成语故事》便是丛书之一。 成语是中华文明中不可忽视的瑰宝,它以自身的言简意赅,内容丰富而成为了构建汉语言大厦中强有力的一根栋梁。成语是浓缩的文明,它在方寸之间就能传达出丰富的含义,可谓是滴水藏海。但由于许多成语出现的年代距离今天的生活已经十分遥远,所以某些成语会令我们感到不知其所云,导致误用、错用成语的现象时有发生。
史记故事 上下
作者: 司马迁原   臧瀚之写   来源: 北京:京华出版社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图书
描述: “国学”,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兴起于二十世纪初,鼎盛于二十年代,八十年代又有“寻根。热,九十年代“国学”热再次掀起至今,无不是对传统文化在今日中国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一次次定位固基。 一般来说,国学指以释道儒三家学问为主干,文学艺术、戏剧音乐、武术菜肴、民俗礼仪等等为枝叶的传统中国文化体系。 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札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他列从属地位;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 近代学者邓实定义国学说:“国学者何?一国所自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者也。……国学者,与有国以俱来,本平地理、根之民性而不可须臾离也。君子生是国则通是学,知爱其国无不知爱其学。”邓先生的国学概念很广泛,同时也强调了国学的经世致用性。 总的来说,国学是有别于西方学术,独具特点且自成体系的文化形态,是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人文理念和认识方法。其博大精深之内涵,雄厚内敛之魂魄,足以令世人千百年传诵。可以说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根基,其中蕴含着前人洞察世事的精妙哲理.学习国学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为人处事的方法,增强个人的文化修养,使思想在“润物细无声。中得到浸润和升华。 为让广大读者能够真正与国学亲密接触,京华出版社去芜存菁,在卷帙浩繁的中华传统文化典籍申精心挑选出一系列国学经典。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通过释疑、修饰、考证、援引等,汇编成为《中华国学传世浩典》丛书,以飨读者。 您现在所看到的《史记故事》便是丛书之一。 中国文化史中的某些史学著作是后人难以超越的,司马迁的《史记》就是这样一座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峰。《史记》是中国纪传体通史的开山之作,鲁迅先生对《史记》赞叹不止,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它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推崇备至. 《史记》记录的历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到汉武帝太初年间止,大约三千年。其体例为纪传体,多以人物或者家族为单位展开,故事性很强,文笔出众,是后代传记文学的先驱和样板,影响深远。 本部《史记故事》辑录了《史记》中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佳篇,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故事体编撰而成。编者在每一篇故事前插入了简评,或诗词,使本书的知识含量最大化,同时,大量精美的图片,使本书呈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 衷心地希望本系列丛书能成为广大读者的良师益友,使您在品味国学博大精深的同时,能从中汲取源源不断的智慧甘泉。
国宝在线 溪山清远
作者: 上海书画出版社   来源: 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图书
