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抨酷政孔子择婿
作者: 暂无 来源: 孔子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孔子   《论语》   先天    
描述: 《论语》记载着孔夫子嫁女、嫁侄女的两则故事。据传,孔子与夫人亓氏,育有一儿一女。儿名鲤,字伯鱼;女儿名无违。孔子异母兄孟皮,先天残疾,是个瘸子。孔氏弟兄幼年丧父,在贫困中一起长大,感情甚笃。奈何孟皮年寿不富,留下一双子女,其子单名一个忠字,其女名唤无加。孔子既孝且悌,孟皮过世后,把侄儿侄女接到身边,生活上加以照料不说,早晚课以诗、书、礼、乐,让他们与自己的儿女一样健康成长。话说光阴似箭,孔家的这对堂姐妹已过“二八”芳龄,出落成窈窕淑女,依礼到了谈婚论嫁之时。自周公姬旦制定“周礼”以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成为男女青年婚姻的首要条件。孔子尊奉周礼,克尽父道,自知女儿和侄女的婚嫁关系到她们终生的幸福,对选择未来女婿、侄女婿的事非常慎重。《论语.公冶长》第一、二章讲的就是孔子选择女婿和侄女婿的情况: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絏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这两章文字不多,叙事简单,但包含的信息宏富,十分宝贵。先用现代汉语把它们翻译一下。关于讲公冶长这一章。“孔子评论公冶长说:‘可以放心地把我的女儿嫁给他为妻。他虽被关进了监牢,但没有犯什么罪。’于是...
蒙文通之道家、道教观评析
作者: 暂无 来源: 哲学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术领域   特殊贡献   蒙文通   道家   佛典   义理   道教   国学大师  
描述: 蒙文通(1894—1968年)是20世纪中国卓尔不群的国学大师、国史传家,是特有道家风骨的现代学者。其治学由经入手,以史为归;淹贯经传,博综诸子;出入佛典,挹注西学;超迈古今、宋藩蓠,融会
“中国文化问题与儒学当代创新”高层论坛
作者: 暂无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科学战线》   浙江省   高层论坛   文化问题   创新研究   中国   儒学   文化理论  
描述: 。论坛由浙江工商大学中国文化理论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吴炫教授主持,国际儒联学术委员会主席周桂钿、浙江省儒学学会会长孔祥有到会致辞,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社会科学战线》邵明主编,《哲学研究》鉴传今
正经正典与正则
作者: 暂无 来源: 物理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物理学   平行线   事物   参考方向   正则   附加价值  
描述: 无言谁会凭阑意.——[宋]柳永《凤栖梧》“正”字在汉语里是绝对的褒义词,和“正”字结合的词组大约都可以作正面的解读.“正”字字面上为“足前方”的意思,即(双)脚之前方为正.这个字包含很深的、朴素的科学道理:平面内事物的定标需选取参考方向,参考方向是任意的,且一簇平行线规定唯一的、相同的方向.“正”字的正面意思为带“正”字的事物带来了不可估量的附加价值,甚至具有道德制高点的含义.派别子系间的正宗之争,官位上的正副之争,便是聪明人也不得不投身其中.孔子有“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的说法,算来未必最极端.明亡以后,南方各地关于明正朔之争甚至造成血流成河的惨烈局面,给本已覆亡的中华民族又雪上加霜.“正”字的威力,不可不察.将“正”字加在某些重要经卷前,儒释道三家皆然.“世尊告曰∶比丘,我所说甚多,谓正经、歌咏、记说、…….未曾有法及说义.”可见正经有别于歌咏、记说等文体,比如《法华经》等就算是正经,有点类似今日国际杂志上发表的专业论文.道家则将《黄庭经》分为正经、辅经两篇.“黄庭经者,东华扶桑帝君之秘文也.……其经有内外两篇.内篇者,太上玉晨道祖之所著.是谓正经,故名内篇.外篇者,太上老君道祖之所解.是谓辅经,故名外...
