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肃清尊儒反法思想在古典文学教材中的影响——谈谈对省编中学语文教材中两篇课文的看法
作者: 暂无 来源: 湖南教育 年份: 197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尊儒   儒家思想   赤壁之战   文化大革命   仁政   课文   曹操   司马光   中学语文教材   法思想  
描述:教材编写组新编的中学语文教材,保留和新选了一定数量的古典文学作品,还编印了有关这些作品的参考资料。新选编的作品和资料,较之文化大革命以前有很大提高,但也存在不少问题。问题之一,就是有的地方公开贬低法家,宣扬儒家思想,宣扬孔孟之道。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应该予以认真
批判旧中学语文教材中尊儒反法的传统及其影响
作者: 暂无 来源: 吉林教育 年份: 1974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批判旧中学语文教材中尊儒反法的传统及其影响
《中国古代史》教材中的尊儒反法思想必须批判
作者: 暂无 来源: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7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无产阶级   尊儒   奴隶制   批林批孔运动   “有教无类”   学在官府   “礼”   《中国古代史》   法思想   教材中  
描述: 当前正在深入开展的批林批孔运动,是上层建筑领域里马克思主义战胜修正主义、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它猛烈地冲击着上层建筑其中包括各个文化领域里的污泥浊水。随着运动的深入发展,我们愈加感到对我们系编写的《中国古代史》(试用教材,以下简称教材)中存在的尊儒反法的错误观点,必须予以深刻的揭
《中国古代史》教材中的尊儒反法思想必须批判
作者: 暂无 来源: 开封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197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无产阶级   尊儒   奴隶制   批林批孔运动   “有教无类”   学在官府   “礼”   《中国古代史》   法思想   教材中  
描述: 当前正在深入开展的批林批孔运动,是上层建筑领域里马克思主义战胜修正主义、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它猛烈地冲击着上层建筑其中包括各个文化领域里的污泥浊水。随着运动的深入发展,我们愈加感到对我们系编写的《中国古代史》(试用教材,以下简称教材)中存在的尊儒反法的错误观点,必须予以深刻的揭
批判《中国古代文学》教材中的尊儒反法思想
作者: 暂无 来源: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7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列宁主义   尊儒   批判继承   古文教材   《中国古代文学》   魏晋南北朝文   毛泽东思想   编写过程  
描述: 一九七三年七月,江苏省四所师范学院中文系的部分教师,在我院编写出一本古文教材——《中国古代文学》上编(以下简称《古代文学》)。这本教材包括先秦、两汉和魏晋南北朝文学部分,编写中以作品选为主、文学史
批判《中国古代文学》教材中的尊儒反法思想
作者: 暂无 来源: 南京师院学报 年份: 1974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批判《中国古代文学》教材中的尊儒反法思想
批判尊儒反法思想 积极改革语文教学
作者: 暂无 来源: 吉林教育 年份: 1974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批判尊儒反法思想 积极改革语文教学
《旌儒庙碑》和唐玄宗
作者: 暂无 来源: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7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尊儒   秦始皇   统治地位   阶级矛盾   农民起义   中央集权制   陕西   统治阶级   儒家   唐玄宗  
描述: 《旌儒庙碑》是唐玄宗李隆基在当年秦始皇坑儒的故址“坑儒乡”(今陕西临潼)建立儒庙时立的碑。它是唐玄宗尊儒反法,攻击秦始皇“焚书坑儒”,为反动儒生鸣冤叫屈、扬幡招魂的历史见证,是我国历史上反映儒法斗争的一份极好的反面教材
一幅“悖乱图”的寓意何在——读《红楼梦》第九回
作者: 暂无 来源: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7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胡适   无产阶级   封建社会   阶级斗争   封建阶级   统治阶级   阶级观点   反动阶级   二十年   路线斗争  
描述: 《红楼梦》有鲜明的反儒倾向。特别是针对当时官方推行的反动理学,它以生动的艺术描绘,显示出战斗的批判锋芒。它是我们认识封建社会、总结历史上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经验的一本好教材。早在二十年前,伟大领袖
“忠孝合一”的观点是维护反动统治的思想武器
作者: 暂无 来源: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7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孔孟   思想武器   封建社会   儒家思想   国君   封建统治者   忠孝   千字文   政权   统治阶级  
描述: 《千字文》是南朝儒生为皇帝太子编篡的识字课本,历来逐代流传,成为所谓的“童蒙教材”。它大量地宣扬了儒家思想,同《三字经》一样,流毒甚广,影响极坏,必须给以彻底批判。《千字文》在许多地方宣扬了孔孟之徒
< 1 2
Rss订阅