描述: 欣赏和学习中国画,离不开对画史上经典名作的了解。中国画的历史源远流长,由于种种原因,古代流传至今的绘画名作非但数量十分稀少,而且散佚于世界各地。缘于此,我们编辑了这套《国宝在线》丛书,按绘画题材,风格技法等要素重新进行分类,将中国画史上的国宝级名作聚于一堂,精心印制,并尽量放大至原寸,为学画者提供了下真迹一等的范本。此外,我们还对书中收入的每一幅名画进行了详尽的介绍与分析,叙述这些流传千年的国宝背后的故事,并插入与之相关的其他名画的照片与材料,为广大喜爱的中国艺术的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欣赏素材和参考资料。   本书对书中收入的每一幅名画进行了详尽的介绍与分析,叙述这些流传千年的国宝背后的故事,并插入与之相关的其他名画的照片与材料,为广大喜爱中国艺术的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欣赏素材和参考资料。   这套丛书按绘画题材、风格技法等要素重新进行分类,将中国画史上的国宝级名作聚于一堂,放大至原寸,为学画者提供了下真迹一等的范本。   本书收宋李唐江山小景图、刘松年四景山水图、马远十二水图、夏珪溪山清远等。   从北宋飘摇于中原到南宋偏安于一隅,宋王朝在忧患与懦弱中度过了数百年。得益于宋朝对隋唐科举制度的承继与发扬以及皇族的艺术兴趣与专门性的机构设置,书画艺术在动荡的政治风云中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在山水画上取得了重大成就,占据着中国画史上的绝顶风光,对后世影响深远。   中国山水画于魏晋南北朝时已具独立发展意识,但到五代两宋期间方成熟起来,其中南宋以刘、李、马、夏为代表的院体山水画更以其独特的面目在画史上写下了灿烂的一页。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画院在五代方出现,但宫廷画家却早已有之。在汉朝时就有尚方画工、黄门画者等,唐朝则将画家分为待诏、祇候、供奉三等,至五代的南唐和后蜀则出现了『画院』。北宋初年,宋太祖和宋太宗将画院扩充成『翰林图画院』,分供奉、待诏、祇候、艺学、学画正、学生等诸多等级,到徽宗继位时画院组织已趋完备。固然在北宋时有苏轼、米芾、文同、李公麟等文人学士为了表现自我意识而大力提倡士人画,然而在两宋,文人画却并不占主流,而如李唐、刘松年、马远、夏珪等大家却均供职于画院,马远不但自己于光宗、宁宗时任画院待诏,而且其祖父、父亲、伯父、兄弟、儿子都是画院画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珪并称南宋四家,明人王世贞认为山水画『大小李(思训、昭道)一变也,荊(浩)关(仝)董(源)巨(然)一变也,李(成)范(宽)又一变也,刘(松年)李(唐)马(远)夏(珪)又一变也,大痴(黄公望)黄鹤(王蒙)又一变也』,足以说明他们在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影响。   李唐作为承上启下的大家,以苍劲浑厚的『斧劈皴』 开创了南宋院体山水画之先河,是南宋山水画新风的创格者和奠基人。马、夏两人在师法李唐的基础上另辟蹊径,成为南宋山水画的集大成者,影响画坛甚巨。他们在画山石时以水墨苍劲的斧劈皴为特色,淋漓痛快,画树则『瘦硬如屈铁』;而在取景上以局部特写的边角之景为特色,因而有『马一角』、 『夏半边』的说法。以真实的细节来表现清新明润的意境,是前人所未有的新创。他们的这种山水画风对后世影响颇大,曾演为明代声势浩大的『浙派』,在文人画家中亦有唐伯虎遥接其衣钵,而民国时期的溥儒亦以此在画坛上闯出一片天地……此外南宋院体山水画风还深远地影响了日本画坛,其在东瀛声名之盛远超本土。   然而,后人对南宋以马、夏为代表的边角院体山水画非议颇多。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将『边角之景』斥之为『残山剩水』,与南宋小朝庭的『半壁江山』联系在一起,认为画家是在抒发山河沦陷的政治感慨,寄托了画家对故国的思念,用绘画来讥讽南宋朝庭的偏安一隅。事实上,这种观点未免牵强附会,以刘、李、马、夏为代表的南宋画派,在北宋画风将全景山水发展到极致的情况下,寻求独特新颖的表现手法,将北宋纪念碑式的『远观其势』的全景风光删繁就简为田园牧歌式的『近观其质』的边角之景,如同现代的摄影艺术,一取广角,一取特写。再者,南宋山水画家有地域之囿,多以钱塘风物为对象。杭州四面环山,画家写生时身处谷底,取景多取仰视的角度,故发明了以一角半边的构图来破解迫塞的画面。另外,元代赵孟頫托古改制,大力提倡『画贵有古意』,主张改变南宋院体画风,强调绘画的文学性和书法性,造成此派山水画风在元代急剧式微。虽然南宋山水画风在明初曾激起浙派洪流,但至明代后期董其昌提出『南北宗论』后,此类画风明确被列入『北宗』,认为其过于粗放,『非吾曹所当学』,遂使之一蹶不振。由此可见,赵、董两人观点的提出都有特定的背景,但由于他们在其所处时代画坛上的地位和影响,使得南宋四家画风在后世处于受排斥的境地,尤其受到文入画家的反对。就实际艺术成就而言,刘、李、马、夏为代表的院体山水秀丽工致、构图新奇,成就卓越,观其画作,若临江而登高,观溪山之清远,一种清新爽劲之气扑面而来。尤其他们对生活的深入观察,注重对物象客观真实性的描绘,在山水中追求独特的表现,值得再三玩味。
< 1 2 3 ... 23 2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