陈晓毅的《中国式宗教生态——青岩宗教多样性个案研究》出版
作者: 暂无 来源: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样性   出版发行   生态系统   生态学   基督教   生态论   个案研究   民俗宗教   天主教   中国式  
描述: 青岩是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南郊的一个古镇,是该书研究田野工作的调查点。该书勾勒汉族、布依族、苗族三种民俗宗教以及儒教、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在青岩镇的历史发展脉络,呈现诸宗教交涉互动、混融共生的生动画卷,提出青岩宗教生态系统的“三层楼结构”———底层(民俗宗教)、中层(儒、释、道等传统宗教)、第三层(基督教、天主教等一神教),建构“宗教生态范式”来解释青岩宗教的多样性现象,深入剖析“宗教生态学”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的含义,并归纳出“宗教生态学”的三种学科分支及其研究对象。在此基础上,该书从宗教生态论角度描绘中国宗教生态系统形成、嬗变的轮廓,并探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生态系统的若干问题。该书主要分8个章节,收录于周大鸣主编的“中山大学人类学文库”。全书共计约42.1万字,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定价:65元。陈晓毅的《中国式宗教生态——青岩宗教多样性个案研究》出版@郭岚
《天朝上邦》断想
作者: 暂无 来源: 剧本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人   爱国主义   鲁迅   文化中心主义   西方中心主义   西方传教士   知识分子   庚子   天朝   牧师  
描述: 一、情况简述。《天朝上邦》三部曲由《家事》《国事》《天下事》三部多幕剧组成。其中,《家事》系根据老舍生前未竟长篇小说改编,实际上,它基本就是此前公演的话剧《正红旗下》。《天朝上邦》的写作萌动缘自1985年。嗣后,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我曾多次长时间沉缅于一百年前的故人故事之中,并为所窥视到的中国人的灵魂而惊讶不已。那种感觉是那样复杂,很多时候甚至很痛苦。庚子之变中,联军是从京师东南破城的。城刚破,城西阜成门、西直门一带马上发生了大面积抢劫,而所有实施抢劫者都是中国人……很长时间了,我一直想认真表达一次我对中国人的理解。1998年三部曲初稿草就。1999年其中的第一部《家事》整理完成并交付演出。2003年春夏之交,三部曲全部整理完成。2007年9月三部曲进行了修改,修改集中在《国事》和《天下事》。修改后的《天朝上邦》,其剧中人已由“旗人为主”变为“汉人为主”;关注的重心也已不仅是平民,更是一批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尤其是他们的灵魂。其中既不乏慷慨悲歌之士,也包括儒、释、道诸家中一批色彩极端的人物,更包括鲁迅二、三十年代所深恶的那批“帮忙、帮闲”“西崽”“流氓”等诸“智识阶级”的前辈、先驱……二、关于尾声。庚子之后不...
李之柔诗选
作者: 李之柔   来源: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诗歌   作品集   中国   当代  
描述: 绝句,又叫“绝诗”,或称“截句”、“断句”。从“五言短古,七言短歌”变化而来。王力先生在《汉语诗律学》中这样定义:“绝句字数恰等于律诗的一半,律诗八句,绝句只有四句。这样,五言绝句共是二十个字;七言绝句共是二十八个字。”在我看来,绝句至少还要合律、合韵(平水韵)、有意、有象。 一代硕儒胡适先生曾经说:“看一个诗人的好坏,要先看他写的绝句。绝句写好了,别的诗或能写得好。绝句写不好,别的一定写不好。”严羽《沧浪诗话》说:“律诗难干古诗,绝句难于八句。”再早,杨诚斋亦云:“五七字绝,字最少而最难工,虽作者亦难得四句全好者。”可见,绝句易作难工,是知者言也。 唐宋,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绝句风靡于世,争奇斗艳,美不胜收。王摩诘之《辋川集》极貌写物,自出机轴,往往入禅境,有得意忘言之趣;王龙标有“诗家天子”之称,现存85首绝句,言情造极,优柔不迫。   作者李之柔是国学大师文怀沙先生的助手,追随文老先生研习国学、诗词歌赋多年。本书为他几十年来创作的百余首诗歌,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学习屈骚、李杜之痕迹。诗中内容涉及文学、禅、景物、友情、亲情等诸多方面。
清帝读书之勤奋(清宫典籍文化简介之三)
作者: 暂无 来源: 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典籍文化   简介   康熙   读书   清宫   勤奋   刻书活动   传统文化  
描述: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刻书活动兴盛,这与康熙、雍正、乾隆三帝勤奋好学、重经读史,积极接受汉族传统文化,把“崇儒重道”作为国策,有着密切的关系。康熙自幼刻苦读书,在康熙八年,他下令恢复历代帝王学习的两种重要形式——经筵和日讲仪注。举凡四书、五经、通鉴、性理等书,康熙无不勤加披览。据记载,康熙亲政后,仍然每天五更起身,首先诵读,然后处理政务,即使身体不适,痰中带血,也不放松。经筵也好,日讲也好,都必须有适合需要的经书。康熙时期,编撰、刻印了大量经筵、日讲教材,比如《日讲易经解义》、《日讲书经解义》、《日讲礼记解义》、《日讲春秋解义》、《日讲四书解义》等(见图一)。另外,康熙还令儒臣编撰了《御纂朱子全书》、《御纂性理精义》等,以确立儒学特别是程朱理学作为官方哲学的正统地位,在为政实践中形成了一套以儒学为理论基础的治国方略。康熙十七年正月,诏曰:“治道首崇儒雅,”“一代之兴,必有博学鸿儒振起文运,阐发经史,以备顾问。朕万机余暇,思得博通之士,用资典学。”康熙的政治思想深刻影响了他的子孙,为雍正、乾隆所继承和发挥。雍正即位后,为国事勤求治理,日理万机,史称“自古国君勤政未有如世宗者”。雍正在位时,曾多次前往国子监讲...
《中医药文化基础》的教学实践
作者: 暂无 来源: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   中医药文化   创新课程  
描述: 《中医药文化基础》作为创新课程,特色在于注重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注重与中医药学理论实践的有机结合,注重启蒙性、先导性、普及性,目的是加强培养中医药学相关专业学生,提高人文科学素质,深刻理解中医理论基础,树立中医药理论思维,增强思想道德修养,拓展知识领域,获取中医药学研究的源头活水。教学内容包括绪论以及河图洛书、易学经纬、天文地理、干支历法、秦汉史料、儒释道教、职官制度等,尤其突出掌握和了解与中医药学相关的基本文化特征和基本知识,奠定专业学习基础。课程定位于高等中医药院校大学本科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为本科、或本硕连读学生的限制性选修课。通过教学实践,学生们普遍对《中医药文化基础》课程比较感兴趣,既唤起文化自觉,丰富了国学基础知识,又增强了学生对中医药学专业的兴趣和热爱,也为深入进行专业课程学习奠定了基础,一举多得,教与学皆颇有收益。
清初士子的“明哲保身”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华夏文化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朱彝尊   清初   “明哲保身”   《礼》   顾炎武   士子  
描述: 顾炎武尝自谦道:“夫学究天人,确乎不拔,吾不如王寅旭;读书为己,探赜洞微,吾不如杨雪臣;独精三《礼》,卓然经师,吾不如张稷若;萧然物外,自得天机,吾不如傅青主;坚苦力学,无师而成,吾不如李中孚;险阻备尝,与时屈伸,吾不如路安卿;博闻强记,群书之府,吾不如吴任臣;文章尔雅,宅心和厚,吾不如朱锡鬯;好学不倦,笃于朋友,吾不如王山史;精于六书,信而好古,吾不如张力臣。”(《顾炎武文选》)亭林一连举出十位同时代的学者,说自己的学问、人品都不如他们,亭林何其虚怀若谷!亭林是清初公认的巨儒,无论治学之严谨笃实,交友之诚善,还是论学之深邃,都堪称清代学者为人为学的典范。他所举十位学者皆符合他治学立身的原则。亭林尝说:“愚所谓圣人之道者如之何曰:‘博学于文。’曰:‘行己有耻。’”前者是治学应有的态度和践履要求,后者是对学人的品德规范。“博学于文”就是“好古敏求”,体现出清初学界厌弃宋儒经说,力求回归汉唐旧注疏的考据实学的治学路径。“行己有耻”则包含“经世致用”的现实关照,强调学者要有内在的操持。简言之,这是亭林提出来的治学方法论与内在修养论。看似简要,行之不易。举一例视之,上述十人除张尔岐、王锡阐外,余者的治学成就恐怕都不如...
< 1 2 3 ... 22 23 2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